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不上学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9 月各类升学日,特别是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中不同人生阶段转换,近期门诊就诊高峰,其中不上学的孩子特别多。
主要是初二,初三,高一的孩子占大多数,家长们焦虑,学校也紧张,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不上学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可能您想说:不上学孩子还有什么可说的,就是不去上学,就是窝在家里呗,照我说就是现在手机网络害的,个个不愿吃苦,逃避呗。
其实,不上学这种现象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结果,不是因,是果!
有时候不是孩子一个人出了状况,可能孩子周围一堆关系出了状况,孩子只是状况中的一个代表。
正因为涉及复杂,所以在各类心理咨询治疗当中,不上学的孩子是最棘手的治疗对象。
不上学孩子的类型
1.抑郁型:
有孩子不上学,在家不社交,不出门,不讲话,不怎么好好吃饭,不怎么睡觉,日夜颠倒,或者整日睡觉,有时候睡 14 小时以上,不断刷手机,或者什么都不想干,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这个时候特别注意孩子是不是抑郁了。
那么家长要接下去深入了解下: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人文关系怎么样了?孩子在校的人际互动怎么样了?学习能力及学业成绩怎么样了?
2.焦虑型:
广泛性焦虑:惶惶不安,整日无法停下来,不断的刷手机,打游戏,总是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分离焦虑:高考的女生突然不愿上学,整日在客厅里不断的走来走去,学不进去。
其实女生心里深层的想法是担心自己考上大学离开家妈妈没法过日子。实际情况是妈妈当年工作 4 月认识孩子爸爸后结婚,很快有孩子,18 年就再没有工作过,唯一的朋友是孩子小学同学的妈妈。妈妈心里确实担心 18 年来生活围着孩子转,一旦孩子不在身边,工作经验没有,年龄大了也不知道该怎样生活。
慢性焦虑:女孩从小家庭环境冲突很多经常有家人吵架,女孩自己很敏感,从小时刻觉得不安全,不断关注周围人表情。
6 年级进入初中以来,自己与同学沟通深入困难,又值疫情,陆续有家人生病,女孩焦虑加重,无法完成作业,上课听不进,脑子一刻不停,不断担心各种不好的事情发生,吃不下,睡不着,学不进,上不了学。
社交焦虑:女孩学习尚可,平时内向,不喜欢讲话,与同学互动困难,对同学讲的话题既不了解,也插不上话,也不愿主动交流。社交困难,被同学边缘化,外出吃饭,或者活动,或者上厕所,同学都是三三两两,自己很怕去学校,害怕社交。见到生人心悸害怕,提到学校紧张。
焦虑症急性发作(惊恐发作):女孩学习一直非常优异,平时都是全 A,随着学业加重,科目越来越多,自己不能擅长的科目也变多。但是女孩无法接受有的科目不擅长,或者考的不能最好。常常一到做作业,提交作业,或者考试,焦虑到不断哭泣,情绪紧张,喊叫,砸东西,不断抓挠自己,不让自己休息,为自己节假日放松后悔不已,注意力无法集中,有时会是不是呼吸急促,心慌,突然晕倒,继而无法上学。
3.适应困难:
特别对于一些出国留学或者转学到其它地方的孩子,新的环境,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交往人群,以及不同的语言环境对人的适应要求很高。这类孩子的咨询也做了很多,孩子们常常很难适应,却没有与家人或住家监护人良好沟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也较差,学习上不去,社交困难,情绪是焦虑抑郁混合,产生畏难,继而不愿上学。
