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简史系列】狮心王理查|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心心相惜的英雄之战
预计阅读16分钟
亲人,仇人
亨利二世勤政一生,到了老年却遇到了四个儿子接连反叛。
一切的根源,来自于出轨。
亨利二世在海边为情妇建造了一座用迷宫包围的城堡,以为这样就不会被王后埃莉诺发现。但,没瞒住。王后非常生气,硬生生逼死了情妇。亨利二世就不干了,本来王后就比他大11岁,当初的婚姻就是个政治交易,俩人没啥感情基础。现在亨利二世政局稳定,有了资本,于是就向教皇秘密申请离婚,但是,教皇拒绝了。虽然婚没有离成,关系却拉爆了。这就为后来的反叛事件留下了伏笔。
叛乱的导火索是继承问题。根据英国的长子继承制,继承顺序是先儿后女,先大后小,如果君王没有子嗣,则从近亲中选。按照这个制度,长子小亨利成为王储,受封大部分土地,二儿子理查受封母后埃莉诺的阿基坦地区;三儿子杰弗瑞受封布列塔尼地区。

后来,夫妻俩又生了一个小儿子,名叫“约翰”(下下任国王)。小约翰生下来的时候,已经没有土地可以分封了,要想受封,只有从哥哥们的手中匀。这样一来,就很敏感了。兄弟几个都不情愿。恰巧这个时候,王后出来煽风点火,直接就导致了兄弟们的反叛。而法王路易七世本来就很不爽亨利二世,所以大力支持这次反叛。这事件一出,王后直接被监禁,直到亨利二世去世,才被理查放出来。
祸不单行,只有自己的儿子反叛就算了,哪只各种反叛势力趁此机会都炸了出来,都想争个一亩三分地。但亨利二世毕竟是个有真才实学的国王,国家的治理普遍还是好的,所以他得到了教会、忠勇官兵、城乡富人的支持,很快就把叛军给一一镇压了。
胜利之后的亨利二世对儿子们表示了宽容。
没过多久,亨利二世的“长子小亨利”和“三儿子杰弗瑞”相继去世,二儿子理查就成为了理论上的王位继承人。但亨利二世不爽啊,儿子反叛老子,我不可能让你即位。于是就把王位继承给了小儿子约翰。这一搞,理查又不开心了😔,又开始反叛。

亨利二世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对付叛乱,已经不像上次那样冲劲满满。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他一直都很支持的小儿子约翰,这时候竟然投靠了理查!此消息一出,亨利二世已经无心打仗,只求速死。两天后,他就在法国含泪去世。
可怜君王勤政一生,最后竟落得个家破人亡。
他临死前,命令画匠画了一幅画,内容是四只小鹰和一只老鹰互相撕咬,其中最小的鹰停在老鹰的肩膀上,用利嘴啄老鹰的眼睛。亨利二世命令,他死后,把这一幅画挂在威斯敏斯特宫的大厅里。

理查顺利即位,史称“理查一世”,绰号“狮心王”。
在理查即位之前,他奉亨利二世之命,去阿基坦公国平定过多起叛乱,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使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骑士,也激起了他对战斗的兴趣。这使得他整个人变得非常的豪迈。想象一下,一个人有权、有钱,上马能杀敌、下马能统军,长得贼很帅,八块腹肌,做人又大气,这样的人,恐怕谁都想和他交朋友。所以其实在即位之前,理查就已经成为了一个超级明星。大家都知道英王的二公子魅力过人,就连仇家法王菲利普·奥古斯塔斯(路易七世的继承人,绰号“狐狸”,记下来,后面要考)也和他称兄道弟。
即位之后,理查就开始了骚操作。他一生只在位十年,即1189——1199年,此时中国处于南宋时期。作为英格兰国王,他不会说英语,英格兰也只去过两次,第一次参加即位典礼,住了四个月;第二次从德国的监狱保释回到英格兰,住了两个月。其余时间,全在外地。他不会治国,不懂法律,尽管老爸亨利二世是个法律专家。
但是!他人气超高。

前情回顾
在讲述狮心王的故事之前,我们先来浏览一部电影,作为狮心王故事的前传。这部电影就是《天国王朝》,豆瓣评分8.5分,女主是伊娃格林😄。


电影总长度为192分钟(导演剪辑版),非常好看,强烈推荐,电影涉及到很多十字军的场景!可以在公众号【豪的历史日记】后台回复“天国王朝”获取链接。
木鱼水心讲解版,34分钟,过一遍剧情 传送门

这部电影令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两个:
耶路撒冷的传奇国王“鲍德温四世”虽然患了麻风病,全身溃烂,只能戴着面具生活,但依旧头脑清醒,决策精准,充满了王霸之气。
影片最后,萨拉丁占领了耶路撒冷。男主问萨拉丁:“耶路撒丁意味着什么?”
萨拉丁说:


