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跑圈”术语
马拉松赛是国际上一项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可以分为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提及马拉松都是指全程马拉松。
迷你马拉松属于马拉松赛的娱乐项目,不是正式比赛项目。迷你马拉松全程一般是3-8公里,不会超过10公里,最常见的是5公里。
迷你马拉松适合平时运动量较少的人群参与,项目初衷就是通过较短的路程,提高业余马拉松爱好者的参与度。
关于马拉松比赛的用时没有及格这一说法,只有达标即技术等级标准。
例如10公里长跑,根据田径运动员技术标准,男子28:19.00达到国际级运动健将,29:45.00达到运动健将,30:50.00达到一级运动员,34:00.00达到二级运动员,37:00.00达到三级运动员。
全马是全程马拉松,距离是42.195公里。
历史上马拉松跑全程的距离有过几次改动:
1896年:40公里
1900年:40.26公里
1904年:40公里
1906年:41.86公里
1908年:42.195公里
1912年:40.2公里
1920年:42.75公里
1924年以后至现在:42.195公里
半马是半程马拉松,距离是21.0975公里。
半程马拉松的最好成绩:
男子:厄立特里亚选手Zersenay Tadese于2010年3月21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创造的58:23。
女子:肯尼亚选手Mary Jepkosgei Keitany于2011年2月18日在哈伊马角创造的1:05:50。
因为半程马拉松的程长既有挑战性,对跑步者的要求又不像全程马拉松那么严苛。年龄限制,参加半程马拉松的跑者要在16周岁以上。
四分马:10公里
迷你马定位为健康跑,一般是4.2公里或者5公里,根据举办的城市不同,距离也有所差别。一般来讲迷你马不计取成绩和名次,迷你马拉松报名者的年龄要在13周岁以上。
兔子分为官兔和私兔,官兔指的是官方配速员,按组委会规定的配速领跑完成,私兔指的是一对一领跑,量身定做。这些就是马拉松兔子,他们带的气球上有写数字,这些数字代表完赛时间。
关门是指赛事的关门时间是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该项目,否则不计成绩没有完赛奖牌。
跑者们常说的PB是person best 的缩写,指个人最好成绩。很多跑者都会以挑战某个项目的个人最好成绩为目标,比如全马PB,半马PB。
撞墙指的是一般在30-35公里,由于配速不当,准备不足出现配速大幅下降的现象。
背靠背指的是连续两天参加半马或全马的赛事,一般不推荐这样做。
晚上跑步训练通常叫“夜跑”,也是不推荐的。
黑练指的是很低调的、默默的完成了比较多的训练,不为人所知,然后突然一鸣惊人。
配速-PACE:配速指的是每公里所需时间。例如一次5公里的跑步训练中,全程用时25分钟,那么配速时间为5分钟。
330/430/520:
即330代表3小时30分,430代表4小时30分,520代表5小时20分,一般是指跑者在跑完全程或者半程所花费的时间,国内中等业余水平全马完赛时间一般是4~5小时。
净成绩/Chip Time:跑步赛事重参赛者都会佩戴计时芯片,净成绩指的是芯片上记录的成绩。为何很多时候净成绩和比赛成绩不一样?因为跑步活动一般参加人数众多,比赛成绩起始时间以枪声为准,而每个人通过起点的时间却不相同。
枪声成绩/Gun shots:即在比赛时,发令枪响时开始计时的成绩。
PB/PW/SB/CB
PB就是Personal Best,意为个人最好成绩,也就是你最快的马拉松成绩,不管是在哪个比赛上跑出来的。
PW就是Personalworst,意为个人最差成绩。
SB就是SeasonBest,是本年或本赛季内的最好成绩。
CB就是CourseBest,赛会最好成绩,指一场比赛你跑了很多次,取成绩最好的那次。
心率:指跑步时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正常人的安静心率一般是在60~100次/分钟之间。初级跑者建议比赛心率控制在150~160次/分钟左右,中级水平的跑友建议比赛心率控制在160~170次/分钟左右,高水平跑友建议比赛心率控制在170~180次/分钟左右。
步频:步伐的频率,每分钟的步伐数。研究表明最有效的步伐是180步。
极点/撞墙
极点: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会遇到胸闷、气喘、双腿乏力的感觉,被称为极点。它是暂时性的,只要坚持,疲劳感就会过去。通过训练,可以推迟极点到来的时间和发生频率。
撞墙:跑步过程中出现的感觉无法再前进的现象。造成的原因有很多,体力不够,跑的过快,距离超过了平时训练量等。
极点和撞墙的区别:无论是全马、半马、职业选手还是业余选手,都会体会到极点,但即使是最业余的跑者,半马时也不会撞墙。出现极点后速度略有下降,如果咬牙坚持,可以做到不掉速,但撞墙后,掉速非常明显并且无法避免,出现极点后坚持一段时间疲劳感会消失,一旦撞墙除非停下休息,补充能量,否则撞墙期会一直持续到比赛结束。
兔子:是领跑员,也可以叫配速员。他们对自己的速度和节奏控制较好,会被视为某种标准和参照物,跟着他们跑可以确保完成某种成绩,比如430的兔子,比赛中跟着他们跑能跑进4小时30分以内。
关门时间:马拉松比赛除了重点的关门时间,也有不同分段的关门时间,简单说,就是参赛选手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地点,就会被拒之门外,无法继续比赛。
排酸跑:是不是经常听到身边跑马的朋友说马拉松比赛后要给自己安排个排酸跑?其实排酸跑的别名叫恢复跑,一般是在参加长距离比赛后,如全马、超马等,体内积聚下来的乳酸一时消除不了,当天又很累,于是第二天进行小量慢跑,可以帮助排酸,缓解疲劳。
BQ:其实是英文词组Boston Qualify的缩写,即波士顿马拉松报名门槛。大名鼎鼎的波士顿马拉松创立于1897年,属于世界最顶尖的六大马拉松赛事之一(其他五个分别是伦敦、柏林、芝加哥、纽约和东京)。举世闻名的波士顿马拉松因其极为严格的报名门槛,是全世界跑步爱好者心中的向往。除了赞助商和慈善名额,只有达到BQ成绩门槛的跑者才能参加这个殿堂级的马拉松。BQ按照性别年龄划分,比如18-34周岁的需要达到3小时05分(男性)、3小时35分(女性),完成该成绩要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几年前跑出的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