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如何有效地开展供应商分级管理

如何对供应商进行高效管理并进行评估考核呢?
今天通过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分享:
对供应商评估与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思路
供应商评估指标选择逻辑和设定方法
结合评估体系管理供应商的常见方式
供应商评估体系与管理机制的整体流程:
1、分析市场竞争环境:评估必要性和客户需求
2、选择评估目标:建立实质性和实际的目标
3、建立供应商评价标准:确立进行评价的依据和标准
4、组建评价小组:建立多方的控制和实施小组
5、供应商参与: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与期望
6、评价供应商:收集指标并利用工具评估
7、管理供应商:合作关系调整与指标优化
如何选择评估指标更加合理?
♻流程:确定指标选择维度-细化评估维度-选择评估维度-设计评估指标
交货周期-交货周期标准差-订单履约率-库存周转-实库现货率-待清理金额占比
如何通过评估分级管理供应商?
♻️流程:战略类(10%)、潜力类(10%-20%)、提升类(20%-70%)、预警类(70%-90%)、淘汰类(90%-100%)
1.战略类:加强深度合作,资源倾斜投入,梳理品类标杆,激励其他商家
2.潜力类:开源节流,严格控制供应商数量,减少日常开支,挖掘可优化的机会点
3.提升类:加大广告投放,新品独家首发,营销资源激励
4.预警类:制定帮扶计划,提供课程培训,督促学习
5.淘汰类:进入淘汰观察期,妥善清退
如何让供应商认同并参与其中?
♻️流程:三公原则、奖惩制度
1.公正:在指标体系及权重等流程上需要与供应商充分沟通,达成共识,互相认可
2.公开:结合可以利于查询的系统上进行公布
3.公平:针对考核结果的异议应该有接受询问和申诉的流程机制
4.奖惩制度:奖惩执的频次、明确奖惩频次和奖惩执行方
5.奖惩资源梳理:明确供应商奖励资源包及处罚措施
6.奖惩措施的制定:根据梳理出来的奖惩资源,结合供应商的考核分层组合出不同的奖励方法并确保可以有效引导供应商
7.奖惩严格执行:在规则明确的前提下严格执行奖惩,形成生态自循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