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球智能时装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简报)

2022-02-09 14:13 作者:恒州博智调研  | 我要投稿

智能时装是通过技术增强功能以增加功能的服饰、服装。

一些智能服装使用具有交织电路的高级纺织品,而其他一些则实现传感器和附加硬件以使其具有智能功能。许多智能衣服可以使用蓝牙或Wi-Fi连接到辅助设备上的应用程序或程序。


全球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概况

国际市场智能时装的供应较为分散,智能时装主要生产商包括Nike,Adidas,Under Armour,Xenoma,Kolon Industries等;国内以初创企业为主,国内领先生产商为智裳科技。2020年,全球前十生产企业占据总销售额的50.49%。

北美,欧洲是智能时装的主要生产地区。2020年,北美智能时装产量达到3896千件,占全球产量的39.46%,居全球第一。2020年中国智能时装产量为1236千件,销量为1251千件,其中出口572千件,进口587千件,中国生产的智能时装主要销往欧美、亚太地区。


目前全球市场上主流的智能时装为第二代嵌入式产品,2020年占总产值的51.36%,其次为第一代连接式智能时装产品。2020年全球用于体育产业的智能时装占据总销量的50.29%,中国市场用于体育产业的智能时装占比为43.49%,预计未来随着国内国民健康意识的增加,用于医疗产业的智能时装产品需求将有所增加。


针对目前全球COVID-19疫情现状,以及对智能时装行业生产商、行业专家等采访,结合本研究组调研,预计2021年全球智能时装市场规模增速为35.66%。2020年,全球智能时装市场规模达到了1581.84百万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7144.7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5.96%。

目前,智能服装市场还是一片蓝海,尚未出现巨头的身影。尽管智能服装的巨大前景被业界所看好,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相关企业,但就目前而言,仍有不少“痛点”在制约智能服装产业。如:智能服装产业刚刚起步,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都不成熟,仅仅这些功能还不足以打动消费者。此外,智能服装的高昂价格也是阻碍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附属配件也价格不菲。而智能服装需想要真正走入大众市场,其首要前提是价格必须足够便宜。这样看来,智能服装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随着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高速发展,智能服装行业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的扩大。


随着人民对健康的追求,老龄化严重,及时关注自己身体的状况,了解各项指标,或者对部分状况有缓解保健作用的服装有比较大的需求。运动与健康医疗监测是当前智能服装重头应用领域,比如穿着置入心率测量芯片的运动衣,就能获取心率、心脏疲劳度、心脏年龄等信息。在欧美,一些基于运动与健康需求的智能服装已经开卖。和智能手表的可穿戴设备思路类似,智能服装内大多也嵌入了接收健康数据的传感器,它们存储相关信息传送给个人电脑或数据终端,穿衣人的重要生理特征被记录下来,进而分析数据,给出健康医疗建议,一旦发生意外状况还能够及早预警。中国对智能服装的研究和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环保、生态、智能化、数字化纺织服装是二十一世纪全球的主题,智能服装无疑将会成为本世纪服装竞争的焦点之一。服装市场的健康发展,再加上智能科技的顺势而为,两者的结合无疑让智能服装的前景变得不可限量。


智能时装产业分析

我国有丰富的原材料供应来源。以棉、麻、毛、丝为主的服装原材料体现出供应产量大、区域集中的特征。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省、山东省,以及长江中下游的湖北省、江苏省、安徽省和江西省均是服装工业的重要原材料供应地区。


芯片方面,从MCU、PMIC(电源管理芯片)、显示驱动IC到MOSFET,从车用芯片、家电芯片到可穿戴设备所需的蓝牙、触控芯片等,2020年下半年以来,产能吃紧逐渐从晶圆端传导到下游芯片厂商,多种芯片品类面临供货压力。面向家电、消费电子等领域的MCU尤其令下游市场焦虑,在没有通过长期订单锁定货源的情况下,下游厂商很难找到能直接采购的MCU货源。


详细内容请参考完整版报告,申请报告样本联系我们。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QYResearch在化学、能源、汽车、医疗、大型机械设备、耐用消费品、农业、化妆品、电子、建筑、食品、服务业等研究领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市场调查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IPO咨询、商业计划书等服务,尤其是化工和机械领域构筑了为客户解决统计局、海关、协会等官方单位无法统计到的细分产品数据,这也是在行业内始终处于不可动摇的专业优势的理由所在!

全球智能时装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简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