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200元级机箱竟能驾驭2W元的配置?
如果你有一套英特尔最新的I9 12900k搭配3080的整机配置,整机价格大约在两万,同时这种旗舰平台搭配对机箱的散热和拓展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并且要满足兼容ATX主板、竖装显卡、360水冷,你认为哪一款机箱最合适?如果说再加一个限制条件300元之内?还有么?

最近在写12代配置搭配中我找到了一款249元的国产机箱,除了满足以上条件,甚至当风扇位装满,整机温度甚至能和开放式平台有的一拼,感兴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这款机箱是老牌机电厂长城的H503铁幕,机箱尺寸为499x230x480mm,是一款中塔式机箱,虽然整个机身设计四四方方的,正面除了长城的LOGO外没有其它装饰点缀,看起来很传统。

但是好在它侧盖还是采用了全透钢化玻璃,如果硬件搭配了RGB还是可以营造不错的氛围感。

好评的是盖板采用了磁吸侧开门设计连接处为插销,拆装很方便,更换硬件时再也不用一个个拧面板螺丝,并且开门处还设计了可旋转金属拉环,只是这颜值确实还是有点破功,这就是长城理工男的浪漫嘛。


机箱的IO面板接口比较齐全,除了开关机和LED控制按钮外,还有两个音频接口和3个USB接口。不过比较可惜的是IO面板当中没有Type-C接口,并且3个USB接口里面只有一个支持USB3.0速率。

其实从外观上看的话这台机箱确实比较平庸,但是它的内部设计还是有点东西的,得益于480mm的机身尺寸,机箱内部空间十分充裕,显卡方面最长能容纳417mm,通吃市面上三风扇旗舰卡。

并且支持横竖两种安装方式,主板方面最大能支持到E-ATX主板,配合7个PCI拓展卡槽,主板槽都给插满甚它都满不了。

当然能做到这些的中塔式机箱也不是没有,但不同得是这款机箱在放下E-ATX大板的情况下它还有剩余空间能在电源仓上再安装三个散热风扇!

而且H503变态得地方是满兼容的情况下还能装10个风扇,大家都知道旗舰平台功耗和发热都比较大,这款机箱在正面、顶部和底部都采用了蜂窝开孔设计,顶部底部均配有防尘网。

在散热兼容方面,如果选择CPU风冷的情况下,可以拥有前3/顶3、后1加电源仓上3个一共10个风扇位,水冷方面前部上部都支持360冷排安装。风冷高度兼容为 180mm 绝大多数的旗舰均能装下。

虽然ATX机箱走线都比较轻松 但是背部理线空间还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 H503机箱背部埋线空间约有3.5cm深,哪怕是一根大阳线也能轻松盖上侧板,2个硬盘拓展位也都有快拆设计。

正常来说200价位段的机箱一般是不会被选择搭配旗舰平台使用,但H503在兼容性、散热设计方面都均满足旗舰平台的要求。而且目前12900K板U条再加上显卡,哪怕2W余下的预算也不多了。
接下来我们进行实机测试,配置如图:

在这个搭配中,有个小彩蛋,散热的选择是酷冷至尊炎神360,目前还未发售 是酷冷专注高性能冷却的新系列。

考虑到这款高性能散热对12900k的压制能力,所以这次我增加了开放式平台卡U双烤来对机箱散热进行一个对比。
在furmark+fpu双烤半个小时后,开放式平台的CPU温度为60度,GPU温度为67度,而在H503内CPU温度为65度,GPU温度为69度,两个平台之间的温度差距还是挺小的。

但是aida64只能激发12900k PL1档的功耗,因此在R23中又测试了一下PL2档,同样双烤半个小时后,开放式平台的CPU平均温度有90度左右,在H503中CPU温度则更高,平均在94度,不过尽管温度高,炎神还是发挥了很好的性能,没有让CPU降频。再看显卡温度,H503得益于十个风扇以及卡U风道互不干扰,温度只到了70度,开放式平台显卡温度不变。




经过了以上的试验和参数外观的分享,你觉得这套2万+的配置装在这款200元的国产机箱里合理吗?当然这款机箱也是有缺点的:比如侧门虽然支持磁吸式开关,可转轴处没有阻尼设计,开关速度过快会有炸裂风险;虽然有侧透能展示RGB灯光 但都元宇宙了,正面的设计能不能不要这么复古;还有I0面板设计是在右边,如果机箱放在桌子上,想展示灯光的话可能需要站起来按开机键,但是归根结底¥249的售价能有这样的表现我觉得也是非常香了,毕竟性价比是真的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