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起诉SHEIN,是“恶人告状”?还是“罪有应得”?
Temu和Shein这两出海巨头,最近这半年来的双方的“文攻”可没消停过一会,半年前Shein先行率领律师团向Temu发难,现在轮到Temu一纸诉状和Shein对簿公堂,两大巨头到底在争什么?SHEIN冤不冤?
这一次,Temu对SHEIN提起诉讼的原因是指控SHEIN对供应商进行霸凌,强迫他们签订具有垄断性质的合同,并利用威胁和恐吓手段来阻止服装制造商与Temu进行合作。这项诉讼是基于美国反垄断法提起的。
这次Temu与SHEIN之间的诉讼引发了人们对去年Temu和SHEIN之间案件的回忆,只不过这次角色调换,Temu成为了"挑事者"。然而,这之前的案件还没有解决,现在又出现了新的纠纷,Temu和Shein可像极了两个打红了眼了人,各种招式往对方脸上招呼!
归根结底,Temu和SHEIN的竞争源于它们在市场定位和特色标签上的相似性高度。
Temu和SHEIN都专注于下沉市场,低价策略是它们的杀手锏。作为中国的海外平台,它们不愿让竞争变得太尖锐,不想在国外市场互相伤害。然而,由于市场有限,只能有一方胜出,另一方必然会受到冲击。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它们只能进行激烈的竞争,不惜一切代价。
关于SHEIN被控告垄断供应链的问题,这里不便评论它的冤与不冤,因为我无法提供法律上的解释或证据。但可以肯定的是,Temu提起诉讼的原因肯定是基于他们掌握了一些证据。可能是SHEIN与供应商签订了秘密合约,要求供应商只向SHEIN供货。然而,背后的原因可能不像Temu所声称的那样不可告人。
众所周知,SHEIN的成功有两个关键点:小订单快速返库模式和强大的供应链。
SHEIN一直以"快时尚品牌"为定位,从设计到上架销售的整个过程只需要7天。据SHEIN的供应商表示,从收到订单到将成衣送至SHEIN仓库,仅需5天。这种模式类似于大规模铺货,并对市场反馈良好的产品进行持续更新和重点培养。SHEIN不费心去预测时尚趋势,却能够迅速迎合市场需求。
SHEIN的主要供应链位于中国,与广州番禺的服装产业带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全球最大的服装纺织市场之一,番禺拥有着强大的产业链优势。自从2012年开始跨境女装业务以来,SHEIN就开始构建自己的供应链。随着小单快返模式的确立,SHEIN的供应链变得更加坚固。
SHEIN经历了从最初跑工厂、寻找供应商,到如今订单越来越大、合作越来越紧密的发展过程。对供应商来说,SHEIN是一个好客户,要求明确、支付迅速、订单量大,越来越多的供应商乐于与SHEIN合作。在发展过程中,SHEIN开始投资供应商,帮助他们顺利转型或扩大规模。
可以说,广州番禺的服装产业链与SHEIN是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关系。双方经历了超过十年的风风雨雨,相互之间也有很深的了解。作为老客户,再加上条件有利,签订“独家供应”合同也可以理解。
而对于像Temu这样突然崛起的“富二代”来说,他们缺乏这种与供应链紧密合作的历程。
那么,Temu这样做的目的真的是为了要求赔偿吗?可能并不是。而且,根据去年12月的案件经历两次上诉,至今仍未有结果,所以推测此次Temu可能并不追求结果,而只是借助案件来拖延SHEIN的时间。此外,Temu自身也面临着多项侵权指控,所以很难要求SHEIN做出什么让步。
所以Temu此番操作的意图其实是以下几个方面:
1、阻碍SHEIN的上市。
自去年以来,一直有关于SHEIN上市的传闻。今年5月进行的融资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传闻,而最近又有消息称SHEIN可能秘密在美国上市。SHEIN最近的市场估值已经达到了4000亿美元,在迅速壮大的态势下,对手Temu自然感到不安。而对SHEIN提起诉讼的行为无疑给人一种丑闻般的感觉。Temu或许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拉低SHEIN的市值,进而推迟其上市计划。
2、争夺供应链。
尽管Temu已经拥有全托管供应链,但SHEIN的低价女装供应链对Temu来说仍然非常有吸引力,尤其女装是Temu的主要品类之一。虽然此举可能被解读为Temu坐享其成,但商战中需要尽一切努力来占据优势,只有胜者才能成为王者。如果能够与SHEIN共享供应链,Temu的胜算就又增加了一分。
然而,供应链是SHEIN的命脉,Temu的这一举动直接针对其生存关键,从中可见Temu对于打倒SHEIN的决心。
你们觉得Temu最终能如愿吗?看官老爷们欢迎发表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