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失败原因
北洋舰队覆灭,标志着清王朝主导的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1874年日军侵犯台湾,清政府备受震动,开始大举建设海军。
1888年北洋舰队建成,其中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排水量超7000吨,被誉为亚洲第一舰。北洋舰队成军后,日本急起直追,蓄举国之力购买军舰。至1894年,日本舰队总吨位已超过北洋舰队,火炮更领先一代。李鸿章清楚了解两军差距,战争伊始即令避战保船。北洋舰队主要执行巡逻护航任务,但国运之战又如何躲避的了?1894年7月17日,日本舰队企图再偷袭中国运兵船。没想到会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遇北洋主力,决战在双方意料之外打响。火炮存在代差是北洋舰队战败最大原因。
大东沟一役,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等五艘军舰,定远等四舰重伤,从此只能守港保船,拱手让出制海权。最终在威海保卫战中全军覆灭。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派的阶级属性没有因搞洋务运动而发生改变。毛爷爷:“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使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
在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情况下,财政模式还是封建王朝的旧政模式,海军经费被挪用于修颐和园,就是典型一例
由于洋务派的阶级属性没有改变和不敢、不愿对清王朝的政治制度做任何真正的改革,其结果就是新的生产力与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相容的,这就注定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命运。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洋务派所办企业基本都要依赖外国人。希望依靠俄国抵制西方列强侵略。洋务运动搞了30年,中国半殖民地化反而加深了。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腐朽性本身是由封建体制所决定
洋务派所办企业的管理体系上主要是封建衙门式,营私舞弊,挥霍贪污等。
企业内部及其腐败
洋务运动的理论实践证明:在中国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学习西方的求强求富是一条走不通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