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至高王编年史 第十一章

本文原出自潘德的预言英文Wiki:

本文原文出自潘德的预言英文Wiki,由红魔馆的图书管理员本人翻译。
关于预言之子(文中的乔纳斯.温达维尔)的潘德战记 第十一章。
本文按原文重新修订,整理。

十一.南方的崛起(潘德历268-269年)
潘德历268年
到了潘德历268年,乔纳斯大王已经让他的许多老战友退休,其中许多人从他在晓炉城时就开始跟随他。这些人都是来自凛鸦境和长河镇的历战老兵,大多数人最终选择定居在七岔要塞和长河镇附近,导致不少当地人与北境人混居在一起。凡斯凯瑞雇佣兵也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因此他们也在潘德获得了新的家园,使人民进一步多元化。勇士团中许多幸存的成员虽然出身贫寒,并非贵族,但他们也能被国王编入禁卫军,侍奉于国王身旁。这些人是安冬嘉,她加入了狮骑士团;丽娃则以一个堂堂正正的骑士的身份被授予了符合地位的武器和盔甲;卡薇拉,她担任了无畏骑士团的武器大师;艾莉莎,据说她成为国王的间谍主管;梅滕海姆的弗雷德里,则荣幸地成为了皇家军队的总工程师;“狐狸精”莎拉女士则担任国王和王后的使节;西吉斯蒙德·辛克莱,被任命为皇家步兵团司令;朱莉娅,依旧是王国首屈一指的神射手;迪耶夫·沃登森被任命为皇家弓箭手团的指挥官;当然还少不了皇家军需官,莱丝莉。
所有人都认为一个太平盛世即将到来,国王已经准备好让他的子民放下武器,拿起农具,回到各自的田地,开始平静的幸福生活。不幸的是,这些愿望没有实现。在南方,巴哈德汗卡丹花费了很长的时间终于在长期对立的德夏公国和沙漠部族之间建立了联盟。自从辛加尔沦陷以来,他一直希望对新成立的潘德王国进行报复,并花了数年时间集结全国的力量准备进行报复。因此,当他听说曾跟随乔纳斯大王的历战老兵们被遣散,领赏归田后,便决定派使者向潘德宣战。
乔纳斯大王不愿意违背他对老兵们的诺言,没有重新召回他们服役。相反,他将大量新兵编入了皇家军队。尽管有一些刚刚退伍的老兵仍出于忠诚回到了国王的麾下,但许多新战士都是以前为他战斗过的老兵的儿子,或者是从全国各地蜂拥到国王旗帜前的未经沙场的年轻人。国王亲自资助并武装了大量招募而来的骑士,并征募了那些效忠于他的骑士团:独角兽骑士、狮骑士、无畏骑士和狮鹫骑士。即使是猎鹰骑士团都派出了一队猎鹰利爪前来支援,响应了国王的征募。长河镇也赶来了一小队志愿兵,因为国王更希望让长河镇的驻军继续作为预备役部队。最后,封臣们被召集起来,高扬着各家族的旗帜前来驰援国王。
因此,潘德皇家军队在烈狮城外集结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向南挺进,以对抗巴哈德汗的大军。离辛加尔不远的地方有一支德夏大军,其人数远远超过了潘德人的军队。巴哈德汗卡丹征募了南方的许多大城市近乎全部的驻军,而许多沙漠部族把成百上千的部落骑手送去他们的大军中。甚至许多不满于被北方人统治的辛加尔奴隶也很快成群结队地涌向巴哈德汗的旗帜下。在皇家军队的大多数战斗中,假如遭遇了规模更大的敌军,乔纳斯大王通常会选择避免战斗,转而各个击破。
在战斗打响之前,两国的君主在他们的大军阵列的中间会面。尽管乔纳斯大王知道不太可能,但还是希望通过谈判达成和平协议。巴哈德汗卡丹将目光投向了奴隶之城------辛加尔,他打算收复这个城市并以他的名义恢复当地人使用奴隶的权利。他毫不松懈,尽管他相信,尽管军队组织松散,但他更强大的军队仍更可能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乔纳斯大王也知道,如果他不反对这个提议,那么德夏将继续征服萨菲德城塞和努达堡,因此他确信,巴哈德汗卡丹根本没打算谈判,进一步谈判毫无意义。牺牲无可避免。两位君主都撤回己方战线,为即将到来的血腥大战做好准备。
德夏御风者立即率领南方的骑兵发起猛烈的冲锋。潘德的领主们为了挫败这些沙漠人的锐气,奋力向前,发起了同样出色的冲锋。双方的君主都在预备队中观察战场的形势,乔纳斯大王命令各领主麾下的步兵团以统一的步伐前进,而巴哈德汗卡丹则下令步兵紧随着他们的骑兵前进。刹那间,战马撞向战马,钢铁敲击钢铁的撞击声剧烈地在整个战场上回荡着。骑兵们从马鞍上倒下来,重重地栽在沙地里;战马翻倒,在沙地上连滚几圈;铺天盖地的箭矢飞向潘德人的阵列。骑兵们互相砍杀,侧翼的骑兵们转过身来,与敌人展开小规模的战斗。双方的许多贵族在战斗打响第一个小时就已遍体鳞伤了,无数人在混战中战死,并被遗忘......
潘德皇家军队仍处于预备队中,从他们的位置上,他们观察到一个又一个部落的德夏沙漠骑兵仍在不断地加入战场。潘德的步兵们试图在近战中控制住敌人,但德夏骑兵来去如风,刀法犀利,极力避免陷入长时间的交战,只要可能,他们永远从侧翼发起突袭。到中午,战场已经被分割成几十个战区,每个战区双方的数百名战士都在不停地争夺阵地的控制权。
