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际,研究问题。这样才能落地,真正解决问题。
摘自1996年1月25日与全国统战部长会议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说了什么
首先强调了在统战工作中要深入实际,研究问题,并形成制度(说明现在为止这种办事的方式并没有形成制度)。然后解释了这样做的原因,当前,在谈论问题时缺少深层次的分析(这样不利于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之后,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现在存在的问题,比如如何对待老方法老传统,不能固守也不能一刀切,应该以是不是有利于真正解决问题为标准来决定是否保留老办法。比如如何看待新东西,新东西就一定是好的吗?不能以是否新出现为标准,还要看,新出来的东西是否有利于发展。以上如何对待“新老”的问题,应该是长期存在的问题,或者反复出现的问题,但一直没有彻底解决。然后提出了,如何面对长期或反复出现的问题,或从政策方针,或从规律性入手。随后谈及了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宗教问题,比如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怎么解读,怎么根据这个政策来做事?还有民族问题。最后,再次强调,要深入实际,研究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统战工作跟上实际,充满生机。
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说,背后逻辑是什么
先明说了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存在问题),并通过举例的方式,让你知道确实存在问题,最后再强调要做的事,并给出了这样做的意义。
有说服力,结构也清晰,能让人明白。
我的观点是什么
结构比较清晰,意图也比较清晰。但是对做的事并没有提出一个清晰的判断标准,只强调了做事的态度。要求塌下心,扑下身去做事,但谁知道你有没有这样去做。另外,感觉自己在读和分析的时候,太过理论化或理想化了,总想着把所有的东西都弄清楚,所有的细节都掌握住。否则,就觉得有问题。而且,总想着别人给出一个具体的做法,但不同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一个具体做法,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文中给出了一些判断标准或者行动指南,比如是否有利于发展,比如找出内在联系和深层原因。可以先根据一件自己身边的事去尝试一下。
对我的启发,我能做些什么
写大论文也是这样,要告诉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这样做的意义。
跟别人交流也可以这样,自己在思考的时候,也可以这样。有什么问题,存在的原因,怎么解决,怎么做,做了之后会怎么样。
我读书时存在的问题:
1. 想面面俱到,把所有的细节都掌握住,不会抓重点。
2. 过于纠结语句,理论,缺少实践。觉得自己知道了,但并没有应用到实际。或者一到实际问题上,还是采用老办法。
尝试解决:
1. 先停下来,快速分析一下->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怎么做。
2. 心态上,不求全,只要有用,合适。
原文


《学哲学 用哲学》第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