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武将技能考——陆逊

@千万年的灿烂之星

【谦逊】:锁定技,你不能成为【乐不思蜀】或【顺手牵羊】的目标。
呂蒙稱疾詣建業,遜往見之。謂曰:「關羽接境,如何遠下,後不當可憂也?」蒙曰:「誠如來言,然我病篤。」遜曰:「羽矜其驍氣,陵轢於人。始有大功,意驕志逸,但務北進,未嫌於我,有相聞病,必益無備。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下見至尊,宜好為計。」蒙曰:「羽素勇猛,既難為敵,且已據荊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膽勢益盛,未易圖也。」《三国志·陆逊传》
关羽攻樊城、下襄阳,威震华夏,孙吴与刘备集团的矛盾日趋激烈。吕蒙称病回建邺,陆逊前去见他,问:“关羽与我接壤,你现在回来,后方不是很危险吗?”吕蒙说的确如此,可是我病成这样了。陆逊说:“关羽骄傲轻人,刚立下大功,思想一定很放松,他现在一心北进,没有防备我们,而且听说你有病,肯定更没防备。现在出兵打他,一定能打下来。”吕蒙说:“关羽一向勇猛,而且现在占了荆州,施恩立信,更兼刚立新功,势头正盛,不好打。”
蒙至都,權問:「誰可代卿者?」蒙對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而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無復是過。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便,然後可克。」權乃召遜,拜偏將軍右部督代蒙。遜至陸口,書與羽曰:「前承觀釁而動,以律行師,小舉大克,一何巍巍!敵國敗績,利在同盟,聞慶拊節,想遂席捲,共獎王綱。近以不敏,受任來西,延慕光塵,思廩良規。」... 羽覽遜書,有謙下自托之意,意大安,無復所嫌。《三国志·陆逊传》
吕蒙到了建邺,给孙权推荐了陆逊,他说:“陆逊城府深想事远,才能堪当大任。而且他还没有什么名气,关羽不会忌惮他。如果用他,一定让他韬光隐晦,审时度势,然后关羽可克。”孙权听其言,拜陆逊为偏将军。陆逊到了陆口,写信给关羽道:“此前您趁曹魏有变而兴兵,用军规治军,以小规模的行动取得丰硕战国,真是厉害啊!曹魏是我们共同的敌国,而今败了,好处是我们两家的,听说您打了胜仗,我拍手称快,想着趁势出兵,一起攻占曹魏的领土。我现在奉命而来,对您无比仰慕,想着向您好好学习一下您的法度。”关于看了陆逊的书信中的谦虚意思,心中大安(之前他想进兵曹魏,可担心东吴掣肘)。
可是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曹魏孙吴两面夹击,徐晃救援樊城、吕子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送了性命。
还有一件事。
权...征遜輔太子...時建昌侯慮於堂前作斗鴨欄,頗施小巧。遜正色曰:「君候宜勤覽經典以自新益,用此何為?」慮即時毀徹之。《三国志·陆逊传》
孙权让陆逊辅佐太子,当时孙虑在房前做了一个逗鸭栏,非常精致。陆逊正色道:“君候您应该博览群书丰富自己,弄这个干什么?”孙虑听后立刻把它给毁了。
谦逊可以麻痹敌人。关羽倨傲,听了陆逊信中吹捧放松了对东吴的警惕而腹背受敌,终致殒命。因为谦逊,所以警醒,所以陆逊才不让孙虑斗鸭。
【乐不思蜀】和【顺手牵羊】都有一点安逸淫乐的意思在,「你不能成为【乐不思蜀】或【顺手牵羊】的目标」反映的是陆逊谦逊的风度。于史有据。
【谦逊】界限突破:当一张延时锦囊牌或其他角色使用的普通锦囊牌对你生效时,若你是此牌唯一目标,则你可以将所有手牌扣置于武将牌上,然后此回合结束时,你获得这些牌。
有才而称无才、有野心而称没有野心,有而言没有谓之“谦逊”。
「一张延时锦囊牌或其他角色使用的普通锦囊牌对你生效」可以理解为襄樊之战前关羽对东吴方面造成的军事压力;陆逊则在给关羽的信中表明自己没有攻打荆州的意图,「将所有手牌扣置于武将牌上」就是体现这件事。于史有据。
【连营】:当你失去最后的手牌时,你可以摸一张牌。
单看名字,就知道此技能说的是夷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之事。
火烧连营之事,《三国志》里讲得精简,一句带过:
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三国志·陆逊传》
《演义》里描绘得却格外精彩:
初更时分,东南风骤起。只见御营左屯火发。方欲救时,御营右屯又火起。风紧火急, 树木皆着,喊声大震。......习营中火光连天而起。江南、江 北,照耀如同白日...先主遥望遍野火光不绝,死尸重叠,塞江而下。《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
「手牌」对应刘备营寨,「失去最后的手牌时,你可以摸一张牌」说的是火借风势,「火光不绝」,把刘备营寨烧个干净的事情。于史有据。
【军略】:锁定技,当你受到或造成1点伤害后,你获得一个“军略”标记。
陆逊用兵有方略,有夷陵之战中的几件事为证。
備從巫峽、建平連圍至夷陵界...先遣吳班將數千人於平地立營,欲以挑戰。諸將皆欲擊之,遜曰:「此必有譎,且觀之」。備知其計不可,乃引伏兵八千,從谷中出。遜曰:「所以不聽諸君擊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三国志·陆逊传》
第一。刘备到了夷陵,派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下营寨,挑战陆逊。各位将领都想进攻,陆逊却认为其中有诈,先看看再说。原来刘备果然有计,看陆逊不出兵,刘备撤下了山谷中埋伏的八千伏兵。
