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眨眼、大喊大叫,这都属于小儿抽动症,重庆家长一定要重视!
重庆天佑儿童医院抽动症门诊刘景远主任介绍,孩子突然出现频繁眨眼、伸舌头、噘嘴、吸鼻子、摇头、耸肩等奇怪行为?家长要注意了,这可能不只是孩子调皮、好动或搞怪,而是患上了抽动症。

最近,重庆天佑儿童医院门诊接待了一位六岁孩子。这孩子很可惜,半年前出现清嗓子、耸肩症状时,家长不当回事没有重视,就没有给孩子治疗。到我门诊时,这个孩子的清嗓子、耸肩、咧嘴等症更加频繁了。手足心热,纳差,睡眠正常,盗汗,大小便正常。家长说孩子平时急躁易怒而且胆子小。
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发现,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紧张,家长对孩子的错误容忍度较低,家庭氛围缺乏一种“松弛感”。最后,医生综合病史、检查和专科检查结果,给孩子确诊为小儿抽动症。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又叫“抽动障碍”(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只是调皮搞怪,还是患上抽动症?
如果只是孩子行为搞怪,这是可控的,是能自主停下来的;而抽动症是不由自主的,罹患病症的儿童往往会发出和做出自己不想或不能控制的声音和举动,尤其需要注意5-10岁的学龄前、学龄期儿童。
抽动症的症状
运动性抽动
一块或多块肌肉快速地、无意义地收缩,或更有目的性的一组复杂动作。常见有:眨眼、噘嘴、皱鼻、摇头、耸肩、拍手、举臂、踢腿、挺胸、收腹、扭腰等动作。
发声性抽动
突然出现的无意义的噪音或声音,或无意义的单词、短语等,是由于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引起的。常可发出:吸鼻声、清嗓声、咳嗽声、尖叫声、犬吠声、咕噜声、污秽言语等。
感觉性抽动
患儿在运动或发声性抽动之前有局部不适感或先兆,例如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或其他异样感。

抽动症的治疗
抽动症的治疗是综合性、多方位的,包含药物治疗、中医疗法、健康教育、心理调护等,需要医生、心理治疗工作者、家长以及老师们的支持与合作,而积极的家庭干预疗法,是抽动症治疗非常重要的一环,将有利于减轻患儿的抽动症状,希望各位家长能够了解。
重庆儿科专家提醒家长:抽动症这个病,一般都是学龄儿童患病较多,上学受约束、心理活动增加、考试压力大等等,但是门诊最近来了好多三四岁的孩子。再次提醒家长:减少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小孩子就做小孩子的事情,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心理压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部分图文源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