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管道容纳五千万温度,中国这一超级工程不得了,轰动了整个科学界

2022-05-08 20:53 作者:水镜晓先生  | 我要投稿


图为人造太阳装置

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正处于“用电荒”的状态,比方说欧美一些国家,每年电费都在上涨,出现用电荒并不是火力发电已不够用,而是各国需要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指导下发展风力,水力等清洁能源,限制火力发电,因此大家都迫切希望能寻找到一种发电量可观,又环保绿色的新发电技术,结果中国这一超级工程不得了,直接引起全球科学家热议,轰动了整个科学界。

图为人造太阳

核聚变发电被誉为是未来人类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但是想要实现核聚变发电,首先需要解决核聚变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问题,此前中国科学院公布的100秒视频显示,中国管道已经可以容纳5千万高温,实力不是一般的强大,这意味着中国专家距离掌握“人造太阳”又近了一大步,要知道五千万摄氏度,意味地球上没有任何容器能承受这种高温。

图为人造太阳

太阳内部核聚变的主要燃料是氘和氚,这两种物质大量储存在海水中,目前人类发现的比较优秀的发电方式是核裂变发电,核裂变发电需要的物质是铀,铀需要先进行提取,这种物质在地球上的储存量非常稀缺,并且铀本身具有放射性,在进行核裂变发电后还会产生污染物,需要很长时间进行自然分解,因此核裂变发电是一种价格昂贵,危害性高的发电技术。

核聚变发电恰恰相反,这种技术在发电过程中不会产生放射性物质,而且所需要的材料氘和氚,在自然界的储量极其丰富,粗略估计可用于核聚变发电的材料,在地球上的储量可供人类使用上百亿年,因此核聚变发电技术成为科学家争相想要研究的技术,但是想要进行核聚变发电,就必须模仿太阳的环境建造一个“人造太阳”,必须要模仿太阳的高温。

图为人造太阳

全世界有很多国家都在研究人造太阳装置,但是目前的进展来看,中国的人造太阳设备最接近成功,因为在5000万摄氏度的温度下,依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而且在测试中还产生了一些电力,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提高设备的运行时间,就可以率先掌握核聚变发电技术,那么中国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让设备能够承受5000万摄氏度高温呢?

要知道当前最先进的军用放热材料,能够抵抗的温度也不会超过1000摄氏度,其实中国科学家的做法非常简单,就是让设备形成磁场,让产生高温的反应物质在磁场中处于悬浮状态,这样一来设备不需要直接和产生高温的物质接触,就不会让设备受损,如今人造太阳已经成为各国激烈竞争的焦点,率先掌握核聚变技术的国家,将率先掌控地球能源的话语权。

管道容纳五千万温度,中国这一超级工程不得了,轰动了整个科学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