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能否留住这波烧烤流量,全看这次五一长假了

凭借“淄博烧烤”走红的山东省淄博市,将在今年“五一”假期迎来大量旅客,当地文旅部门发文称,“五一”期间客流量已超过接待能力,建议游客错峰出游。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微信公号“文旅淄博”4月26日发布题为“致广大游客朋友的一封信”的文章,信中写道,面对“难得的厚爱”,虽然已经全力以赴,但服务供给可能还无法完全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近期客流过载等问题已给游客造成了一些困扰和不便。

信中说,目前“五一”期间中心城区的酒店已基本售罄,客流量已超出接待能力,并预计部分重点路段、网红打卡点将会出现交通阻塞、停车难、排队时间长等问题,将影响游客的体验效果。
淄博文旅局称,旅行贵在品质,建议游客错峰出游、避免扎堆,“打出时间差、换得舒适度。”
淄博文旅局也在信中,介绍了泰山、崂山等山东的旅游景点,以及青岛、烟台、济南等其他城市的旅游特色,呼吁游客可以“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好客山东,好品山东”的独特魅力。
“淄博文旅的格局”和”淄博把兄弟地市都宣传了一遍“的词条,也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许多网友都称赞淄博认真管理市场的真诚态度,以及为山东全省宣传的格局。
携程报告显示,今年“五一”期间,淄博整体旅游订单较2019年上涨441%,淄博民宿提前预订量比2019年暴增12倍,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淄博此前也宣布,将严格查处“五一”劳动节期间房价上浮超3月价格50%的酒店,规范旅游市场。
因烧烤出圈的淄博市,却因行政部门的行动高效和人文关怀圈粉无数。打造网红地不难,搞事件营销也不难,可如何把瞬时流量变为长久流量,解题思路和执行力致为重要。
一座城市火出圈,表面原因各不相同,可背后的逻辑却是相同的,当很多城市的文旅部门都在研究并推广“淄博现象”时候,其实也很难学到其精髓,因为这当中就涉及到了诸如媒体如何助力城市IP打造、城市品牌塑造与营销、文旅融合发展、开发文创产品、提升游客体验、服务型政府建设等多重因素。这当中有偶然,更有必然,很多事情常年做对了,不疾不徐,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当遇到对的时机,“出圈”也成为了必然。比如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

其实淄博早在2004年的时候,就有过一次有可能“出圈”的机会。2004年7月15日,亚洲杯足球赛开幕式和中国第三届国际足球博览会在北京开幕。时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北京宣布:“中国古代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足球起源于2300多年前的淄博临淄”。2005年5月20日,布拉特主席向临淄颁发了足球起源地认定证书,赠送了百年庆典纪念牌匾。自此各地收藏蹴鞠的爱好者开始风靡全球。但很可惜,当时的媒体传播手段有限,再加上蹴鞠着实远离大众生活,这种文化符号很难真正落地,于是,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一座城市或是一种文化现象,想要“火出圈”,需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笔者在淄博当兵两年,又因战友聚会数次去过淄博,原先始终的记忆点是没有记忆点,这就是一个在全国很常见的一座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工业城市,如果不是考虑”人“的因素,恐怕我这辈子都不会考虑去淄博旅游。而对烧烤的印象也仅是每个桌上由小碳炉,自己来烤小串,并未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毕竟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战友情的吸引力远大于烧烤,而且席间也一直在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以我的酒量应该是没什么余力去拿小饼悠哉的夹着肉,配着葱吃。

这次淄博烧烤因偶然因素火出圈,但淄博文旅局并没有放任不管,而是将流量很好的承接了下来。如果仅有营销,实体接不住,那么当游客闻讯前来,宰客欺客事件频出,差评就会接踵而来,那么流量也就戛然而止了。淄博文旅部门作出了正确应对流量的榜样,当然,我相信这背后起作用的,一定不只是文旅部门,更是全体淄博人上下一心,自发性的让度了很多的生活便利性,只为让来客有更好的旅行体验感,坚决杜绝一锤子买卖。

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多少当年的网红之地,当地努力了多年,终于换来了一些流量,结果就在那顷刻间,毁在了少数人挣快钱的小心思上。一个负面新闻就足以毁掉一座网红城市,比如青岛的”天价大虾“,就足以吓退很多的游客。
淄博的热度可以维持多久不好说,但“好客淄博”起了个好头,希望可以经受得住这次五一的极限考验。抗住压力了,来客普遍好评如潮,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也就此可以凭借“烧烤”这个IP成功转型旅游城市了,但如果没能抗住压力,流量和口碑也就此戛然而止。成败在此一举,相信淄博市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