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往南方年轮去

2019-03-11 21:08 作者:_不破愛花_  | 我要投稿

十多年前的时候,因为某些不可避免的原因和某些无法张扬的念头,我在南方的某个城市呆了几年。那是有多南呢,南到一整年中只有一二月份的凉风告诉你需要加一件外套免得御风发抖外,其它时间都是漫长的夏天。十一二月的蚊子和七八月的蚊子没有区别地咬出一片绯红的痒斑,只要是艳阳天,所有人都本能地拒绝踏出房门一步,缺了什么都可以唯独缺了空调带来的冷气,会让人痛不欲生。

在这种环境下,总会让人产生错觉。对我来说,错觉就是时间的停止。每一天都是夏天,每一天都是重复的衣着、路线、冷饮和树木。

其实也不是。只是在那个环境里,频频想到的,都是些重复的事情。比如明天的天气,想都不用想,一定是热的不行。也是因为那个气温,大家突然对本地人的懒散有了直观的理解,这种鬼气温,谁勤劳谁晒死嘛。

我那个时候沉醉于一些小说,喜欢翻来覆去地看长自己没几岁的同代人些的“矫揉造作”故事,把喜欢的片段看了一遍又一遍。那时候我还年轻,对沉浸感的感悟还很强,读到伤心的段落同样伤心,读到快乐的段落也会跟着暗自高兴。所以没发觉的就是,为此付出了今后写作方式超不出那个故事的叙述手法这样巨大的代价。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看几本世界名著呢,只要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好。我到现在都没读他的小说,只是对他的作品大名铭记颇深。群魔、罪与罚、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卡拉马佐夫兄弟,还有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一条短评:“你现在的女朋友可以像我当年那样和你聊这些书与音乐么?还是说其实一直一来这些根本就不重要?”

所有的个人特性都可以划分为喜爱与讨厌与无所谓,那么我最讨厌的一类里,就有那个斯拉夫公国延伸出来的一切,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不过比起托尔斯泰要好一点。如果关于那个橱窗文化国里可了解与不需要了解之中,托尔斯泰就是不需要去了解的。在所有可能存在的东西里,只有被推到眼前的,才会存在。所以这个占了特殊时期唯一开放的光的地域,在我眼里,真的是徒有虚名。

后来这个厌恶的名单越来越长,多到一定地步的时候,自我的特性就稳定下来。从那时候到现在,我对于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生活,除了其中的一些琐碎,整体上一直没有清晰的念头。倒是不想要的是什么,越来越清楚。刚开始我以为这是一条原创的道路,后来读到法律跟法条的区别、自由与不自由的区别之类的东西时,发现都是这个模式。禁令是清晰的,哪些不可以,除此之外,什么是可以的,完全是一个开放的领域。

那时候我最期盼的时刻是晚上十一点,觉得一天似乎刚刚开始。现在到了十一点就准备睡觉了。中间似乎也没有发生什么很重要的事情,以至于说让人体会到时间碾压出的沧桑。之前有个作者,写一些幻想中发生的故事,故事里她删掉了一个作者的小说后逃之夭夭。很多年过去后她接着写一些冷眼旁边的故事,让我在某些深夜捧着手机读到。那故事让我共鸣,是在那个葬礼到来的时刻我始终如她一样置身事外,我确信她再也没有去幻想写什么故事,她只是重述了她的人生经历。我也走过,我也知道,我也明白无法返回。

但是我并没有留恋,十多年前那个一望无尽的夏天,我一直都是置身之外的那个“多余的”人。

往南方年轮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