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风明】新国辩笔记《未来五年,中国考研更应该扩招还是缩招》华工vs复旦

2023-02-27 11:46 作者:风明CJY  | 我要投稿

声明:本文章为新国辩笔记,内容来源@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 ,仅供参考学习,不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符号说明:蓝色为对方在质询或申论中提出的质疑,红色为判罚意见,(X)表示观点/证据不采纳或被推翻,(1)表示观点证成或证据有效力,划线表示该口径在后续环节中被推翻,(—)表示双方均未证成或证据对冲。

(本场辩题与持方)

未来五年,中国考研更应该扩招还是缩招

华南理工vs复旦

 

正方

定义:不改制度

环节二改口径:不改制度的前提是聊狭义考研

正方可以修改配套政策,类比征兵

扩招:研究生不等于考研扩招。(反方:保研不是考研)

(正方:考、保都扩招)(反方:考不扩,保扩)

(反方:正方需要总量和考研比例都扩大)

评:正方改考研制度,正反方都可以不改总量改比例/改总量也改比例(对等)

 

判准:(未明确表示)

背景:日常研究生招生增长6%,疫情22%

论点1:毕业生分流到国内,减少就业压力(X)

论据:

(1)失业率19.9%,美国签证下降99%,本科生就业需求减少16%

求职者增加69%,景气指数1.56,降低26%(X)

(反方1:需要举证未来五年的就业问题,现在的不行)

正方:根据现在的数据推算未来不景气

(反方2:观念问题,眼高手低)

正方:经济整体不好,眼高手低的少——论点2的领域缺人

(反方3:疫情后开放了之后,2022年7月-11月后失业率下降了3%)(1)

(反方3-2:2008年金融危机后,就业反而出现了上升)(X)

正方:2009年后经济持续下降,中等收入陷阱

(反方3-3:预测2022年之后经济增长5%以上)(1)

评:反

 

论点2:储备战略性人才,弥补高端型人才缺口(1)

论据:

(1)千人研究生中国2人vs西方9人,6.08%vs 西方21.07%(1)

(2)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交叉学科,芯片缺口人才26万(—)

(3)钟南山,全科医生缺口70万,排名全球90名(—)

(反方1:有行业要扩,有行业要缩,整体趋势如何判断)

正方:所有专业都扩招

正方2:交叉学科,如计算法学的出现让原本拥挤的专业也要扩招

(反方2:如果资源分配下降,质量会继续下降)

正方:不扩招无法补充人才缺口

正方:反方也不能解决质量问题(—)

(反方3:保研也可以解决交叉学科问题,例如只招收推免生的专业)

评:正

 

论点3: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势所趋(1)

论据:

(1)日本学者,研究生学历可以实现人才红利

(2)美国,中产的学历门槛不断提高

(反方1:人才质量会下降——反方论点1)

正方:增加老师的数量、人均教育经费等等,120亿的经费投入并不多

1万3千999亿的教育经费总量,且经费增速4%。(1)/(X )

反方:扩导师也需要钱,应该纳入成本(该口径是否纳入,不同评委意见不同)

(反方2:学生质量已经差了,找不到质量好的导师)

正方1:堆人数是培养高质量的最基本方法,20万留学生vs1个钱学森(1)

(类比)培养新国辩辩手需要培养大于四个人(1)

正方2:科研机构承担部分责任

评:正/反

 

 

攻防1:考研可以实现双非大学的阶级上升(1)

(反方:双非可以拿到更高比例的保研名额)

正方:现行制度下,名校的保研名额更多,所以减损了考研的人群阶级上升的途径

反方1:能者居之也是一种公平

反方2:考试只是逆袭的机会,不是真正的公平

评:正/平

 

反方

定义:总量不应该扩招,保研比例大于考研

(正方1:合题性问题:比例调整是否属于扩招和缩招的讨论)

反方:如果讨论的是总量,题目应该叫“研究生总量”

(正方2:质疑反方态度:考研全部取消是不是理想状态)

