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处事之道【坏人基因2】留三分余地给别人,就是留三分余地给自己 故事2

2023-10-09 13:25 作者:机器爱上学习  | 我要投稿

【故事2:丢脸有理】 😠 秀英今天一进门,脸色就不好,皮包往沙发上一摔,坐在那儿,闷不吭气。

"怎么了?"小王轻声细气地靠近。

"怎么了?"秀英别过脸去,"问你自己!"这一开口,气是更大了,一下子满脸

涨得通红:“你今天真是让我丢够了脸,当着一大堆同事的面,我真想找个洞钻进

去.”

😕 "我跟我们处长,到你公司参观,怎么会丢你的脸呢?"小王一头雾水,"正因

为我是处长面前的红人,他才会带我去,他怎么不带别人呢?而且,你要想想,

处长不去别的厂参观,为什么专找你们工厂,还不是我介绍的?"小王也愈说愈有

气,“你们工厂,从上到下,如果做成这笔生意,应该感谢我,也就是感谢你才对,

怎么反而说让你丢脸呢?”

😢 "当然丢脸!"秀英转过脸来,“你还没去,我就跟老板和

同事说了,说你是我同系的学长、高才生,也是这方面的专家…” 😎

“你说的没

错啊!” 😩 "错大了!"秀英一瞪眼,突然低下头,掩着脸哭了起来,“你跟在你们处长

旁边,一副一问三不知的样子,明明你最懂的机器,根本可以由你来介绍,你为

什么不说话,还不断问你们处长。他懂个屁!” 😂 "他懂个屁?"小王停了一下,居然

笑了起来,“他也是学这个的,就算过时了,他总是处长啊!”

想一想 💭

以上这两个故事,我故意只讲一半,留下结尾让读者猜。

何助教确实是个聪明的年轻人,他一个人可以当十个人用,问题是,“聪明”

包括的不仅是知识、反应,更应该包含处世的智慧。

年轻人失败,常败在不知道及时表现自己,也常败在过度表现自己。愈表现,

愈得意,得意忘形地忘了别人的存在。

相反地,那个以幕僚姿态,站在长官身后,默默耕耘,不彰显自己的小王,

则懂得了做人的三昧。故事中,小王说得很明白:"他(处长)也是学这个的."如果

处长完全是外行,由小王这个内行代为解说,绝对是当然的事。但是,当自己的

主管也是内行人的时候,小王抢在前面说话,不但是抢风头,而且表现了"我比

你内行"的气势。

推销员都懂得一种说话技巧,明明知道对方并不懂,却说:"相信您一定很内

行,知道…"然后,把自己要推销的观念说出来。这样做,要比说"您要知道…"的

效果好得多。因为前者表现的是同意,是同一立场,也是尊重;后者表现的,

是假设对方不懂,需要人指点。

人人爱戴高帽子,当然前者的说法最讨好。

此外,人都喜欢表现,每个懂一点的人,都自以为是半个专家,而每个专家,

都希望自己是专家中的专家。有什么情况,会比在一个专家面前,表现得更专家,

造成的场面更尴尬呢?我曾亲眼看见,一位大师带着徒弟参观书法展,站在一幅

草书前,大师摇头晃脑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下去。突然,有个字写得太草了,

连大师也认不出来,正左想右想的时候,徒弟却笑道:"不过是个’头发’的’头’

罢了!"当场,大师就变了脸,怒斥道:"轮得到你说话吗?“那徒弟犯的错,就是”

在老师面前充老师",问题是,那毕竟是他老师啊。

谈到这儿想起,我们也常在学术界,听见研究生抱怨:“某教授发表的论文,

根本多半是我写的。他只是定个题目,全是我做的研究,偏偏到后来挂他的名.”

这种实情是不少,但我们也要想想,当那个教授在做研究生的时候,是不是也曾

经帮他的教授做研究呢?有一些"伦理"是长期发展出来的,看似不合理,其中却

有一定的道理。

“一将功成万骨枯”,小兵可以说:"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仗是我们在打,为

什么成名的都是将军?"当他说这句话时,应该想想:第一,哪个将军不是从下层

升上去的?第二,当仗打败了,譬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上绞刑台的,是那些将军

战犯,为什么不是杀人的小兵?我曾经看过一个博士论文答辩之后,指导教授对

通过答辩的学生,很客气地说:"讲实在话,这方面,你研究这么多年,你才是专

家,我们不但是在考你、在指导你,也是在向你请教."学生则再三鞠躬说:"是老

师指导我方向,也给我机会,没有这个机会,我又怎么表现呢?"在这儿,我特别

要对初入社会的年轻朋友强调,这个社会好像许多果园,当你进去,果园的主人

可能说:"好!那片地,交给你种!"当你种出最丰硕,甚至远超过果园主人以前种

出的果实的时候,永远不要忘记,是谁让你进来,又是谁给你这块地。

我们自鸣得意的时候,千万不能忘本。

当然,人际关系的进退,是有很大技巧的,有些技巧近于不合理,甚至可以

称为机巧。

譬如,当古代皇帝御驾亲征的时候,即使正在与敌人对阵的将军,可以一举

把敌人击溃,不必再劳动皇帝,但是只要听说要御驾亲征,就常常按兵不动。等

着皇帝来,再打着皇帝的旗子,把敌人征服。

这按兵不动,可能姑息养奸,让敌人缓过气,而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什么不

一鼓作气,把他打下来呢?此外,御驾亲征,劳师动众,要浪费多少公帑?何不免

掉皇帝的麻烦,皇帝岂不更高兴吗?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甚至错得可能有一

天莫名其妙地被贬了职,甚至掉了脑袋。

你要想想,皇帝御驾亲征是为什么?里面难道不存有"好大喜功"吗?他会不会

根本知道敌人已经马上要投降,才御驾亲征?他不是"亲征",是亲自来"拿功"啊!

拿功给谁看?给天下人看!给万民看!看!皇上一出马,顽敌就俯首称臣了。

所以就算皇帝只是袖手旁观,由你打败敌人,你也得高喊"吾皇万岁万万岁!"

都是皇上的天威,震慑了顽敌。

这样说,有错吗?也没有错。因为你的军衔,是皇帝给的。你的大军也是皇

上派的。饮水思源,还是皇恩浩荡。

说了这许多,有些事真令人疑惑、教人心寒,但这是真实的社会、真正的"

人性"与"人情",我不能不说,你不能不懂。

对了!前面两个故事的结尾–何助教后来考自己系里的研究所,居然没考上。

主任常冷嘲热讽,何助教最后出了国。

秀英的工厂,果然拿到了订单,小王后来还当上了处长。

 

处事之道【坏人基因2】留三分余地给别人,就是留三分余地给自己 故事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