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浙师到清美视传,沉默得不到结果的日子,它叫做扎根

2022-06-02 15:22 作者:梦想清华清美考研高考  | 我要投稿


梁明宇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录取专业|视觉传达

本科院校|浙江师范大学

本科专业|视觉传达


初试| 386分

英语| 69分

政治|  66分

专业一| 120分

专业二| 131分


前言

大家好,我是梁明宇,去年以五分之差和清华失之交臂,今年二战成功上岸,总成绩第六名,成功的留在了北京本部。我的成绩单看每一门都不是很高,但优势在于各科较为平均,是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程度,这也是我在经历了一战失败并及时纠错之后,得到的成果。所以想要应届上岸的同学,如果避免掉我踩过的坑,一战上岸还是很有希望的,下面我将针对各科简要做一些经验分享,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友情提示:大家重点看专业课部分)  

英语:63-69
今年的英语分数让我有些失望,我简单说一些重点,大家还是参考其他学长学姐。 

学习方法:
首先,基础知识很重要,包括单词语法。单词还是要自己想办法背,为了背单词我尝试过各种方法,后来发现在真题里背单词是最有效的,大家可以先过一遍单词书,再去做阅读,把所有不认识的单词都标记出来,再把文章读几遍就记住了,推荐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里面都是最核心的考研单词。语法我是听了宋晨的课,我听课的时候他还在新东方,现在不知道在哪个机构,大家可以去他微博看一看。另外,我又自己看了一遍《十天搞定考研语法》,再加上前期每日一个长难句拆解和阅读理解全篇翻译不断练习自己的阅读水平。因为语法学起来有些枯燥很,所以多人会不愿意学语法,但是考研英语需要把文章全部看懂,只认识单词是没有用的,基础不好的同学一定要在前期把语法搞定,并且每天练习,学习语言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 

其次,做题的方法也很重要。推荐《张剑黄皮书》和唐迟老师,黄皮书讲的很细致,就跟语文的阅读理解一样,每次看完都会有种“我悟了”的感觉。唐迟老师很注重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今年考完对答案,我的阅读只错了两个,跟平时做题的错误率差不多。(不过新题型错了很多,导致我英语分很低...)

 最后,这几年英语二呈现越来越难的趋势,建议大家把难度自动调整到英语一,早点开始,把英语一近二十年的阅读理解吃透,反复的做真题,近十年真题至少做三遍,做到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没有一句话不理解。另外,也不要忽略作文,每个话题都要准备几个相关的句子,而且一定要仿写,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碰到没写过的题材也能现场编出来,我今年的作文就是现场编的。 

 政治:63-66

政治的分数变化不大,因为第二年没有特别重视,并且我是政治笨蛋,所以主要说一些我踩过的坑,具体的学习方法大家参考其他学长学姐。 

学习方法:首先,抛开科目本身,考研政治最大的特点就是网络上各种资料特别多,很容易陷入收集了一堆资料却不知道看谁的困惑,所以建议大家跟着一两个考研博主学习就可以了,推荐空卡和学长小谭,善于利用网上的资源会帮自己省很大力气。 

其次,不要太沉迷学政治,把精力放在专业课和英语上,政治是一门耗时短但是见效快的科目,而且十二月份肖四出来自然要用大量的时间去学政治,所以前期还是要把时间给专业课,政治大概七八月份开始就可以了,先迅速把视频看完,看视频的时候记得倍速,能2倍速就不要1.5倍速,我看的是涛涛的课,他讲课太好笑了,1.5倍速对我来说都是在放松,只有2倍速才能保证自己集中精力。 

最后,肖四没背完也不要慌,保证自己把前两套和肖大大圈的重点背熟就可以了。背的时候跟着空卡的视频,会很节约时间,非常适合我这种记忆力差的。 

史论:107-120

史论是我进步比较大的一门,梦清真的帮了很大的忙,第一年虽然也报了梦清的课,但是只听了基础课程就开始自己琢磨,结果就是根本抓不到重点,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重视,考前从来没有模拟过,后期方寸大乱,拆东墙补西墙。第二年我报了梦清全部的史论课,没有一节课是白上的,也建议大家如果资金允许的话最好全程跟着补习班,别太相信自己。 

学习方法:

首先,基础知识。我第一年分低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因为我应届的上一年史论风格大变,出的全是书里没有的知识,我单纯的以为基础知识学了也不会考,然后自己毫无目的的看了很多论文,所以学的很乱。今年从四月份开始,我又把《设计的故事》和大卫·瑞兹曼的《现代设计史》反反复复看了三四遍,直到设计的历史线索在我脑海里越来越清晰,最后感觉到只要是现代发生的事情,基本都能从历史中找到一些答案,所以考试的时候也会比较自信,因为哪怕是完全没见过的,也能写出来。 

