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职场中的中日文化差异,你都知道吗?

2023-09-07 17:12 作者:诺应君在日本  | 我要投稿

英语中有这样一个单词:workaholic,意为工作狂,醉心工作都。这个词形容日本职场人再合适不过了。日本人,是举世闻名的工作狂,若是放在自然界,日本人将是打败全世界的“工蜂”。虽然都是亚洲国家,但中日之间的职场文化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日本读书或者将来想在日本工作的小伙伴,遇到与日本人共事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避免造成误会、给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



首先是职场制服礼仪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极其重视礼仪的国家,日本的职场也有诸多礼仪规范。比如,在我国的职场里除了一些销售、服务行业要求统一着装之外,一般很少有公司会对服装有要求,也不会规定女性必须化妆。但在日本,基本上所有行业都要求穿正装或是统一制服上班,女性也必须妆容得体,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亦是如此。不论是面试,还是正式入职,日企职场讲究着装整洁、干净利落,男士的西服套装可以选择藏青色、灰色或茶色系列,衬衫最好是白色的,还必须打领带以示尊重。



为了保持公司的整齐形象,日企一般会要求女性一律裤装或裙装,女士求职者可以在进公司后观察公司的女同事是穿裙子多还是裤子,要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需要注意的是袜子的颜色要与鞋子搭配得当,暗色系的鞋子最好是黑色、灰色、裸色的袜子相搭。因为日本人认为着装得体是对别人的尊重,属于必备的职场礼仪,这一点对于追求个性、自由的年轻人来说却比较烦恼,以至于近年来一些群体在积极争取“服装自由权”。比如,去年的熊本县内企业为减少性别歧视,让职场环境更加宽松,开始分阶段取消女员工穿制服的传统制度,试行女员工穿私服上班制度。而取消制服制度的目的是尊重性别平等及员工的多样性、自主性选择权。


其次是办公和会议的差异


我国在经济科技、互联网、大数据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国内大部分企业已经形成了无纸化、网络化办公的工作模式,更方便、效率更高也更节省成本,因此能在线上联系解决的问题就不会要求线下见面,能用电子文档、照片记录的就不会手写。且微信工作群工作小组早已高效的形成了庞大又精细的工作队伍,使公司内部分工更加明确,交流沟通更加方便快捷。这一点与日本的职场就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冲突,因为日本职场办公特别重视书面文档,传真机也依旧在用。他们认为亲自手写的文本会显得更加诚恳认真,给人一种重视工作的态度。


在国内已经习惯通过微信、电话、视频来联系的时候,日本职场仍然注重面对面的交流,联系客户最好是上门拜访,实在不行也必须用正式的邮件沟通,贸然发短信、打电话会显得很冒失。除此之外,无论中日,也都要注意办公室礼仪,比如公进入办公室,必须等别人请你坐下才能坐;别人提供给你茶水之后,最保险的做法就是等对方喝你再喝;进入别人办公室前要先把大衣外套脱掉,脱下的外套要折叠好置于手臂上等等。细节决定成败,这可是职场人必备的礼貌哦~



对于召开公司会议,在大方向上各国的会议礼仪还是相似的。参加会议者应衣着整洁,仪表大方,准时入场,进出有序,按会议安排落座。开会时认真,及时记录,不能私下里小声说话交头接耳,发言人发言结束时,应鼓掌致意。中途如若退场,应轻手轻脚,不打扰其他人。文明使用手机,静音或调成飞行模式。而日本的会议落座与中国稍有不同:日本会议室是分为上座和下座的,一般情况下,离门远的那一侧为客席,而本公司人员应当坐在靠门的那一侧。也就是1是老板坐、2是总经理、3是经理。而且不论是客座还是主座,都是离门越远,地位越高。此外日本的会议大多时间较长,两小时起步都是司空见惯,不像中国甚至会有十分钟的短会。所以在日本开会时一定要精力充沛,切忌不认真甚至在会上打瞌睡。


对于召开会议,在大方向上各国的会议礼仪还是相似的,参加会议者

最后,在其他职场方面的文化差异


比如饮食礼仪和商务餐桌上的酒文化与中国还是有相似之处的,餐桌上更要谨言慎行,与上司和老板保持正确的距离并适当交流,时刻牢记礼貌端庄,避免失态。同时,在日本职场中,初次见面时要交换名片。这时要用双手递交名片并鞠躬。接到对方名片后,要认真看清对方身份、职务、公司,并且用点头动作表示已清楚知道对方的身份。这是表示友好和尊敬的一种方式。另外,名片的交换顺序是“先客后主,地位先低后高”,与中国好好保存名片不同的是,日本在交换名片后,不要立刻把对方的名片收起来,要先暂时放在桌上,以表示尊重。而日本人对于送客的礼仪就是要目送对方直到他完全离开视线之外。总之,尊重,礼貌,始终是日本职场人最基本的准则。



只有了解中日之间的文化差异,才能在日本职场中应对自如,减少误会。除了这些,屏幕前的你还知道哪些中日职场上的文化差异呢?


职场中的中日文化差异,你都知道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