由于德夏骑兵在战场上四处驰骋,沙尘在马蹄下飞扬,如同沙尘暴一样席卷了整个战场。更多的德夏人仍在不断地抵达战场......就在那时,乔纳斯国王派遣了他的主力出击,亲自率领皇家军队前进。
刹那间,号角响起,战号发出了冲锋的信号。皇家军队冲进了战场。在飞扬的尘土中,德夏人已经从四面八方把潘德领主逼入绝境。然而,国王的皇家军队的突袭对德夏军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使受到重创的潘德军队能够逃离战场。在这场沙尘暴引起的混乱中,两位君主都不知道,双方到底有多少人在战场上倒下。沙尘暴中的士兵们只知道一件事------不断向前推进,杀死任何看到的敌人。几个小时过去了,直到下午,屠杀仍在继续......
即使在战斗持续了那么久,德夏骑手们仍然在混战中疾驰。在沙尘暴中,皇家军队无法协调阵型或辨别真正的战线,只以松散的小队作战,并尽可能追杀任何遇到的敌人。乔纳斯大王亲自率领他的禁卫军在战场上四处驰骋,把德夏骑手从战场的一端驱赶到另一端。但每当他在前方击溃一队德夏骑兵时,就会有一队新的德夏骑手从后方突袭,迫使他的骑手们转身与他们展开战斗。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黄昏来临,尽管那时的战场早已被扬起的尘土笼罩在黑暗之中。国王仍在继续战斗,战场上没有一寸沙子没有被鲜血染红,被尸体和残肢所覆盖。乔纳斯大王自己也被一把马刀砍伤,他的禁卫军要么走散,要么被德夏人砍倒。然而,直到他的军队全部从战场上撤退后不久,他才意识到自己独自冲破了沙尘暴,杀死了不计其数正在搜寻幸存者的德夏人。事实上,一个小时前,潘德皇家军队就已经因为处于下风,而全部从战场上撤离,数百名新征召的战士躺在沙漠上死去。
乔纳斯大王则一直在混乱的战场上独自作战,甚至还错误地认为他的军队占了上风。然而,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处境的严峻。他独自一人,没有他的军队陪同。他把马转过身,离开了战场。目睹他的德夏骑手们目瞪口呆------一个落单的骑士竟然孤身一人仍在沙尘暴中疾驰,与他们继续作战。那些敢于挡着他的路的德夏人都被闪着银光的阿密尔砍倒了,这时他们才意识到他们对上了潘德的至高王,并为此付出了代价。
*注:可能neta古斯塔夫二世的经历,不过古斯塔夫二世可没那么幸运。
乔纳斯大王只给自己留下了短暂的恢复时间。战斗当晚,他独自一人骑马进入辛加尔,与分散的军队残部团聚。他获悉许多其他潘德军队很久以前就已经向北或向西撤退,要么穿过山脉撤到烈狮城,要么撤到沙漠边境的要塞。国王相信自己真的输掉了这场战争,于是准备返回他的王宫,希望艾迪兹勋爵能在他从长河镇征募后备军并征得新的税款的同时,守住辛加尔。不过事实上,双方在战斗中都遭受了严重的伤亡。一周过去后,人们清楚地意识到,巴哈德汗卡丹耗费多年才促成的德夏公国和沙漠部落的联盟已经因为与潘德人的这场血腥大战而彻底分崩离析。幸存下来的沙漠酋长和德夏亲王们将这场血腥大屠杀归咎于他,并将他们的军队全部撤回了自己的家乡。如果他希望继续与潘德开战,那么他只能带着自己的托巴军队中所剩不多的幸存者继续作战。战斗现场到处都是双方的牺牲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沙尘暴下奄奄一息地躺了好几天。这场战役被称为“血色沙丘之战”,因为那里流了无数的鲜血,双方却都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性的战果。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长河镇的后备军抵达烈狮城,罗兰爵士和雷恩爵士从北方赶来驰援。在巴哈德汗卡丹无法再次集结如此庞大的部队的同时,潘德皇家军队迅速进行了重组,向南进军,驻扎在辛加尔。在新发起的这场战役中,塞都重镇周围连续几个月发生了不计其数的小规模战斗和突袭。皇家军队终于在当年年底占领了这座要塞。随后,潘德王国和德夏公国终于达成了和平协议,卡西姆勋爵被赋予了守卫要塞的任务。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这个地区将继续动荡,城堡仍将多次换手。在这里,国王很感激拉斯穆.德法提卡领导下的神圣审判庭的帮助,虽然审判庭在该地区粗暴地强制当地人改信他们的宗教,但这意味着王室不必在塞都重镇周围部署大量的驻军。虽然由于审判庭的存在,潘德王国与德夏公国间的关系会恶化,但乔纳斯大王不愿意因为拒绝审判庭的援助,并为此失去更多的士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