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涪陵:世界三大名腌菜生产企业首度达成合作

2月20日,以“科创引领升级 智赢未来榨菜”为主题的世界榨菜产业创新大会在重庆市涪陵区举行。会上,德国甜酸甘蓝驻国内机构德汇利通(中国)、法国酸黄瓜国内代理机构上海霖妮贸易公司、涪陵榨菜生产企业代表涪陵榨菜集团就战略合作签署协议,这是世界三大名腌菜生产企业首度达成合作,三方将对酱腌菜在全球的推广进行多维合作。
同时,涪陵榨菜集团、四川省吉香居和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首度就“成渝双城经济圈中国酱腌菜研究ZPC计划”签署合作协议,助力川渝打造千亿级榨菜产业集群、共建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两项“首度”合作,意味着涪陵助力世界酱腌菜产业创新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现场,涪陵榨菜集团与美国、欧洲两家进出口贸易公司签约订单金额共1100万美元,涪陵绿陵实业与韩国华丰食品签约500万美元。
带动榨菜产业向高质量转型
涪陵区长刘忠介绍,涪陵作为世界最大榨菜原产地,已成功创建以榨菜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荣获中国榨菜之乡、全国果蔬十强区等13项国家级荣誉,累计荣获国际、国内省部级以上金、银、优质奖项100余个(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个,榨菜全产业链年总产值超130亿元,远销81个国家和地区。
为加快榨菜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022年,涪陵成功选育高山青菜头品种“高山青”,填补国内空白,开创高海拔地区种植青菜头先河。“忽米+涪陵榨菜”二级标识解析平台亮相智博会,打造数字化赋能智造的新典范。同时,“涪陵榨菜”入选国家农业农村部第一批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地理标志产品纳入“中国-欧盟国家”互换保护清单。“涪陵榨菜”品牌价值达147.32亿元,连续7年位居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首位。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唐双福指出,近年来,涪陵不断探索榨菜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之路,初步建成“大基地+精加工+强商贸+新技术+深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目前重庆榨菜产业以涪陵为核心,向长江两岸辐射,合川、渝北、长寿、丰都、垫江、万州等全市18个区县青菜头种植面积达180多万亩,青菜头产量达320万吨以上,培育了2200多家榨菜相关企业,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探索做强“涪陵榨菜”品牌
据了解,经过120余年的发展,涪陵榨菜已成为全国种植规模大、加工能力强、销售范围广、知名度高的特色优势产业、民生产业。
谈到如何增强涪陵榨菜的影响力时,原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司长、中国广告协会会长、国际广告协会全球副主席张国华指出,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涪陵榨菜。涪陵应全力打造“涪陵榨菜”区域公共品牌,强化地理IP属性,并将其与华人的情感、饮食习惯相链接,让“涪陵榨菜,神一样的存在”形象深入人心。
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柯炳生建议涪陵成立“榨菜研究院”以助力生产提质、增产和节约成本,并以“涪陵榨菜”区域公共品牌作为母品牌,建立榨菜加工企业子品牌体系。其中,涪陵榨菜集团则既可用好“乌江榨菜”企业品牌,更能站在“涪陵榨菜”区域公共品牌的巨人肩上,加速创新发展、带动发展。
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农业农村部原总农艺师孙中华则指出,做“特”和壮大涪陵榨菜产业,涪陵应在稳定供应链上下功夫,加强优良品种选育和推广,优化品种结构,提升特色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既要有“量”的增长又要有“质”的提升。加强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通过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相互配合的营销体系和合力,推动创建特色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商标,提升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同时,推广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形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未来榨菜”转型新膳食主义
在本次大会上,除了有涪陵榨菜新(产)品涪优928、渝早100优质双低青菜头新品种亮相发布外,涪陵榨菜集团更携水果味休闲食品—沁芯脆脆、古方养生下饭产品—黄精榨菜酱、营养速食汤品—榨菜速溶汤、川系美食风味—乌江榨菜酱四个新品登台。
涪陵榨菜集团董事长周斌全介绍,这四款产品是“乌江榨菜”品牌对传统榨菜的突围创新,也是对“未来榨菜”发展方向的大胆尝试。“新消费时代之下,消费需求正在不断调整。‘精致’‘健康’‘多元’‘便捷’逐渐成为未来食品的主流消费趋势,此次探索也正向着这四个方面演化,一步步描绘出未来榨菜的模样。”周斌全说,下一步,乌江品牌将通过不断拓品类、拓人群、拓场景,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据悉,去年以来,“乌江榨菜”品牌先后推出了下饭菜、下饭酱、休闲零食、复合调味料等相关产品,逐步从“榨菜代表”向“佐餐开味菜代表”进行升级。
“我们希望用‘榨菜+’的思路,创新榨菜新品类、新口味、新场景,作为‘新膳食主义推动者’的角色,去推动榨菜产业和乌江品牌向前发展。”周斌全认为,实现榨菜破圈突围,未来榨菜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根据涪陵发展规划,未来五年,涪陵将抓住乡村振兴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加快建设未来榨菜科创基地和全球榨菜出口基地。预计到2027年,全区出口量将达到10万吨,产值15亿元以上。(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