男主在经历了所有风波之后,回到了最初的小镇。某天,来了一个国王,向男主打听当年“耶路撒冷围攻战”中保卫了圣城的那个男人,希望能招募他进自己的队伍,重新从萨拉丁手里夺回耶路撒冷,男主说:
“不知道,我只是个铁匠”。
而这个国王,就是狮心王理查。

于是,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拉开了序幕!
东征
理查上位之前,耶路撒冷就已经被穆斯林给占了,首领就是萨拉丁,穆斯林世界的传奇国王。教皇克雷芒三世遣使四出,在欧洲煽动群众性的宗教狂热,试图组织第三次十字军,夺回圣城。
前面的文章说过,欧洲人有两个身份认同,自己既是国家的子民,统治者是国王;又是上帝的臣民,统治者是上帝,代理统治者是罗马教皇。所以教皇发动宗教战争,从道义上讲,各国国王都应该响应。
本来就喜欢打仗的理查,对这样的事情早就跃跃欲试了,就像一辆已经轰好引擎的汽车,只等裁判一喊开始,就立刻冲出去。他做了很多善后工作,知人善用,著名法学家兼大法官“格兰维尔”,以及著名学者兼国务活动家“华尔特主教”,先后成为英格兰的实际统治者——首席政法官。他们精明得体地处理着英格兰的政务和司法事务,使狮心王能腾出手来率军东征。
此外,我们都知道,打仗需要钱。像理查这样的大规模远征,更是烧钱。正常的收税不可能短时间筹集这么多的经费,怎么办呢?他想了一个主意:卖官卖地。他曾经扬言说,只要价格合适,我可以把伦敦也一起卖了。通过这样的方式,他集齐了启动资金。

除了英国的理查以外,还有两个国王接受了响应,分别是:德皇腓特烈一世(绰号“红胡子”)、法王腓力二世(绰号“狐狸”)。这三位国王都是大老板,在当时实力都很强。据不完全统计,德皇带了将近十万人,英法两国加起来接近两万,真可谓是豪华规模。
可能有的人觉得,这人数也不多呀,怎么就豪华了,三国演义中不都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嗯......要知道,当时的欧洲,参战人数都不多。一方面,国家养不起数量庞大的常备军,农业社会,多一个士兵作战就等于少一个农民种田。另一方面,即便是那些规定服兵役的骑士,也有时间限制,比如威廉一世定的每年40天,时间过了,骑士可以选择去或留,就不是义务了。而且中国历史上说的什么几十万大军,普遍有注水,即使不注水,也有很多人是后备军,并不上前线。所以一般能召集上万人就算不错了,何况基督教这边加起来有十万,绝对的豪华规模。
就这样,十万大军向耶路撒冷进发。英法联军人相对较少,经不起损耗,选择了海路,更安全。红胡子直接选择了陆路。

萨拉丁此时觉得心里发怵,如果只有英法联军,或许他还能对付,但红胡子的十万大军,会非常难搞。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一世英名的红胡子半路上失足落在一条山溪里淹死了。德军群龙无首,大部分人就回国了,只有少部分还继续前进,去和英法联军会和。萨拉丁一脸懵逼,怎么还没打就少了十万?

同样懵逼的还有英法联军,理查不用说,肯定是要继续前进的,法王觉着出都出来了,况且和理查关系还不错,也继续前进。
他们一路上并不和平,基本上是每到一处就在当地补充给养。如何补充?买?不存在的,直接抢。

当他们抵达“西西里岛”的时候,正值冬天,于是双方打算在这里过冬。在这里,理查遇到了一些风波。她的妹妹“琼”原本在西西里当王后,但因为当地的政变,被囚禁了。理查便直接攻占了别人的城市,得到了很多战利品,并插上了自己的国旗。法王傻眼了呀,咱不是联军吗,为啥只有你一个人占便宜?不过为了维护友谊,他并没有拉爆。后来,政变方妥协了,理查救出了自己的妹妹。

英法联军路线图
联军继续出发,抵达了“塞浦路斯岛”。在这里又被当地的流氓国王欺负了,国王抢了理查的妹妹琼,以及他中意的一位纳瓦拉(位于西班牙)公主“贝伦加丽亚”。理查二话不说,又把这个岛给打了下来。或许是患难见真情,理查就地和贝伦加丽亚结了婚。原本是件喜事,但问题是,理查在上任之前就已经和人家法王的妹妹订了婚,这算是直接毁约。法王又懵逼了,竟然绿了我妹妹。
联军一路来到了“阿克城”,很快就攻下了这个地方,并屠杀了2700多名穆斯林。这件事影响很坏,要知道当初萨拉丁攻下耶路撒冷时,承诺只要守军投降,将护送他们回到基督教地区。
但不管怎么样,阿克城离耶路撒冷就只剩陆路了。

