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弓箭发展

2023-06-11 21:18 作者:挥舞鹤旗  | 我要投稿

此篇文章内容为转载,内容有删改。 感谢知乎大恶人大佬 感谢@英金山水大佬 长梢系角弓在宋至明的100多年的历史里,积蓄力量准备全面开花。这个目前来看得力于蒙古人的东征西讨,弓的制作工艺与思路开始在全世界各地交融,结果就是,长梢系角弓开始全面摆脱原始形态,并且在世界各地的主要文明都诞生了特色弓种。体现在明朝就是中晚期开始出现比如开元弓、小稍弓等进化的长梢系角弓。 另外,这次技术交融以及角弓制作技术的快速传播还催生了一种全新的角弓系统,就是清弓系角弓。当然这种弓在明代还略显原始,比如大梢弓就非常有可能是一种清弓系的角弓。到了17世纪中后期,长梢系角弓与清弓系角弓基本已经演化成熟,长梢系角弓在这100多年的时间开始越变越小,在西亚包括土耳其、鞑靼、波斯、信德、螃蟹等弓形都是这种演化的产物,在东亚则诞生了朝鲜古战这种弓形。而清弓系角弓则朝着变大的趋势演化,到了清初清弓演化成熟,与同时期的鞑靼弓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之后随着火器登上主流地位,18世纪后角弓的弓形演化基本就处于停滞状态。所以为啥明代有那么多种类型的弓,而清代仅剩一种就在于此,角弓弓形演化大发展正好是明代的那200多年。 中国传统射学是两条明线: 一条以汉地(主要是江苏-山东-河南-山西这一地区发源的古中国传统射法,并不是谁都有资格自称汉式射法的)射法为代表的中原地区射法。在融合各种射法的基础上,最终巅峰出现在明代,形成了初步的中-小拉距拇指钩弦式射法。 一条以游牧渔猎系统(主要是契丹女真蒙古满洲)射法为代表的北族射法,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大拉距拇指钩弦式射法。在融合各种射法的基础上,最终巅峰出现在清代。 这两条明线是互相影响的,但是最终体现的,是大拉距拇指钩弦式射法的全面胜利,有清一代,不仅实现了射型的基本统一,而且实现了弓形的统一,这是单纯依靠国家力量(或者所谓民族压迫强制力不能达成的)。这是较远的历史背景。 众所周知,清末大拉距弓种以及射法的全面没落,自清末到新中国正式以现代反曲弓取代之为止,经历了大致70余年,不是单独一个时代某一个政权完成的,而是一种历史趋势。这是较近的历史背景。

弓箭发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