尋備前後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捨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他變。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三国志·陆逊传》
第二。陆逊在给孙权的信中,对刘备方面的情况做了非常准确的估计。
“刘备前后行军,败多胜少,以此推断,他不足为惧。”,这是从宏观上根据战绩估计了一下敌我两方的力量对比。
“水陆并进是良策,刘备却舍船就步,只派陆军,不派水军,到处安营扎寨,观察其营寨的布置,应该没有什么阴谋诡计。”,这是在微观上根据具体的情形估计了一下刘备方面的策略。
综合两方面的考虑,陆逊认为刘备不足为惧,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諸將並曰:「攻備當在初,今乃令人五六百里,相銜持經七八月,其諸要害皆以固守,擊之必無利矣。」遜曰:「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今住己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營,不利。諸將皆曰:「空殺兵耳。」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三国志·陆逊传》
第三。陆逊久不出兵,到了要出兵的时候,各位将领说:“打刘备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如今刘备安营扎寨五六百里,我们两方相持了七八个月,如今他的要害之地全都严防死守,现在出兵打他捞不到什么好”。陆逊却说:“刘备狡猾,经验丰富,刚开始的时候他想事情专心,那时候出兵打他并不好。如今时日已久,他在我们这里捞不到什么好处,将士们又疲劳又丧气,他无计可施,我们现在分兵进攻,一定能打下他。”先攻一营,没攻下来。各位将领说:“白白让士兵送命。”陆逊却说自己有了破解的法子。于是用火攻。
对于刘备其人,陆逊非常重视,没有冒进;对于将领的建议,陆逊能抵得住压力,坚持自己的判断;第一次攻营不克,将领们说一些丧气话,陆逊却不认为自己的战略判断有误,而只是战术不对,于是改换战术,终于成功。既谨慎,又敢决断。
初,孫桓別討備前鋒於夷道,為備所圍,求救於遜。遜曰:「未可。」諸將曰:「孫安東公族,見圍已困,奈何不救?」遜曰:「安東得士眾心,城牢糧足,無可憂也。待吾計展,欲不救安東,安東自解。」及方略大施,備果奔潰。《三国志·陆逊传》
第四。当初,孙桓在夷道追讨刘备前锋,被刘备包围,于是派兵向陆逊求救。陆逊说不行。各位将领说:“孙桓被围,为什么不救?”陆逊说:“孙桓颇得人心,城坚粮足,没什么可担忧的。等到我的计谋施展,我不救他,他围自解。”等到陆逊计谋实施,刘备果然奔走溃逃。
“军略”即军事谋略。「造成1点伤害」是正面效果,大败刘备军队即是例证;「受到1点伤害」是负面效果,可以对应敌人挑衅、将领不服、队友被围等事。造成伤害是军略的体现,受到伤害是施行军略的代价,造成伤害或者受到伤害均能「获得一个“军略”标记」说的正是这两种情况。于史有据。
【摧克】:出牌阶段开始时,若“军略”数量为奇数,你可以对一名角色造成1点伤害;若“军略”数量为偶数,你可以横置一名角色并弃置其区域里的一张牌。若“军略”数量超过7个,你可以移去全部“军略”标记并对所有其他角色造成1点伤害。
七年,權使鄱陽太守周魴譎魏大司馬曹休。休果舉眾入皖,乃召遜假黃鉞,為大都督,逆休。休既覺知,恥見欺誘,自恃兵馬精多,遂交戰。遜自為中部,令朱桓、全琮為左右冀,三道俱近,果沖休伏兵,因驅走之,追亡逐北,逕至夾石,斬獲萬餘,牛馬騾驢車乘萬輛,軍資器械略盡。休還,疽發背死。《三国志·陆逊传》
无坚不摧、攻无不克,谓之“摧克”。陆逊一生可圈可点的战斗除了夷陵之战,还有石亭之战。
周鲂诈降,投降于曹休。曹休上当(分兵深入东吴地界),率兵去宛城接应。陆逊为大都督,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路夹攻,曹魏方面损失了一万多人、大量牲畜车马、军械物资,曹休侥幸逃走,不久伤口发作而亡。
陆逊用兵谨慎,但是一生打的仗虽然不多,可都是大仗,而且从无败绩。积攒「军略」标记发动效果体现其谨慎的性格,和神司马懿的“忍”有异曲同工之妙。
【摧克】技能内容包括伤害(「对一名角色造成1点伤害」)、连锁伤害(「横置一名角色并弃置其区域里的一张牌」)和大规模伤害(「你可以移去全部“军略”标记并对所有其他角色造成1点伤害」),或许分别暗示石亭之战、夷陵之战中的连营、夷陵之战中刘备方面损失的八万人。总的来说,【摧克】把握了陆逊谨慎、谋定而后动的特点,有所依凭。
【绽火】:限定技,出牌阶段,你可以移去全部“军略”标记,令至多等量的已横置角色弃置所有装备区里的牌,然后你对其中一名角色造成1点火焰伤害。
言陆逊火烧连营事。「令至多等量的已横置角色弃置所有装备区里的牌」对应夷陵之战时刘备丢盔弃甲,「对其中一名角色造成1点火焰伤害」对应刘备被烧之连营。于史有据。
【度势】:出牌阶段限四次,你可以将一张红色手牌当【以逸待劳】使用。
言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刘备远道而来、求战心切,而陆逊却审时度势、避其锋芒,劳其将士、疲其军心,终于成功。「红色手牌」是东吴代表色(也是蜀汉代表色),「以逸待劳」正是陆逊在夷陵之战中采取的军事战略。于史有据。

下期预告: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