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玩偶被“当众羞辱”,揭露当代底层打工人最真实的心酸
1
同是红尘悲伤客,莫笑谁是可怜人
最近,上海迪士尼最受欢迎的玩偶玲娜贝儿频上热搜,知道真相的人愤怒不已。

故事的起因是玲娜贝儿的一名演职人员,因拒绝配合做违规动作,被几名游客当众羞辱。

当天,很多游客排队和玲娜贝儿互动,轮到一位穿红色衣服的女性游客时,却拒绝上前互动。不仅如此,该游客还向旁边的饲养员要求,换一位演职人员来扮演玲娜贝儿。
最可怜的还是贝儿,只能站在原地,尴尬地不知所措。
此举还耽误了后面排队的游客,浪费了大家的时间。
有现场游客爆料,所谓的“嫌弃”,是该女士声称眼前的演职人员抖腿、不热情,要求她干什么都说不。

但真实情况是,该游客要求玲娜贝儿演职人员做一些违规动作,不照办,就被抱团排挤。
所谓的“亲妈”,其实是为了流量,为互动故意卡演员。
网友纷纷为演职人员鸣不平:如果真的喜欢贝儿,怎么会不知道她们每天有多辛苦,如果真的喜欢,怎么会让她难堪!

这些扮演玩偶的演职人员也有一个形象且辛酸的称谓:内胆。
有人也成“皮下”,作为玩偶里面的“内胆”,他们的人员不是固定,毕竟谁也无法坚持一整天,他们是由多名演职人员轮流扮演的。
不同的“内胆“所呈现的玩偶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虽然内胆不同,但她们对待自己的工作都很认真,对待游客很热情。不然就会被剔除。
其中最受欢迎的自然是玲娜贝儿,那些所谓的妈粉们,已经冲在了凌晨排队见女儿的路上。

凌晨排队已经够让人惊讶了,万万没想到,还有人挑“内胆”,如果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那个“内胆”,就会拒绝互动,排挤当下的“内胆”,逼着迪士尼换自己喜欢的演职人员。

这个事一出,当事人自然挑起了贝儿粉丝们的众怒,纷纷在线人肉讨伐当时不尊重贝儿的女生。
其中穿红色衣服的女生发文回应,表示是前面的人退了下来,并且要退到她们的后面,并且叫了经理,让她们解决矛盾再上去。并且听到后面一个女生说眼前的贝儿之前和她互动的时候态度不好。如果还有人揪着这个事情不放,就会进行法律维权。

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无非是有人发现眼下的“内胆”不是自己喜欢的那一个,想等下一个出来了再去互动,就往后排队,而这个红衣女生也想等下一个,于是就选择了拒绝互动,把贝儿晾在那里,不互动也不走。

针对个别粉丝区分“内胆”的行为,很多网友表示相当愤怒。
这追的到底是粉玲娜贝儿还是某个“内胆”,追个玩偶还要搞饭圈那一套吗?
扮演玩偶的演职人员也是赚辛苦钱的打工人罢了。
虽然这个玩偶IP是红的,但是工作人员赚的并不多。
况且人家就是正常上班,就被某些人因为个人喜好而嫌弃,这真的很不友好。

况且把演员说成“内胆”就很不尊重。
每个迪士尼演员都要花很长时间去练习自己的角色。
请把演员当成人。
内胆是什么?那是个可以随时换掉、扔掉的东西,谁被称作“内胆”会开心?

区别内胆,集体卡时可以说成是一种职场霸凌。
她们那么努力的地工作,为什么要排挤她们。

她们藏在玩偶之下,不能发出声音,包括咳嗽、打喷嚏。
甚至在游客要求时拍照时还要摆出造型互动。
2
有一个玩偶演员自述,作为演员来说的话,身高不能太高,一米五左右反倒是优势。

穿玩偶服需要很长时间,有的时候还要其他工作人员帮忙,比如后背的卡扣、帮助打结。
不是衣服适应人,而是人要去适应衣服。
上海迪士尼面试时,要求穿着玩偶服做150个开合跳。
一场穿着玩偶服的互动活动,相当于做了一次高温有氧运动。
从早到晚,要时刻保持对游客的热情,不能表现出丝毫的懈怠。
要说这个职业最难的地方,就是会被游客“偷袭”。

被游客打头,揪尾巴,在工作中时有发生,意外因素很多。
在玩偶服里,被人拍到头部会听到很大的“咚咚”声,让人很不舒服。并且头套内部是钢架,一般重达8斤左右,被拍后,钢架撞到头部,很有可能造成脑震荡。

最难熬的还是夏天,内部温度更高,演职人员很容易中暑,之前就有演职人员在表演中途晕倒。
此外扭伤、摔倒更是家常便饭,因此有人说,这个职业是“青春饭”。
那么这么辛苦的工作,薪资一定很高吧。
其实不然,之前就有一个从北京环球影业离职的员工自述。

最普通的一线运营人员,工资均为税前4500元/月。如果扣完五险一金,那么到手才3500左右。这些人员都是在乐园内最常遇到的人。
如果想住员工宿舍,还需要扣600元住宿费。

工作累,有危险性,薪资低,还会劳损,最重要的人格还会被羞辱,但是还要认真工作,这不正是当代底层打工人最悲哀的处境嘛。
3
之前黄子韬参加某综艺节目,和一位打工人的对话,让很多人狠狠地同情了一把。

黄子韬说:我真的很想熬一晚上,但是我真的熬不动,因为没有好身体,赚钱有什么意义?我可以换工作,换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那样即使再苦再累我也愿意。
相比于黄子韬的直率,网友们更心疼打工人的无奈。

该打工人说:我,无所谓喜不喜欢,我为了生活而已,像我们这种人没有很多选择。
说真的,听到这句话,我破防了。
这才是最真实、最有意义的心声。
世人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压弯世人脊梁。
曾经我们推崇“螺丝钉精神”,自嘲革命的板砖,那里需要哪里搬。
可是现在的我们,谁还不是一颗“内胆”。
在这个快速运行的社会中,可以随时替换、扔掉的“东西”。底层打工人说不出的辛酸!生活不易,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
加油,打工人。

@雷人布丁:观察热点分享观点保持真诚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