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的花期有多长?或是今生缘短

提醒:下文包括电影《花束般的恋爱》部分剧透。
Sara从2014年开始看直播,平均每天花在直播的时间达到2个小时,一部分是工作一部分是兴趣,而我自始至终喜欢的主播只有一个,炉石传说的“王师傅”。不幸的是,去年夏天听到他离婚的消息了,心里甚是惊讶惋惜。从王师傅留学时开始关他的直播,目睹他从加拿大回到国内发展,见证了他和毛毛的结婚,而毛毛也为了他放弃了直播事业。
当年找王师傅签名拍照时觉得他们关系很好,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但我以为的神仙爱情,其实只是路人视角的羡慕。每个家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当无法凑合着过日子,未能对生活妥协的话,分开也许是更好的结局。王师傅当时在微博长文里说了离婚的理由,他就聊到了一部电影《花束般的恋爱》,说是和自己的情况十分相似,恰好是我看过的电影。

现在这部电影终于在国内上映了,忍不住又看了一遍。第一次看完电影的时候,我给了一个8分的好评,文青恋爱的故事总是让人触动。现在看的时候则是给出了正常的7分,一个渴望激情欢娱,一个背负责任前行,这段爱情注定无法善终。从拍摄到演技到立意,其实只是传统的日式爱情电影,意难平的两人相忘于江湖,俗套的现实和理想对峙。
当然,也许是Sara从来就没有恋爱过的原因,我没有亲身熬过那个阶段,无法产生太多的共鸣,只是觉得爱情这东西是真的容易幻灭。有趣的是,王师傅和毛毛离婚之后依然是工作伴侣,毕竟他们经营的B站账号已经来到115万粉丝,前前后后砸了很多钱在频道上,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多捆绑的东西。所幸的是,他们现在处于一个伙伴兼朋友的关系。
我曾听说一些夫妻在离婚后继续住在一起,共同抚养孩子甚至偶尔打炮,前夫喝醉了还会亲自去接。但我也看过老死也不往来的前夫前妻,各自带着孩子开启生活,不再涉足彼此的生活。王师傅和毛毛已经分居很久了,虽然粉丝喜欢玩复婚梗,用他们最新一期视频的说辞,“关系转换得非常好的朋友”。当然,这个话题扯远了,回到电影本身吧。

《花束般的恋爱》是直译的名字,我更喜欢繁体的译名《她和他的恋爱花期》,花开虽好但有期限。电影开篇用了一个倒叙手法,描写了两人分开后的意外重逢,让人感慨他们曾是如此相似的同类。男孩和女孩都是文艺青年,有着很多相同的爱好,在偶然相遇的情况下开始约会,同居生活开启新的人生。而在激情退却后,两人无法维系风花雪月。
和大部分无疾而终的恋情一样,爱情无法敌得过面包,男孩为了这个小家庭肩负责任,逐渐放弃兴趣变得圆滑,成为996职场大军的一员。女孩还天真地活在自己的世界,实际上连房租都无法支付,未能完全从学生走向社会。前面的炽热恋爱有多么甜蜜,后面的渐行渐远就有多么痛苦。柴米油盐可以压死很多东西,相信经过社会毒打的人都知道。
男孩和女孩的相遇初期,是我期待的恋爱关系,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有聊不完的话题。这自然是爱情电影的常见桥段,前半个小时的遭遇浪漫得有些过头,这种神仙眷侣般的恋爱看多了,我这种老影迷自然是免疫了,但还是在某些琐碎的细节方面看得心里一暖。影片中期就是很多都市情侣的现象,被忙碌艰难的生活磨灭了激情。

支撑浪漫和自由的恋爱,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维系感情需要两人的妥协和努力,实际上女孩也并没有错,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力,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没有错。这段爱情都不需要第三者,电影也不像《婚姻生活》那样歇斯底里,反而更像是《爱乐之城》,哭泣拥抱后和平分手。分开后的两人都是输家吗,从结果来看并不见得。
电影里有很多精心设计的感人桥段,最让我感触的还是结尾处,两人都不回头挥挥手,默契地对过去说了再见。即使身边都已经有不同的情人,他们还是那么合拍,但恋爱就是这样难以预测结果,谁也无法把握未来。偶然在店里相遇,也不过是尴尬地对视转身,像极了陈奕迅《十年》里的剧情。但他们从相知相爱到分离,才不过是五年罢了。
在这个急速行驶的时代,很多爱情都坚持不到七年之痒,电影通过时间线的精心安排,将美好的过往逐渐撕碎,埋葬在两者的记忆里。那些不亦乐乎的同行故事,最终只变成了某张照片和某些回忆。电影最棒的地方是克制情绪,这是很多日本爱情电影的常见风格,导演没有放肆地制造煽情,越是平静的分离,就越是让人觉得这份心情如此沉重。

男孩试图用婚姻的牵绊来挽留感情,但女孩最终没有选择这种生活,有很多婚姻是依靠孩子来勉强维持,而女孩无法接受这种贫瘠的爱情。或许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命中注定,只是当时花儿盛放让人迷了双眼。我从电影里看到的不是男孩变心了,而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他一直试图维持女孩轻松愉悦的生活,但回到了经典的问题,女孩需要他的陪伴。
爱情若只如初见,这句话本身就充斥着感概和悲哀,谁都怀念坠入爱河的日子,但时间总会让人生出芥蒂,喜欢过就够了往往都是安慰自己。《花束般的恋爱》值得称赞的是,我们明明知道这是一个苦涩故事,但温暖明朗的配色又让人并不压抑,最终也是平淡的结局,连结尾音乐都是欢快的类型。导演将浪漫和空洞的两种生活,以不同方式呈现出来。
这并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第二次看完觉得有很多的缺点,比如后半部分流于平庸,文艺青年爱情的要素太多,大段的旁白内容强行鸡汤,除了餐厅分手戏以外缺乏戏剧张力。如果我是大学时候看这部电影,一定会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但独居多年后则觉得这是刻意套路,或许我已不是会被导演节奏牵着走的文青,毕竟我和男孩一样没有永远文青的资本。

电影质量和《怦然心动》、《情书》有些差距,尤其是整体节奏的处理上,但我会推荐大家看看这部电影,毕竟这个档期也没有什么有趣的电影看。如果你还是会为爱情悸动的年龄,还不用提防物质的烦恼,也许会从中看出纯爱的美好。我最爱的美剧《老爸老妈浪漫史》里有一个冷门词语,可以翻译成“天作之合”,这是一种稍纵即逝的东西,是爱情的最初形象。
太过年轻时就爱上这部美剧,以至于我穷尽一生寻找那个另一半,《花束般的恋爱》这种在最好时间遇到最好的人,一见钟情成为灵魂伴侣过于烂漫,但我们都知道爱情总会被现实慢慢腐蚀。两个因为寂寞才相遇的人,终归还是变成了陌路人,男孩和女孩互相尊重忍让,他们甚至没有大吵大闹就结束感情,这也是我喜欢的原因之一,分离何必伤春悲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