4.学习困难:
学习能力:有类孩子,上小学后学习很吃力,别人一遍学会记住的,他要很多遍,记住这类孩子自己痛苦,家长痛苦,需要做相关学习方面的测试检查,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状况。
注意力不集中:还有一类孩子认真学,一学就会,但不愿坚持,经常拖拉,不写作业,作业考试出错率高,也需要给孩子做相关检查,了解孩子是否有执行功能或多动注意力方面问题。
家庭系统紊乱:孩子学习优秀,就是总是达不到家长想要的水平,比如跳楼自杀的 14 岁女孩遗书写的“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班级前十名的我,是排名全年级前二十的我,是考到满分的我,你们心中的女孩太优秀了,我达不到。”如果这种情况不上学的,您需要预约家庭治疗,需要解决家庭心理动力。
不上学孩子心理特征及本质
1.低自尊:常见表达是我不行、我不能、我不够好、我要完了。
2.分离焦虑:内心信念是我宁可一辈子不长大,不是为了啃老而是为了不分离。
3.受挫力差:自我能力差,抵不了外面风雨。
应对本质:平常应对有四种,战斗、逃跑、假死。
那些不上学的孩子采用的是回避,比较消极的应对方式。
不上学孩子父母的常见应对表现
愤怒:觉得孩子是网瘾,觉得孩子不好好学习态度不好,所以有的家长会很生气,打孩子从床上拉下孩子在地上,打屁股,打脸,把门锁卸了,把手机平板砸碎了,甚至有买轮椅推的,对骂对打,随便说一句,这叫爸妈发泄情绪。
抑郁:有的父母会讲我不行了,你情绪奔溃我还奔溃呢,你要跳楼,我也要跳楼。你不上学,我受不了,我要辞职不上班。
男生初三,情绪有问题,学不进,跟妈妈说自己不开心,学习不进,很焦虑。可是妈妈了解到初三孩子马上中考却学习效率很差,自己也不知所措抑郁了,辞职整天看门诊吃药,管不了孩子,只能是孩子该怎样就怎样。
焦虑:整天心里惶惶,做不进去事情,烦躁不安。但是这类家长会不断说教催促孩子,希望什么事情没有发生,孩子马上上学,变相把焦虑转化为压力给孩子。
忽视:不管你,不搭理,随便你,等待随着时间流逝自己会好。这类孩子长时间得不到帮助,病情迁延。
面对不上学孩子,我们做家长的究竟该怎么办?
换角度看问题:我女儿 5 岁时进站排队,总是慢吞吞不愿上前,我询问原因时,孩子说前面的人的背包总是蹭自己,我说怎么可能。正好她鞋带松了,我蹲下来系,高度跟她一样才发现,原来她看到的世界跟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她只能看到别人腰的位置,别人的背包总是在她头上蹭来蹭去。
换主语讲问题:我曾经用半小时来教家长练习,从我说,我们觉得到你的想法,你的感受,你的计划。
积极倾听:积极意味着信任与专注
①停下手里正在进行的工作,全部注意力给予讲话者,如果做不到就说宝贝,妈妈现在在忙停不下来,要不我们待一会空下来时专门聊聊(一般孩子会表示理解接受,会等待,但妈妈不要一边做饭或一边看电脑,或一边看电视时随意敷衍)。
②用眼睛直视,观察肢体语言(一般言语沟通时 70%是非语言沟通,所以如果父母表现的漫不经心,孩子就不想再讲什么)。
③不打断、不提问、不批评(很多妈妈都在问我需要做什么,您知道吗,对于母亲来讲,阴性气质最重要的是有涵纳度,要有能忍耐倾听的能力。
④接纳承接。妈妈女性最阴性气质是容纳。一个孩子口喷我怎么生在这样家庭等等,平常妈妈生气对骂,咨询后容纳,孩子情绪变好。
⑤调整自己情绪:抑郁加重忽视,焦虑加重压力。
⑥引导给予不同角度的理解和支持。
⑦寻找专业资源:还有记住自己如果觉得处理棘手,一定记得来专业的思睿明来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及时帮助孩子。
为什么非要看医生,其实听听直播学习相关知识只是找个解决的方向。
每家的情况不同,每个个体也千差万别,还有您作为家长可能和孩子一样也卡在某个环节,都还有大量潜意识未被感知,这些心理过程都需要专业心理医生介入,严重的还要合并药物治疗。
⑧共同寻找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