其次,文章的结构和逻辑。这也是我第一年没有意识到的。结构和逻辑清晰的话,会让老师在第一时间就抓住文章的重点,比如可以用“首先、另外、其次”或者小标题等方式来区分段落之间的逻辑,建议大家直接参加梦清十月份的国庆班和精批班,老师会详细讲解,我就不在这班门弄斧了,精批班就是不断练习的过程,非常受用。(不让别人看看的话,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多菜) 

最后,大量练习,包括写作的练习和模拟考试的练习。写作首先是逻辑通顺,不要沉迷于语句的优美。这是因为在考试的时候,短时间内没办法把每句话都写的漂亮,另外,老师在批改试卷时,看一眼首末段和每句话的开头和题目,就已经有一个基本的分数了,所以在语句通顺的基础上,更应该训练的是如何解题以及段落之间的逻辑。模拟考试就是让自己找到快速解题和写字的感觉,到考前至少模拟五六次。 

一些建议:

(一) 没把基础知识弄明白时,不要急于补充。同学们可以结合梦清的基础课程先把《设计的故事》和大卫·瑞兹曼的《现代设计史》看两遍以上,这两本书比较重要。再根据自己的时间自行补充其他知识,建议去知网找一些清华老师的论文,也可以直接参加梦清去年新开的论述专题网课,学长会补充很多设计的重点知识。

(二) 虽然说基础知识很重要,但是史论还是看的书越多越好。所以说史论要早点开始,看书的时候可以把不重要的细节也看一遍,这样有助于自己理解,只学上课讲的内容是不够的。

(三) 要善于从各种地方汲取知识,多思考。大家课余时间可以不看学习相关的视频,但也不要看纯娱乐的东西,建议把b站利用起来,纯纯的学习软件。我特别喜欢看AHALOLO和何同学的视频,AHALOLO是一个时尚评论频道,改变了我对时尚肤浅的认知。何同学会介绍很多科技产品,有助于积累设计和科技方面的素材。

手绘:122-131

第一年我的分数很低,因为太自信了,暑假之前一笔都没动,暑假之后半吊子着每天画两笔,十月份才开始认真学着用马克笔画画,每天只画三个小时,多一点时间给手绘都觉得在浪费时间,这种作死的行为大家千万不要效仿,不管是基础好还是零基础,都尽早准备,后期冲刺真的没有很多时间给手绘了。 

学习方法:四月份-暑假班前:以练习线稿和临摹为主,为的是找回手绘的状态。

我非常注重线稿和造型,前期临摹了很多插画,也画了很多速写,因为我感觉线稿好了,马克笔怎么涂问题都不大。这段时间还是比较轻松的,画画的时候可以听喜马拉雅,我特别爱听破案节目、脱口秀大会、圆桌派还有马爷的观复嘟嘟,提神醒脑必备。

暑假班后-国庆班前:开始画完整的快题,并且开始积累素材。

暑假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从梦清上完课后我就强迫自己必须画完整的画,练习构图和配色。另外,梦清的学长会列一个素材表让大家自己积累,这个过程很无聊但是特别重要,并且最好是自己完成,因为看到题目无从下手很大的原因是你脑子里没有那么多元素的积累。 

国庆班后-十一月份:提升速度,争取三个小时画完题目

国庆班老师们会加大练习量,基本上天天都在考试,还会有扣题训练、构图训练等等(可见梦清真的很专业)。这段时间会特别累,但是效果很显著。建议大家去参加国庆班,这时候发现自己的问题还有补救的时间。我在国庆班之前一直以为自己已经没问题了,结果上完课发现自己配色、构图、塑造等等都有很大的问题,回家后迅速调整了练习方法,最后才能考一个还不错的分数。(我去年就是后期才发现自己的问题,结果还有二十几天考试,政治没背、史论不熟,整个人慌的要死。) 

十一月份-考前:不断的练习,模拟考。

因为疫情,十一月份和十二月份的手绘课程我没办法参加,所以报了线上的手绘精批班,大概每周两道题,一直持续到了考前,狠狠的push自己。另外,每天还有个小时的起稿练习和一个小时的元素练习,起稿练习主要针对扣题能力、速度和构图能力,元素练习就是为了积累元素。最后达到了一个没见过的元素也可以编出来的程度,上考场碰见什么都不怕了。

 一些绘画方面的建议:

(一) 尽量不要走特别写实的风格,会很难默写出来。

(二) 积累一些快速出效果的绘画方式,不要画细碎的装饰。有的同学画画跟绣花一样,看了实在是着急,考试的快题不是艺术创作,三个小时内需要画2-3个作品,所以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要陷入繁琐的细节里。

(三) 学会用马克笔塑造,这样就算你的线稿很简单,画面也可以很丰富。 

复试

手绘:

我们今年从入围通知到笔试隔的时间太短了,琐事又太多,只能在考试的前一天疯狂画,才算是恢复到了初试的水平,可见初试打好基础有多重要。 

作品集:

