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我的心爱之物》说课稿分享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习作课《我的心爱之物》。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我的心爱之物》是部编版小学五年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课。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以及教材内容提示,对于这类写物类文章,学生需要把握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描写如实地、详细地呈现该物,并且能够借鉴本单元文章中所运用的手法,美化文章的语言,从而进一步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出来。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我所面对的学生是这样的,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和感悟,思想也逐步的走向成熟。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知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学习上,他们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但习作一直以来是语文授课的难点,而学生也多对其有畏难情绪。因此,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写一篇好文章是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审题,了解并掌握通过外形、颜色、功能等方面介绍物品的方法。 2.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的方式回忆联想自己的心爱之物,并且能够运用一定的手法将其描绘出来。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一定的写作手法将自己心爱之物的特征描绘出来。 教学难点:能写清楚成为自己心爱之物的理由,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实物展示法;习作评选活动;小组讨论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以实物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上课之前,教师展示准备好的小物件,以此询问同学:同学们,老师拿来了小物件,那对于这些物品,你们喜欢哪一样呢?为什么?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接着与本次课产生关联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物品,回想起我们学过的这一单元的文章,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那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它有什么地方吸引你呢?你对它有什么感受呢?进而导入本次的习作任务。【板书课题】 (二)写作前:技法指导 写作前的指导对于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只有了解了写作技巧,明确写作对象、写作内容以及写作手法,学生才能行之有效地写出文章。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首先,我会请学生阅读课本上出示的内容,回忆自己心爱之物是什么。这一环节设置的目的在于明确本次习作课的写作对象。 接着,请同学们以语文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你为什么喜爱它?你和它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比如,你的小闹钟,有一次,你赖床的时候,它硬是把你叫起来,所以,你上课就没有迟到。从此以后,你就再也不赖床了。正是发生的这些故事才使自己喜欢上它。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与指导。在学生讨论完后,请全班同学将自己喜爱的原因以及发生的故事简要写下来。并且,请每组选取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总结得出:之所以是自己的心爱之物,是因为它身上具备一些独特之处,或者与我发生了一些独特的故事。 其次,请同学们同桌相互讨论,回顾《白鹭》《桂花雨》《珍珠鸟》等课文,以其中一篇为例,说说作者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你又是如何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篇文章,旨在让学生明白,要描写物品,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比如《白鹭》这篇文章通过将白鹭和白鹤等动物进行比较,写出了白鹭的颜色和身段的精巧;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介绍了它在捕食、休息、飞翔等方面的特点,把白鹭比作了一首充满韵味的散文诗。也可以达到很好地回顾旧知识的效果。 最后,我会让同学们以教材提供的事物为例,提问:我们如果要描绘这些物品的奇特之处,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描写?学生自由发言,相互交流,总结得出,可以通过物品的外形、颜色、功能等方面加以描绘,比如:描写玩具熊,可以从它的形状、颜色、数量、质感,它的陪伴的作用来写。在写的过程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其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体现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如:它是棕色的,胖胖的,两只眼睛圆圆的,好像会说话。眼睛下面有一个三角形的鼻子,好像钻石般闪亮。它坐在沙发的角落,静静地注视着我们。不论我开心还是难过时,它都一直陪伴着我 文章来源于易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