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东亚黑潮对我国降雨带及北太平洋风暴轴的作用与影响

2023-07-05 15:40 作者:杜兰特的小球迷  | 我要投稿

之前分析了北大西洋暖流如何形成,如何给欧洲增温增湿,使欧洲比同纬度的中国东北更加温暖宜居。之后就有人问我,同样离很近,为什么中国这边就没有暖流给我们送温暖?其实是有的,而且这条暖流还很强,但是温暖大部分都送到隔壁的日本去了。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东亚黑潮。本期视频涉及黑潮如何形成,如何给东亚各国送温暖,对中国季节性降水的影响,以及黑潮延伸体与风暴轴,希望你能耐心看完。 日本天宝九年11月23日,一艘往返于日本东海岸各港口的商船长者丸在仙台港驶离港口时遭遇强风,失控的长者丸被强劲的洋流推向外海,在海上漂泊了五个月才遇到一艘。请叫詹姆斯洛伯号的捕鲸船在奇装异服的洋人帮助下,几经辗转,最终返回日本。在长者玩奇幻漂流的前后几十年间,还有相当多的日本遇难船只以同样的方式漂流外海,有不少一路漂到了阿拉斯加。这些事件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黑潮。黑潮,其英文名Kuroshio来源于日语中的黑潮くろしお也叫日本暖流,是仅次于墨西哥湾暖流的全球第二大洋流。 由于黑潮所含的杂质和营养盐较少,阳光穿透水面后很少被反射,远看为黑色,所以被叫做黑潮。黑潮由南向北将来自热带西太平洋的温暖海水输送到寒冷的高纬度海域,源头是菲律宾以东海域的暖水层。我在之前的厄尔尼诺与拉尼那里讲过,东南信风会将东太平洋的表层海水吹到西太平洋。在北澳大利亚堆出一个。巨大的暖池,这就是南赤到暖流。有南赤到暖流就由北赤到暖流。东北信风同样将大量温暖海水吹到西太平洋,堆积在菲律宾群岛以东海域,这些暖水受到信风的压力,又被菲律宾群岛阻挡,一部分转为赤道逆流,更多的则北上成为黑潮。黑潮的主流沿台湾岛东岸、琉球群岛直达日本群岛东岸,在北纬40度附近与南下的清朝相遇,被中纬度西风向东吹成为北太平洋暖流,一路向东直达美国西海岸,分化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和阿拉斯加暖流。所以去年日本决定将福岛核电站百万吨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时候,预估的主要污染区就是北太平洋和北美沿海。 开头提到的日本遇难船只应该也是沿着这条路径漂到阿拉斯加的,在地转偏向力的强化作用下,黑潮主流的流速相当。块可以达到每秒两到三米,暖水层深达400米,平均流量高达每秒2200万立方米。在日本四国岛的朝甲外海测得海水流量可以达到每秒6500万立方米,是亚马孙河的360倍。北大西洋暖流北上温暖了欧洲,黑潮也北上温暖了日本。黑潮的夏季水温可以到22至30度,比旁边的黄海高出七至十度,即使冬季也有18至24度,比黄海高出20度。暖流在加热空气的同时,也把更多的水气带入大气,给日本又送温暖又送降水。中国的青岛、上海与日本的东京、鹿儿岛纬度接近,距离也不远,但气温差异却很大。青岛一月份均温只有负四至三度,东京则高达二至十度,上海只有一至八度,鹿儿岛是三至13度,当青岛人棉衣上身时,东京人还穿着秋装。上海落叶纷纷之时,鹿儿岛的亚热带植物已然绿意盎然。所以东京人在大冬天穿着裙子短裤,不完全是因为他们的耐寒体质,更主要是受益于黑潮源源不断的热水供应。 如果你足够细心,肯定能看出问题所在,为什么黑潮主流没有沿着中国海岸走,而是沿着台湾岛、琉球群岛、日本群岛这条东亚岛湖北上?黑潮主流其实不是被岛湖阻挡,而是被大陆架阻挡。东海的平均水深其实只有349米,但东部的冲绳海槽最深可以到2000多米,所以黑潮主流是经过东海的,但是受到水下地形的阻挡,只能贴着大陆架边缘北上。虽然主要流量没有光顾东亚大陆,但支流可以。黑潮主流从与那国海峡进入东海的冲绳海槽后,会分出一只台湾暖流,向西北流入浙江近海,一路北上来到长江口外。条支流在舟山群岛附近与长江入海静流形成的沿岸流以及南下的寒流相遇,冷暖交汇,当地人称为刘蛤,造就了著名的舟山渔场。经过这次小小的分流,黑潮主流继续沿大陆架边缘北上,在日本九洲岛西南有一次重大分流,一部分向东北经日本东海岸形成北太平洋暖流,一部分向西北形成对马暖流,大部分进入日本海,给日本西海岸和韩国东海岸送温暖,小部分进入黄海,成为黄海暖流。由于日本海的南海岸和东海岸被暖流支配,而西北海岸被利曼寒流支配,所以日本海东西两边的温度截然不同。俄罗斯远东第一大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音月均温只有可怜的负21至负七度,要靠破冰船才能维持航行,几乎同纬度的北海道札幌,一月均温则是负八至负一度。比符拉迪沃斯托克温暖太多了。可见黑潮给日本送温暖是全方位的,大大改善了日本文明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黄海暖流从南黄海一直深入渤海,对相对封闭、平均水深只有18米的渤海有重要影响。黄海暖流冬季较强,夏季较弱,擅长冬季送温暖,成就了秦皇岛、葫芦岛等中国北方著名的不冻港。总之,黑潮在东亚的送温暖行动,日本属于全方位受益,中国主要是台湾岛和东海、渤海沿岸受益。 除了千里送温暖,黑潮还跟东亚季风有着复杂的关系。上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就通过记录黑潮位置的南北偏移与江淮和华北的旱涝情况,发现两者有较强的相关性。之前的东亚季风区里,我们讲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的北侧对应我国的降雨带,如果西太副高的位置长期靠北或者靠南,就会导致北涝南旱或北旱南涝的局面。而黑潮作为流入高纬度海域的强劲暖水流,会加热上方的空气,通过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西太副高和降水雨带的位置。黑潮从日本列岛南部向东延伸的那一段,一般被称为黑潮延伸体,这个黑潮延伸体的位置越靠北,温度越高,意味着黑潮越强劲,会让夏季西太副高的强度增强,位置北移,跟随北移的还有降雨带,导致华北地区降水偏多。江淮。由于降水偏少,所以黑潮延伸体的位置和温度在天气预报中也是我国夏季降水的预测因子。此外,黑潮延伸体还是北太平洋风暴轴的锚点所在。北太平洋风暴轴作为全球三大风暴轴之一,是大气涡旋活动最为强烈的区域,许多气旋和反气旋都在这里生成并消亡,对我国冬季的冷空气、夏季风的水汽输送乃至全球极端天气都有重要影响。比如,当北太平洋风暴轴活动增强时,会削弱西伯利亚冷高压,使得东亚出现暖冬。黑潮作为西太平洋最强劲的洋流,对天气、气候、海洋生态乃至东亚文明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而且其影响范围不只是西太平洋,还会通过各种复杂机制和作用影响全球,是地球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东亚黑潮对我国降雨带及北太平洋风暴轴的作用与影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