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类知识的丰富程度和是非辨别能力

2021-07-21 09:52 作者:BainKin王豳  | 我要投稿

人类知识的丰富程度和是非辨别能力;

知识是知识,
是非是是非,
有知识而没是非的,多的是。

是非是是非,

知识归知识,

有是非而没知识的,也不鲜见吧。
是非是一种论断,
是人类心意的论断,
是非就像树木,有曲、有直,
直的是材,曲的无用。

在实用的角度上,弯曲的木头就是没用,没用就是没用,不必废话;
在某种哲学的关照下,曲的有自己的用性,什么用性呢?他们叫“无用之用”。
笔者也不好评论这些了。

人家都这样说了,你总不能把他说死吧?


君子有容人之量,后必有喜事。

人类知识的领域,现在可是比任何以前的时代都更加拓宽了,
火星也登了,

大眼睛也设立了,

空间站也很好了。


太空望远镜天天望,
通讯卫星天天忙,
地面基站天天转,
这像是什么呢?
笔者胡说的,读者你说,这像不像一个许多小动物和电力工业品架构的机器人?

这种机器人有仿生眼睛,一个人类负责其一个细胞运行;
有耳朵,听的声音跨越各个波段;
有嘴巴,呵气成波、吐丸成弹;
有意志,群体意志就是它的意志;
当然咯,这是笔者对空天网络的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其实啊,这不就是超人吗?

科技已经把人类推进到一个宏观机器人的样子,
但是人类的是非观还跟五千年前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

笔者认为,人类虽然是高级哺乳动物,但是,也是动物;
动物,有直观的表达,人类永远不能脱离动物的那种直观动作,
什么直观动作呢?
1.给你一个眼神儿,你就明白来去;
2.用“手掌”拍拍你脖子,你就明白大小;
3.给你一声吼叫,你就得马上采取行动。
… …
直观的动态和声音,表达最简单的意思,所有的问题都在一切磋中化解。


什么意思呢?做出来的是实在的,说的近乎吹的。

说的好听点,君子重乎行,慎乎言。

说完动物,人类呢?

人类还是有特异的东西的。

人类首先有羞耻心,就产生了虚伪;其次有耐性,就产生了知识;有了劳动,就有了剩余。
他们越造越精,越走越远,
分术别科,百种不一,
所以,自命“超脱物性”,化虚化无。
谓其,何尝不是一种局限呢。

但是,社会性总能成功地把人们从完美的独立中拉回来,或者,确切地说,拖回来。
看见别人舒适,自己也会感觉舒适,
看见别人悲伤,自己也会感觉悲伤。
同一桌吃饭的人,
有一个哭哭啼啼,大家都吃不好。
同一个宴会,
有一桌人打起来,大家都不喜悦。
所以,人的社会性,或者说,聪明的鸟、兽、鱼都有社会性,
这是自然界赋予我们的本能。

与动物不同的,是人类有扩音器和放大镜。
就是口口相传的媒介、观察者的解读。

动物的最大矛盾是吃和被吃,
人类的矛盾有最大的吗?总是按倒葫芦、瓢又起。
人和人,自然人之间也是这样。
本来,语言是促进沟通的东西,
但是却造出几百种语言,每个语言又分几百种方言,这不是人性吗?

所以,人类知识的丰富程度是一回事,是非又是另一回事,人类对是非有没有辨别?
有啊,但是呢,
辨别能力又是另一回事儿。
辨别能力强是人类的优点吧?是啊,但是呢!
知道却不说又是另一回事儿。

这样呢,人类重新回归了物性,以“不言不说”的德性,进入到一种新的独立状态。

这种新的独立状态,也许仍旧不能脱离人类的社会性,我是说在断裂的时空中。





关键字:时空、人类、天文、动物、社会性、劳动、知识、羞耻心。






人类知识的丰富程度和是非辨别能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