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中生物选必1】神经调节 膜电位机理及曲线分析 |题型总结

2023-08-07 13:18 作者:萨霞  | 我要投稿

喵喵 | 2-3 膜电位机理及曲线分析

1️⃣反射弧结构破坏类题型

【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①是否有神经节:具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②脊髓灰质结构判断:小角进,大角出。

③突触结构判断:—< —该结构的左侧连接的为传入神经,右侧连接的为传出神经。


例题1

在某动物的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位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该动物将表现为

A. 有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

B. 失去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

C. 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

D. 失去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


例题2

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表所示:

这个题看破坏前,你刺激任意一条腿,两条腿都会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A. 感受器

B. 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 传入神经和效应器【感受器和传入神经中可能有一个坏了,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中可能有一个坏了】

D. 效应器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机理

静息电位:

  • 外正内负
  • K⁺外流

动作电位:

  • 外负内正
  • Na⁺内流

运输方式:协助扩散

Na⁺—K⁺泵:主动运输


例题3

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虽然K⁺外流,Na⁺内流,但是不能逆浓度流】

A. 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 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 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 Na⁺相反

D. 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 Na⁺相反


例题4

如图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运输的过程,其中甲为某种载体蛋白,乙为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K⁺均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乙是协助扩散】

B. a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b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a是外侧,b是内侧】

C. 运输K⁺的载体蛋白甲和通道蛋白乙也都能运输Na⁺【专一性,只能运输K⁺】

D. 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经乙外流的结果


3️⃣膜电位变化曲线分析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极化)

动作电位:外负内正(反极化)


考:若胞外Na⁺离子浓度降低对曲线有什么影响?【峰值下降】

考:只要有刺激就能产生动作电位么?【要达到一定阈值】


例题5

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外流】

B. 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

C. 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 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跟Na⁺浓度相关】


例题6

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 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 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D. 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例题7

如图表示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₁~S₈)时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B. 刺激强度达到S₅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兴奋逐渐增强【不变】

C. 在S₁~S₄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可能有,但是没有达到外负内正】

D. 在S₅~S₈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外正内负和外负内正交替】

【高中生物选必1】神经调节 膜电位机理及曲线分析 |题型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