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普瑞眼科医院科普|青少年近视防控,“防”的到底是什么?
青少年近视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家长甚是焦急,也在想方设法采取措施进行防控。不过,有些家长对于“防”的认知却有偏差。近视防控“防”的是高度近视带来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
1、“近视每增长100度,孩子离致盲性眼病就更近一步”。据北京多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高度近视已经成为我国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且朝着低龄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低龄段儿童出现了高度近视。然而很容易让人忽视的是:这些威胁视力的视网膜变化常常发生在生命后期(50岁以后),而且是无法治愈的,但近视却是在儿童时期发展的。
2、高度近视是怎样导致失明的?这是由于眼球前后径长度大概会增长1mm,近视度数平均增加300度。因此随着眼球变得越来越长,度数也逐渐增加,从而使得眼球壁变得越来越薄。相应地,脉络膜、视网膜都会变薄,从而发生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青光眼等致盲性眼病的风险均会大大增加。
3、高度近视,失明可能性都大吗?也不是。这里我们要区分一下普通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普通高度近视,就是虽然你的近视度数超过600度(或等效球镜超过800度),但是目前的你的度数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每年不再继续加深了,矫正视力也能达到1.0,并且从眼底来看,与正常人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普通近视眼底
病理性近视,是指25岁之后,你的近视度数还在不断发展,伴随着眼球也会越来越长。因此从眼底来看,视网膜变薄,还可能出现其它病变,矫正视力也不断下降,最后可能失明。

病理性高度近视眼底
对比一下,我们就能看出两者的区别。病理性近视患者的眼底视网膜、脉络膜都明显变薄,视盘周边的萎缩弧明显,黄斑区也有病变,血管也都变得很细。
一旦近视发生,要尽早干预!
越早干预,才能更好地掌握儿童青少年的眼轴等视觉发育状况,帮助做好近视控制。目前近视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光学矫正和减缓近视进展两方面。
湖北普瑞眼科医院专家提醒:家长朋友们:注意平时孩子的用眼习惯!看电视、做题的姿势要正确:牢记「20-20-20」法则——20 分钟近距离用眼(比如写作业、看电子屏幕)后,看 20 英尺(约 6 米)外的景物 20 秒,避免长时间让眼睛的调节功能保持紧张状态,而引起眼轴异常增长的状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