(正方3:人数不变怎么提高质量)

判准:研究生质量

背景:中国研究生规模世界第二

评:反方定义合题

 

论点1:缩招可以弥补财政缺口,减少质量问题(X)

论据:

(1)安徽奖学金减少,清北人均经费是西方七分之一,

(2)部分大学取消研究生宿舍,需要额外支付1万元/月

(3)南昌大学研究:导师交流时间40%达不到45分钟

评:正(见正方论点3)

 

论点2:毕业生不满足就业需求

论据:

(1)智联招聘,68.3%缺实习,44.9%缺技能,20%缺学历

(2)集成电路缺少的是最低端和最高端的人才,都不是考研能解决的

评:不纳入

 

论点3:保研比考研好(—)

论据:

(1)考研大三大四花时间考试,保研可以先进实验室开始研究

(正方1:需要先筛选再培养,绩点的筛选导致有能力的人可以研究)

反方:反方模式会增加时间成本

(正方2:没有能力就先开始研究更浪费时间)(1)

(2)九成大学认为保研学生质量比考研好

(正方1:保研的水分导致质量的评判是不准确的)(—)

(3)浙江大学,考研生基础差/某个研究,考研生考试能力强,科研能力低。

(正方0:反方需要论证考研可以替代保研)(X)

(正方1:怎么把质量差的研究生筛选出去?)

反方:考研做不到,保研能做到

正方质疑保研的选拔机理:是否意味着应该用自主招生代替高考

论据:中科大少年班

(正方2:保研生本来就比考研生的质量好,与制度无关)(1)

正方:北京大学研究,考研生科研能力更高(对冲数据)

(正方3:考研也看科研能力)(—)

论据:北京协和医学院复试要了一个初试分数更低的,华南理工初试复试比例相同

反方:保研比考研更看重科研能力

反方2:考研初试3:1,复试1.2:1,复试基本不筛选人,不能突出科研能力

反方3:考研质量的问题来自于死记硬背的选拔制度,人才过于应试

(正方4:考研保研可以都扩招)

评:平/正

 

评委点评:

HJB:(印象票正)

(1)正方环节二口径跳动问题:是否改变考研制度

接受正方的口径跳动,原因:达成共识时对政策认知有问题

正方跳动后回应了反方提出的新政策,不是恶逃,可以接受。

(2)反方论证责任高,证成度低

正方核心主张:

1. 减轻就业压力(反方挑战成功:就业前景数据)

2. 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正方成功)

3. 阶层跃迁问题(非论点)(成立)

反方核心主张:总量减少+比例调整

(问题:1. 奇袭要求正方无法拉平 2. 两个都加作为回应)

1. 提高质量(正方挑战成功:总体资源增加+堆人数)

2. 保比考好(正方挑战成功:数据对冲+保研成绩本来就好的机理)

 

LQY:(印象票正)

(1)本科毕业去向问题

正方:岗位减少,就业人数增加

反方:失业是暂时的,会改善

反方:学历不是关键问题+观念问题

(2)双方政策跳动

正方:总量也要减少/增加

反方:总量不变,只调整比例

(3)人口红利

正方:堆人数

反方:缺最高端和最低端,考研做不到

正方:考研可以做到+保研不一定

正方:有的是钱(值得进一步推敲)

正方:可以招导师(存在逻辑问题)

反方:导师找不到/没有钱

 

LY:(印象票反)

(1)终局战场判断(方法略)

1.就业问题

正方:未来五年的经济形势没有足够论据

反方:失业问题没有论述清楚

正方没有论证成功

2.高精尖问题

正方:缺少堆人数导致高质量的证据

3. 保研和考研谁更好

保研有水分

反方:考研提倡浑水摸鱼+应试突击的导向

4. 资源问题

正方:师生比问题,为解决教师资源来源的问题

 

投票结果:正方5,反方3


【风明】新国辩笔记《未来五年,中国考研更应该扩招还是缩招》华工vs复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