好不容易到了要和萨拉丁大战的时候了,法王看理查却一天比一天不爽。
“丫的,以前当王子的时候,一吃起喝玩乐觉得你小子还挺大气,结果一打仗就到处挤兑我,老子不玩了。”
于是他就谎称身体不适回国了。大战在即,萨拉丁又莫名其妙地少了一个对手。但还好当地十字军加入了理查的队伍,人数依然有两万人。
接着就发生了“阿苏夫会战”,狮心王和萨拉丁的第一次交锋。具体过程我就不描述了,总之双方斗智斗勇,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战斗才能,结果是狮心王胜了。这一战,萨拉丁损兵7000,而理查损兵700。在战斗的过程中,理查因水土不服很快患上了某种坏血病。但他依然坚持工作,并写信给萨拉丁希望他能送来帮助退烧的水果和冰块,并展开秘密谈判。萨拉丁如约送来了救命的礼物。二人通过书信往来,开始建立起惺惺相惜的情谊。随后理查一路推进到了雅法,耶路撒冷近在咫尺。

萨拉丁实行了焦土政策,把雅法和耶路撒冷中间的补给线全部毁掉了。双方在这里对峙了很久,十字军缓慢前进,但始终无法攻下耶路撒冷。
这中间发生过一些小故事。萨拉丁的弟弟“萨法丁”回访狮心王的大营。狮心王给予了高规格接待,甚至破例授予萨法丁的一个儿子骑士的身份,更为了尊重其信仰,特意省略了仪式中基督教色彩浓厚的部分。这是至高的荣誉。
在某次战役中,萨拉丁发现狮心王的战马倒毙后,风度翩翩地派遣马夫为狮心王送去了两匹良驹。狮心王笑纳了萨拉丁的厚礼,继续投入指挥作战中。这一幕成为双方诗人多年的素材。

就在耶路撒冷久攻不下时,理查听闻国内的小弟弟“约翰”打算叛乱。这让他忧心忡忡,意识到自己可能耗不起很久了。后来,萨拉丁污染了水源,理查被迫放弃了雅法,回到了阿克城。萨拉丁立刻向雅法发起猛攻,理查派兵救援。打得最惨烈的时候,理查麾下只有54名骑士还有战斗力,战马只有15匹,总兵力不到3000,但依然击退了萨拉丁主力的攻势,保住了雅法。
拖到这个时候,双方都不想打了。理查这边,国内的叛乱形势越发严峻;萨拉丁那边,由于长久的征战,军队已经开始不满,生活状况也非常艰苦。再加上双方势均力敌,感觉再打下去短时间内不会有结果,他们就商量着要不和谈算了。于是双方就签订了和平条约:伊斯兰教世界继续持有耶路撒冷;基督徒可以保有先前收复的国土;耶路撒冷对基督徒开放;十字军国家与伊斯兰国家互开商路;双方停战5年。
理查撤军之前,俩人约定以后再战,萨拉丁表示,自己想不出会有哪一位君主比理查一世更有可能夺取他的帝国。
但是一年以后,萨拉丁去世;七年以后,理查去世。
最终,俩人的约定成为了永远的梦想。

也正是在这次东征中,理查因勇猛而被赋予了“狮心王”的称号。
谢幕
离开战场的狮心王匆匆回国,生怕国内有什么变故。但在出征的过程中,他把沿途很多国家都给惹毛了,特别是法国。所以他只敢走水路。好巧不巧,遇到了风暴,又只能改走陆路。但沿途还是被奥地利一个公爵逮住了,并被引渡到了德国。他就这样在德国被关了一年多的时间。德皇说,要想释放可以,拿赎金来换。

赎金数额非常巨大,但国民们都很支持这位基督教世界的英雄,所以砸锅卖铁,很快就筹集到了赎金,换回了自己的国王。
就在理查被囚禁期间,他的摄政们很给力,和百姓一起镇压了约翰的叛乱。理查回国后,选择了宽恕自己的弟弟。还没等他歇够,又忙着打另一场战争去了。因为法王老是蚕食理查在法国的土地。几个月后,法王战败。
常年累月的征战,让理查非常疲倦。1199年3月,在处理一个子爵的叛乱中,他被一支弩箭射中肩头,箭伤本身并不致命,但伤口生了坏蛆。一个月后,叱咤风云的狮心王理查与世长辞,享年42岁。
真可谓是,“英明一世,阴沟翻船”。

狮心王死后,没有留下合法子女,按照继承制度,全部领土应该归三弟杰弗里的儿子——布列塔尼公爵“亚瑟”(不是那个亚瑟)。但约翰不服,于是爆发内战。最终约翰胜利,亚瑟被杀,但法王也趁机攻占了英格兰在法国的土地。由于约翰失了土地,因此被称为“失地王约翰”,他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英格兰王”。

约翰时代
我们将迎来英国第一部宪法——《大宪章》的诞生
自由民主的种子即将播下
(码字不易,求个三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