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使者管不住自己的嘴,李渊差点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可能
中国有句老话叫“祸从口出”,意思是管不住嘴的人往往会给自己招来大祸。鲜为人知的是,“祸从口出”不仅出现在日常人际交往中,还可能危害国家大事。比如李渊就因为“祸从口出”而差点没统一天下。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反隋势力接踵而起,刚刚统一的中华神州再次陷入分裂。在众多的反隋势力中,有个名叫朱粲的割据军阀。朱粲此人是个残忍的吃人魔王,曾经公开说:“食之美者,宁过于人肉乎!”

不过朱粲在隋末是一方诸侯,有二十余万部众,占据南阳一带。武德二年(619年),被唐军和豪强百姓击败的朱粲向唐朝投降。而李渊接受了朱粲投降并封其为楚王,可以自行设置官署,保持实际独立。

李渊当时是为了联合朱粲夹击占据洛阳的王世充,这才接受了食人魔王朱粲的投降。朱粲投降后,李渊便准备进攻王世充。为了保证进攻王世充的战争能顺利,李元特别派散骑常侍段确为使者去安抚朱粲。

没想到段确生性耿直又特别爱喝酒,喝醉了后在酒席上当面揭朱粲吃人的短,还骂朱粲:“狂贼入朝,为一头奴耳,复得啖人乎!”结果段确这番话引得朱粲大怒,当场将段确以及几十位随从杀死吃掉了。

既然吃了李渊的使者,朱粲自然背叛唐朝投降了王世充。朱粲的叛变与同年发生的刘武周南下导致唐朝在崤山以东的势力大溃退。如果不是秦王李世民力挽狂澜的话,李渊八成就只能在关中偏安一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