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雷霆64式轻型坦克开发始末(下)
关于死去的专栏突然复活攻击我这件事
前文回顾:CV15977282
结尾及后续
Elim实际上在64式的资料编写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差不多2021年9月份左右,他在摸鱼冲浪的时候意外认识了一位曾经在原202装甲骑兵团服役过的老兵,且该老兵曾登上过64式(反正那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我们询问了该名老兵64式的结构问题(主要是电台和弹药架),并最终确认了弹药架并未放置于除原战斗室外的其他位置,同时确认了电台并非在炮塔内,而是采用了与M42相同的布置。
(这就完结了?不可能的)
64式在后期的考证中实际上被我们分成了三个亚型,但是它们之间的差距及其微小。由于其生产时间较短且出现时间不一,我这里通称构型A、构型B和构型C(但在实际生产中没人会去做这类型区分,就和T-34一样都是后期才进行的详细划分)。
这里也就简单说一下:
构型A:曾出现在202团对外展示的样式,和大多数正式服役的64式外观没有任何区别,包括鼎好模型也是以构型A为基础进行模型的设计。


实际上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左侧前翼子板(挡泥板)上是没有多出来垂直扁平的指示杆的,包括停放在成功岭的那辆也是属于构型A。

构型B:实际上构型B只有一张照片,与构型A的区别仅仅只在于工具架的摆放。

在构型A上,工具架实际上是呈12度放置于右前侧翼子板(挡泥板)的,同时由四根不同长度的三角铁支撑,这个设计实际上相当奇葩,原本的工具架确实是按一定角度安装的(参考M41),但是其工具架后部实际上是直接连接在杂物箱一侧,因此产生了一点倾斜,但是这个人工倾斜实在是令人摸不着头脑。但是构型B将原本构型A出现的倾斜工具架平放,可能也是觉得构型A这个倾斜工具架的设计很蠢吧,但是至少是顺眼了那么一些。
构型C:该型号争议比较大,因为其所有的照片出现的时间都相当晚,且呈现一种随意修复的状态,单独把它列为一个亚型实际上还是因为其外观于前面两个型号差距较大。
目前能找到最早的照片是在02年的时候位于恒春的靶车充当靶车,虽然图片相当模糊,但还是能从翼子板的细节判断出来该车的外观与其他64式大不相同。

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丢失了排气管护板、后段翼子板(挡泥板),杂物箱的摆放实际上也相当不规整。
之后,在陆军装甲学院也同样发现了一辆相同外观特征的64式,相比于之前的构型A和构型B,其主要特征相当明显:外露的排气管消音筒、呈塌陷状态摆放的杂物箱,位于左侧翼子板的指示杆(用于驾驶员直观目视道路宽度)以及缺少的火炮行军支架。

实际上该构型我个人认为应当不是服役时的状态,更像是后期回收修复后的一个“做做样子”的状态,首先我们可以在车体侧面找到原本用于固定杂物箱的位点(已经脱落),同时缺少的部分零件实际上也间接影响了部分作战效能,对比构型A和构型B的差距,该车如果属于同一时期服役的话会极大程度影响装备的工整性。当然,这些东西都没有相关的记载,只能进行推断。
(《warthunder战争雷霆》游戏中六四式轻战车的建模参考即为上述亚型中的构型C,因此在该载具出现的第一时间我们便向官方进行了反馈,同时提交了弹药架及电台位置错误的资料,但至今未修复相关内容。)


关于64式的一些小细节实际上还是挺令人无语的,比如很多人会问这车为什么杂物箱下方没有挡泥板,实际上不管是构型A、B还是C都没有,原本位于该位置的挡泥板于上层弹药架焊接在一起,有可能在改装过程中一并拆除了,然后为了节省成本不安装新的挡泥板吧。包括其杂物箱为M41同款,极有可能是M41维护及65式轻战车生产线的产物,详细一点的得等到下次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