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心”,谨防脾胃在“闹别扭”
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的症状之一,主要是由脾胃失和、胃气上逆、胃酸倒流刺激食管黏膜而产生的火辣感或烧灼感。 所以有“烧心”的感觉时,要警惕是脾胃在闹别扭,调理脾胃是治疗原则。很多人都有过烧心的体验,那种心窝里火辣辣的烧灼感,实在难受。 因为这种感觉出现在心窝处,所以很多人都以为烧心是心脏疾病的症状。其实,烧心主要是由于脾胃不和,在“闹别扭”之时引起胃液倒流而产生的。 胃食管反流是由于胃内容物,如胃酸等反流而引起的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烧心、恶心、呕吐等。 一般以老年人、肥胖者居多,但近几年来,随着生活与饮食方式的改变,以及工作与生活的压力日益加重等因素,使得其他人群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胃食管反流属于“吐酸病”“食管瘅”的范畴,发病部位与肝、胆、脾、胃等脏腑邻近,多是因肝胆有失疏泄、脾运不健、胃降失和、胃气上逆而引起。 同时,在中医理论中,“胃气主降,脾气主升”,以进行人体气机转换,维持着体内环境的平衡与协调,保证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正常运行。 依其道而行之便称之为“顺”,反其道而行,则叫“逆”。脾气受损不升,势必影响胃气的下降。如胃气不降反升,则称之为“胃气上逆”。 胃气上逆不但会引起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状,甚至还会导致胃液或其他物质倒流,由于胃酸有一定的腐蚀性,会刺激食管黏膜,因此就产生了像被火烧似的痛楚之感,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烧心”。 都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当出现烧心症状时,除了常规的检查治疗之外,日常的饮食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要以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尽量避免吃辛辣油腻及刺激性之物,烟与酒都要限制。 每日三餐要规律,每餐以七八分饱为宜,少食多餐,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后不要立刻卧床或弯腰,也不宜马上做剧烈的运动。 需要提醒的是,反胃烧心十分常见,很多人都不以为然。 殊不知,胃食管反流物如果不慎进入呼吸道,很可能导致咽痛、咳嗽、吸入性肺炎、哮喘等疾病,严重时甚至出现心绞痛样胸痛。如果不能及时从根源上治疗,任由炎症长期发展,必然会造成局部或广泛溃疡,引发更严重的疾病,所以烧心时,一定要积极治疗,平常预防,重在健养脾胃。 脾胃养生帖 如有烧心现象,可以自己按摩小腿外侧的阳陵泉穴来进行调理。 其方法是:正坐垂足,在小腿外侧膝关节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按摩即可。每次5分钟,每日按2~3次,可起到疏肝利胆、清热化湿、促进消化道规律蠕动和抑制胃酸过量分泌的作用。 一般连续按摩5天后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