最重要没有之一,没有作品积累的要早点准备,一定不要闭门造车,梦清会免费提供作品集一对一指导,就算自己没做完也可以先给老师看一看,这样会比较有方向。 



面试:
面试分为自我介绍(需要结合ppt阐述)、专业问题提问、政治问答、英语问答、老师自由提问。专业提问是随机的,很可能抽到自己完全不知道的领域,而且助教念完问题就要回答,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但还是要冷静,谈一谈自己对该问题的理解,总之不能紧张,紧张你就输了。老师自由提问主要是针对自己的作品集,以及自己作品集里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的作品以及背后的知识。面试很快就结束了,我感觉自己答的还可以,老师们没有为难我,面试完整个人直接蹦起来了。

一些建议:

(一) 一定要看好今年的软件适配什么电脑。我在资格审查的前一天下午才发现今年线上复试的软件只支持Windows电脑,装了Windows系统的苹果电脑也不行,导致我晚上十点多了还在借电脑,借到了又要装软件、测试摄像头,折腾到了十二点多。

(二) 建议初试完觉得自己能考上的同学早点准备复试。对我这种初试完就开始摆烂的选手,准备复试的时间太少了,作品集是卡着点交的,面试前一天下午还在做自我介绍的ppt。导致我后期每天浑身无力,吃不下饭,早上起来生理性想吐,纯纯靠精神力量挺了过来。

(三) 成百里者半于九十,再难也要挺下去。虽然说初试已经很辛苦了,复试则是另一种辛苦,是短时间内解决大量问题的辛苦,我当时真的觉得自己快挺不住了,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面试之前紧张的发抖,自我介绍的ppt和英语口语背了一遍又一遍,特别怕自己忘词,但这次幸运之神可能看到了我的努力,口语问到了我背的最熟的问题,老师提问的问题也是我想到并且练习过的。 

心态 

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稍有不慎还会从持久战打成加时赛,心态崩再正常不过。所以我建议每天都可以有段放松的时间,这段时间可以完全不想学习的东西。就我个人而言,中午是我的贤者时间,我会自己做饭,在b站看一个喜欢的视频(不建议追剧),下午学习完我也会出去透透气,这样可以保证自己一直是一个稳定的心态。有的同学会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看史论相关的视频,我尝试过,但这样会让自己感觉没有休息,所以只在学习的时候保证高效,劳逸结合,不卷时长。  


其次,如果可以的话找个研友,争取实现共赢。这里特别感谢我的研友张同学,她教我画画,我帮她改史论,我们还经常在腾讯会议上共享屏幕讨论手绘,最后她史论考了122,我手绘考了131,总分也差不多。后期的时候,我们每天都会聊天,互相加油打气,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彼此的焦虑(两个人的话,一个人倒下了,还会有另一个人支棱着)。 

结语:
破釜沉舟

从初中到高中,我一直都是没心没肺过来的,高三艺考的时候,我只知道自己喜欢画画,盲目的考了很多学校,虽然联考和校考都还凑合,但最后因为文化课太差痛失校考,只能走联考,去不了想去的学校,可以说是一下失去了所有,我也终于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路。考研对于我来说是改变一生的事情,我不愿意自己努力过后还是去一个普通的学校,希望自己受到最好的教育,所以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清华,而且从一开始我心里只有清华。 

我们选择考研,不只是随波逐流,而是用自己的方式与这个内卷的社会抗争,在你背不下书的时候请坚持住,实在太困了就在桌子上趴会儿,心态崩了就和朋友玩一天,一定不要把时间浪费于纠结和自我焦虑。在这条路上,会碰到许多人,有些人高考失意,信誓旦旦的说要考研改变命运,但最后空有远大理想,雄心壮志被时间冲淡,成为了一句虚无的口号;有些人一身不吭,放弃社交,把自己学到崩溃,但最终遗憾落榜;有些人看似无心学习,最终却金榜题名,一日看尽长安花。最后能够考上的,一定都是既耐得住寂寞又会学习的人。


考研之路漫长而苦涩

充满了不甘与意难平

崩溃、郁闷、委屈

还有难以向他人诉说的焦虑

可是啊

真正能在这场持久战中胜利的人

并不把这些苦难当作折磨

而是视为修行

用不断的努力与锤炼

锻造一颗金子般柔韧而璀璨的心

尼采曾说

一个有独特性的人

他的痛苦都是独特而不被理解的

不要让他人解除自己痛苦的特殊性

不要让它们成为平庸的烦恼

对于艺术家来说

扎根于寂寞与困境中的时光

更容易成为灵感与动力

是宝贵的创作燃料

明宇同学就为我们展现了

立足于困苦境地

咬牙不断前行的力量

愿你那金子般闪耀的心

永远不会在风雨中暗淡

愿你的一切努力

都能在生命中散发光彩

在自己梦想的学术殿堂

发热发光

从浙师到清美视传,沉默得不到结果的日子,它叫做扎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