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文细说Linux虚拟文件系统原理

2023-01-09 15:46 作者:补给站Linux内核  | 我要投稿

在 Unix 的世界里,有句很经典的话:一切对象皆是文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可以将 Unix 操作系统中所有的对象都当成文件,然后使用操作文件的接口来操作它们。Linux 作为一个类 Unix 操作系统,也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虚拟文件系统简介

为了实现 一切对象皆是文件 这个目标,Linux 内核提供了一个中间层:虚拟文件系统(Virtual File System)

如果大家使用过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如C++/Java等)的话,应该对 接口 这个概念并不陌生。而虚拟文件系统类似于面向对象中的接口,定义了一套标准的接口。开发者只需要实现这套接口,即可以使用操作文件的接口来操作对象。如下图所示:

图片

上图中的蓝色部分就是虚拟文件系统所在位置。

从上图可以看出,虚拟文件系统为上层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接口。如果某个文件系统实现了虚拟文件系统的接口,那么上层应用就能够使用诸如 open()read() 和 write() 等函数来操作它们。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虚拟文件系统的原理与实现。

虚拟文件系统原理

在阐述虚拟文件系统的原理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个 Java 例子。通过这个 Java 例子,我们能够更容易理解虚拟文件系统的原理。


【文章福利】小编推荐自己的Linux内核技术交流群:【749907784】整理了一些个人觉得比较好的学习书籍、视频资料共享在群文件里面,有需要的可以自行添加哦!!!(含视频教程、电子书、实战项目及代码)   

一个Java例子

如果大家使用过 Java 编写程序的话,那么就很容易理解虚拟文件系统了。我们使用 Java 的接口来模拟虚拟文件系统的定义:

上面定义了一个名为 VFSFile 的接口,接口中定义了一些方法,如 open()read() 和 write() 等。现在我们来定义一个名为 Ext3File 的对象来实现这个接口:

现在我们就能使用 VFSFile 接口来操作 Ext3File 对象了,如下代码: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底层对象只需要实现 VFSFile 接口,就可以使用 VFSFile 接口相关的方法来操作对象,用户完全不需要了解底层对象的实现过程。

虚拟文件系统原理

上面的 Java 例子已经大概说明虚拟文件系统的原理,但由于 Linux 是使用 C 语言来编写的,而 C 语言并没有接口这个概念。所以,Linux 内核使用了一些技巧来模拟接口这个概念。

下面来介绍一下 Linux 内核是如何实现的。

1. file结构

为了模拟接口,Linux 内核定义了一个名为 file 的结构体,其定义如下:

在 file 结构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字段就是 f_op,其类型为 file_operations 结构。而 file_operations 结构是由一组函数指针组成,其定义如下:

从 file_operations 结构的定义可以隐约看到接口的影子,所以可以猜想出,如果实现了 file_operations 结构中的方法,应该就能接入到虚拟文件系统中。

在 Linux 内核中,file 结构代表着一个被打开的文件。所以,只需要将 file 结构的 f_op 字段设置成不同文件系统实现好的方法集,那么就能够使用不同文件系统的功能。

这个过程在 __dentry_open() 函数中实现,如下所示:

设置好 file 结构的 f_op 字段后,虚拟文件系统就能够使用通用的接口来操作此文件了。调用过程如下:

图片

2. file_operations结构

底层文件系统需要实现虚拟文件系统的接口,才能被虚拟文件系统使用。也就是说,底层文件系统需要实现 file_operations 结构中的方法集。

一般底层文件系统会在其内部定义好 file_operations 结构,并且填充好其方法集中的函数指针。如 minix文件系统 就定义了一个名为 minix_file_operations 的 file_operations 结构。其定义如下:

也就是说,如果当前使用的是 minix 文件系统,当使用 read() 函数读取其文件的内容时,那么最终将会调用 do_sync_read() 函数来读取文件的内容。

3. dentry结构

到这里,虚拟文件系统的原理基本分析完毕,但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结构要介绍一下的:dentry 和 inode

dentry 结构表示一个打开的目录项,当我们打开文件 /usr/local/lib/libc.so 文件时,内核会为文件路径中的每个目录创建一个 dentry 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片

可以看到,file 结构有个指向 dentry 结构的指针,如下所示:

与文件类似,目录也有相关的操作接口,所以在 dentry 结构中也有操作方法集,如下所示:

其中的 d_op 字段就是目录的操作方法集。

内核在打开文件时,会为路径中的每个目录创建一个 dentry 结构,并且使用 d_parent 字段来指向其父目录项,这样就能通过 d_parent 字段来追索到根目录。

4. inode结构

在 Linux 内核中,inode 结构表示一个真实的文件。为什么有了 dentry 结构还需要 inode 结构呢?这是因为 Linux 存在硬链接的概念。

例如使用以下命令为 /usr/local/lib/libc.so 文件创建一个硬链接:

现在 /usr/local/lib/libc.so 和 /tmp/libc.so 指向同一个文件,但它们的路径是不一样的。所以,就需要引入 inode 结构了。如下图所示:

图片

由于 /usr/local/lib/libc.so 和 /tmp/libc.so 指向同一个文件,所以它们都使用同一个 inode 对象。

inode 结构保存了文件的所有属性值,如文件的创建时间、文件所属用户和文件的大小等。其定义如下所示:

我们注意到 inode 结构有个类型为 file_operations 结构的字段 i_fop,这个字段保存了文件的操作方法集。当用户调用 open() 系统调用打开文件时,内核将会使用 inode 结构的 i_fop 字段赋值给 file 结构的 f_op 字段。我们再来重温下赋值过程:

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 虚拟文件系统 的基本原理,从分析中可以发现,虚拟文件系统使用了类似于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的接口概念。正是有了 虚拟文件系统,Linux 才能支持各种各样的文件系统。

原文作者:Linux内核那些事



一文细说Linux虚拟文件系统原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