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谈】近期的「 ゆり」类作品为何频频扑街?
如果说最近什么事件比较有趣的话,那就是战吧(萌战吧)所预测的三部番剧全部“扑街”:《寒蝉鸣泣之时 卒》后期剧情暴走,从本身的悬疑故事直接变成了小孩子的“过家家”,彻底毁掉故事整体。《魔法少女小圆外传 魔法纪录 觉醒前夜》动画讲述上铺垫不足,再加上作画崩坏,差点成为欢乐源泉。


《lovelive superstar》故事张力不足,与之间的“爱生活”(lovelive)系列有着很大的差距,在最近的初动销量数据上看,同样证实了这一点。如果扩大时间范围,加上之前的《奇蛋物语》《满月之战》《战翼的希德莉法》等作品的话,其实最近“扑街”作品的确实很多。
但是近几年百合向作品层出不穷,为什么是这些作品最终扑街,而不是《荒野的寿飞行队》《少女与战车》《结城友奈是勇者》之类的战斗百合类作品,《摇曳百合》《黄金拼图》之类轻百合作品,又或者是《终将成为你》《安达与岛村》之类的百合作品“扑街”呢?


其实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来自于故事中的“扰乱”的配置不够稳妥。
我之前在《“对于百合类文化一定出现在日本”的一点猜想》中曾经提出(猜测)过这样的观点:日本百合的必然兴起,源于父权影响的丧失而造成的动荡,而百合的存在是为了反抗不够强的父权社会。如果进一步说的话,百合所反抗的便是对于父权所维持的生活秩序。如果在故事中所体现的话,这种秩序便是一种对于故事中角色的“扰乱”,这种“扰乱”可大可小,或是生活不顺,或是时代动荡,但一定会影响到角色。
那让我们回归到作品之中,不难发现,这些被“扑街”的作品,大多是以严肃向作为基调的,而“扑街”的作品,严肃性不约而同的下降。如果以下面二者为例:从成片效果上看,无论是《寒蝉鸣泣之时 卒》还是《魔法少女小圆外传 魔法纪录 觉醒前夜》之类的作品,严肃性都被大打折扣。
《寒蝉鸣泣之时 卒》本身的基调是悬疑与智斗,但是后期剧情却变成了沙都子与梨花为了离不离开雏见泽而大打出手,成了龙珠般的片场。

《魔法少女小圆外传 魔法纪录 觉醒前夜》剧情直接战力爆炸不说,将魔女与魔法少女二者对立模糊化,即魔法少女可以“较为安全的”变为魔女(这样的战斗手段),这样设计造成了故事核心设定的撕裂,震撼感被削弱(举个例子的话,在以前的设定下,美树沙耶加变为魔女的故事令人震撼与惋惜,这是因为过程是不可逆的。但假若设定更改的话,故事张力会大大下降),造成魔法少女变为魔女的宿命变为笑谈。

因此,二者发生的变化都在于作为严肃向的作品,严肃性在下降,原因在于故事发展或者是设定层面上出现了问题。
剧情需要推进,与角色有关的矛盾自然必不可少(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故事发展或者设定层面上,往往可以作为矛盾的爆发点出现,而故事中矛盾的体现,就可看作是一种对角色的“扰乱”。所以,故事发展或者设定层面上的问题,往往可以演化成为角色“扰乱”层面上的问题。百合类作品好不好,真正的问题核心,就在这“扰乱”身上。
“扰乱”产生于反对的父权秩序之中,必然不符合故事主旨的根本理念,换句话说便是对于故事发展或者是背景设定的“某种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扭曲”,而角色的任务是对这样的“扰乱”进行抉择,进而将故事的主旨所展现。举例子的话,类似于《happy sugar life》主要“扭曲“的是松坂砂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核心则是为了体现松坂砂糖对于“爱”的病态理解,进而引发读者对角色道德的评判。《魔法少女育成计划》主要“扭曲”的是“大逃杀”类的世界观,其核心是为了体现在大逃杀环境下角色们的抉择如何,进而引发读者们对于角色行为的思考。“扰乱”中“扭曲”的方式,既可以利用剧情发展中的挫折,也可以利用设定背景上的残酷,目的都是在于给予故事一定的矛盾点,让故事更有看点,人物更加成长。

可是现在“扰乱”出现了问题,在于与故事的“严肃性”合不上拍子。一个严肃向的作品为什么是严肃向?因为这样的作品,一般要讨论些本原的普世价值的母题,而这样的母题往往是具备巨大矛盾的体现,“扰乱”也激烈。生与死,善与恶,战争与和平,母题往往不是单一的人或者是一个小集体可以承载的了的,而是一个社会或者是一个时代才能真正蕴含的事物。所以针对于严肃向的作品,“扰乱”不能过于儿女情长,小桥流水,要有着大的格局。一旦“扰乱”没有处理好,那么严肃性必然会下降。

