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北方城市,太原为何能成为便利店热土?
同是北方城市,太原为何能成为便利店热土?
太原,已经连续两年位列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前三。这个指数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查发布,已经持续了7年,核心数据是各城市便利店的饱和度、门店总量的增速、24小时便利店的比例、及营商环境情况。同是北方城市,太原为何能打破“北方便利店荒漠”的经营怪圈?界面以太原当地的两大便利店作为例子进行了分析。
以城市人口数为参照值,太原的便利店密集度甚至可能超过了北京。公开数据显示,太原的人口数约440万,规模便利店在2000家以上。北京便利店发展缓慢已经被业内总结为“3个半”所制约——半年(北京冬季太冷至消费者不愿外出)、半边(北京马路宽阔且中间有隔离带,只有半条路生意)、半天(夜间消费习惯和南方城市差距大)。
但同样面临漫长冬季、大马路的问题,太原却诞生了激烈竞争的本土便利店品牌。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7月27日发布的《2020中国便利店top100》名单中,山西本土的唐久便利和金虎便利分别位列第13、15名,各自旗下拥有的门店数量为1580家和1391家。这门店数量是全家、罗森全中国门店数的一半了,规模可观。
太原的便利店指数这么高,最核心的原因是消费者习惯问题。唐久便利和金虎便利分别起步于1998年和2001年,最初参照的便利店范本是深圳和上海等地的便利店。当时的大环境是,外资的沃尔玛和家乐福等尚未开至太原,而便利店因提供水电燃气代收服务,还附加了免费热水、打气筒等服务,较早地培育了当地消费者到便利店购物的习惯。
直到2015年以前,唐久、金虎开展特许加盟服务,门店数量快速扩张,现代化物流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场逐渐形成以唐久和金虎两大连锁便利店为主的格局。
两大品牌一路竞争发展了数十年,不断取经学习,门店环境从原来“土气”的小卖店形象,升级到现在洋气的现代化便利店,产品创新和服务也在互相比拼中升级,消费者从中受益。
再加上太原交通相对不发达也从客观上促成了消费者喜欢就近购物的习惯。目前太原市尚无地铁,公共交通仍以巴士为主。另外,因城市扩建令城中村不断重构,给便利店的扩张提供了很大空间。
这客观原因又促进大家愿意加盟便利店这门生意,在太原开设一家便利店需要承担的房租、装修、设备成本大概在50万上下,成本相较于北京、西安等更低。如果日均能达到5000-8000元,基本就可以活得比较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