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旧闻】早反应快行动河南迎战大雪 50年一遇雪灾有惊无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3日06:29 东方今报 据新华社电 1月12日以来,河南省持续出现强降温、降雪天气,给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了严重影响。河南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早反应、行动快,采取了一系列有效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和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同时,河南省顾全大局,迅速调集精干救援力量支援周边灾区,力保煤、电和其他重要物资的供应运输。 【善其身】50年一遇雪灾有惊无险 从1月12日至28日,河南省持续出现强降温、降雪天气,全省42个县市的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信阳市固始县达40厘米。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协同配合,迅速行动,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布置,分管经济运行、公安、交通的副省长史济春、秦玉海、张大卫,各相关部门和有关市、县主要领导同志都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及时掌握灾情。 遭遇50年来未遇的雪灾、受灾最重地区之一的信阳市,由于对困难估计较足、部署较早、行动较快,全市范围内没有发生大面积停水、停电、通信中断等事故,没有出现因安全原因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没有发生企业安全生产事故。 大雪不封路 力保枢纽畅通 作为全国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中原地区交通的通畅与否至关重要。在恶劣天气面前,京珠、连霍等高速公路大动脉河南段保持了不封路,基本畅通,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 运用广播电台进行指挥调度,是河南此次抗击雪灾的一个创造。1月18日起,河南省公安、交通、气象部门与河南省广播电台联合成立了“道路交通临时应急指挥中心”,利用交通频道、旅游频道及新闻频道,搜集、发布信息,及时与有关方面及被困人员联系,应对突发事件,对被困人员开展救援。 由于应对措施有效果断,河南省在最短的时间内疏导了交通,没有发生一次长途客车露宿公路的事情,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没有发生一起滞留车辆被盗等治安案件,尽最大努力保证了滞留司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济天下】抽调物资人员支援外省抗灾 为了做好滞留旅客生活保障和救援救助,河南省交通部门要求对滞留车辆服务实行“两不两有”,即“不挨饿、不受冻、有水喝、有燃油”,组织人员免费为滞留车辆送开水、食品、棉衣、燃油、药品等,保证不出现一起冻伤、病倒、伤亡事件。 为了支援南方灾区,河南省一方面力保重要物资运输畅通,一方面积极向外省支援救灾力量、送煤送电。 河南省在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开辟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据不完全统计,仅1月份享受河南“绿色通道”政策的车辆达31万辆,通行费免费金额超过1700万元。 同时,河南省交通、电力等部门抽调设备和人员赴湖南支援抗灾,采取多种措施保证供应并积极向省外送电送煤。 “10086”兼任救灾服务热线 □首席记者 王秋欣 今报郑州讯 河南移动即日起建立救灾救助联动机制,多渠道提供救灾服务。 为给救灾工作提供及时服务,河南移动建立了“业务类问题、漫游来访及出访客户问题、灾情及信息收集与处理”三大项援助服务工作机制和流程,将“10086”“12580”开放为面向社会的救灾服务热线。 对在灾区的移动客户,河南移动实施欠费不停机,使他们在受困地能与家人、朋友保持正常通信;在新郑机场全球通俱乐部和郑州火车站贵宾厅,河南移动主动为因航班、车次延误而滞留的困难客户提供服务。 河南电力人打通郴州供电“经络” □记者 崔莉莉 通讯员 凌玮 今报郑州讯 昨日,记者从省电力公司了解到,经过我省援湘460多名抢险电力职工昼夜奋战,220千伏东城线具备了送电能力,这标志着湖南郴州首条进入城区的220千伏输电线路提前两天疏通,电力“孤岛”的供电难题由此得到彻底破解。 220千伏东城线总长45.5千米,共有铁塔和杆塔142基,是郴州安全供电的重要输电通道。 抢修现场位于崇山峻岭中,山高坡陡,道路泥泞,施工条件十分艰苦。我省援湘抢险电力职工经过艰苦奋战,完成了3基杆塔、2基铁塔的重组及1基杆塔、3基铁塔的修补工作,并对杆塔之间的导线、地线进行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