如果说主打的是轻百合类的作品,这样的“扰乱”一般都不会过于强烈,可以儿女情长,也可以小桥流水,比如《轻音少女》《摇曳百合》这一类作品,“扰乱”一般由角色追求理想的挫折或者是生活的琐事所承担。而像是《强袭魔女》《荒野的寿飞行队》等作品,虽然已经加入了一定的战争成分,“扰乱”也增加了战争的因素,但核心的故事仍然发生于角色之间的情感互动,而不是对于宏大母题的探究与思考,所以“扰乱”也不够强烈。传统的“清水百合”类及其日后的百合类作品,像是《圣母在上》《轻声密语》《终将成为你》等,虽然情感表达强烈,故事也不再轻松化,剧情也转向严肃的方向,但是由于故事的整体格局不够大,也就是说故事只是围绕几个主角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限制了“扰乱”的格局,即使强烈也是有限的。

但是像是《魔法少女小圆》《魔法少女奈叶》《结城友奈是勇者》之类的具有严肃向的百合作品的话,由于世界观的宏大致使故事不能像之前例子中的故事那样的“扰乱”,需要能够配合的上宏观世界观的母题。虽然“世界系”的作品本身存在大世界观讲述小母题的例子,但是“世界系”作品并没有抛弃对于大母题的追求,《新世纪福音战士》虽然展现的碇真嗣的心路历程,但也展现了对于集体与个人,对于智慧与生命的思考。因此严肃向的作品或许可以拥有小的母题,但万万不能缺少大的母题,缺少了大的母题,故事或许会丧失严肃性,丧失本身的意义。
《魔法少女小圆》中的红蓝CP故事中,不仅讲述了美树沙耶加与佐仓杏子的救赎故事,同时也将背叛的大母题展现出来。而《魔法少女奈叶》早期的故事与传统的魔法少女题材类似,可以看作是童话般的故事,但随着世界观的逐渐扩大,故事整体的母题也从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提升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与对于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抉择。《结城友奈是勇者》的故事也是如此,最终的矛盾点体现在勇者与天神神树上。

大气的母题给予作品大气的“扰乱”,给予故事的角色严峻的处境,角色必然用更加认真的态度去作出抉择,这样的抉择是深思熟虑的,是故事作者给予的最完全最完美的解决之道,自然也就体现出了严肃性。《寒蝉鸣泣之时 卒》对于母题的选取明显没有《寒蝉鸣泣之时 解》优秀,前者最终只是为了与《海猫鸣泣之时》相照应,而将原有的主旨进行更改,最终变成了两个魔女由于价值观的不同造成的斗争,而将前作中对于羁绊、友情、团结、奇迹等普世母题进行了抛弃,导致共情感下降,毕竟角色个人的情感不够普世,自然赢不得广大观众的共鸣。进一步影响故事的严肃性,最终也就变成了成为笑谈的“超能力大战”了。

《魔法少女小圆外传 魔法纪录 觉醒前夜》的故事因为核心设定的变化,尤其是Magius之翼的出现,使得故事的矛盾发生了改变,从角色与社会的矛盾转变为角色与某个团体/某个信念之间的矛盾,使得母题格局降低,“扰乱”降低。举例子的话,以近期《长津湖》为例,如果故事格局只是在描写志愿军与美军北极熊团的战斗,像管虎那样描绘些江湖义气的话,那又如何将志愿军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共产主义精神展现出来呢?因此电影不仅仅单单描绘这场战争,更把志愿军战士的伟大精神品质也展现了出来。《长津湖》故事真正的母题是和平,是爱国主义,是不屈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荣耀。这要比单单的胜利与否,单单的个人弥撒亚情感要真实充实很多,格局更大。没有大的母题撑起的故事格局,即使世界观宏大也显得空洞,故事自然就变得“过家家”化,观影体验自然一言难尽,以至于最终用“老角色”去挽回收视率,这明显是本末倒置了。

对于《lovelive superstar》来说,故事本身的“扰乱”与作品的主旨背景相吻合,但是剧情较为乏力的话,很可能是花田十辉的剧本乏力,观众对于同一类作品的观赏出现审美疲乏,因此只要对剧情进行适度创新,增加剧情的“扰乱”烈度的话故事进展应该就没有什么问题,最近更新的第10集也证实了这一点。

因此,综上所述,无论是什么样的百合作品,对于故事中的“扰乱”的处理要格外认真:关注故事的母题是否与剧情、设定背景相匹配,母题所带来的“扰乱”是否能够符合故事与设定背景所需求的烈度,能否能够打动观众形成共鸣,这都是一部优秀的百合动画作品需要考虑的必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