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方遇到暴雨,半小时就排干,北方为啥就一片汪洋?

2023-08-03 20:35 作者:孤寂寒光  | 我要投稿

河北涿州水面几乎与交通标志牌平齐,积水深度高达七、八米,最深可达十二米!面对北方城市的狼狈,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不少人开始用南方城市对比,鄙视北方防洪能力弱的同时,免不了还有几分沾沾自喜。确实,南方的雨要比北方大得多,但在面对暴雨时,双方的表现却是天差地远。南方的暴雨,只会引发南方人安坐楼台听涛看雨的雅兴,北方的暴雨,却会让上上下下如临大敌。

在暴雨引发的洪水面前,北方的抵抗能力弱,固然不能完全排除人为因素,但主要是受客观环境所限。在自然水系中,北方与南方最大的区别,就是南方的河道不论宽窄但都很深,而北方的河道大多又宽又浅、乱石丛生,中间还长着许多野草灌木,甚至还有高大的乔木。如果没有两侧不算很高的堤坝,你甚至会以为那是一片旱地。这种情形,越是干旱少雨、地表植被稀少的地区越明显,比如新疆的戈壁荒漠。道理不复杂,河道就是地表水冲刷而成的天然水路。

南方多雨,河水常年不绝,在天长日久的冲刷下,就形成了深深的河道,而越深的河道水流越急,因而河道越稳定。北方少雨,旱季河里基本没水,除了河道中央会形成一条深一些的“水沟”,其他地方野草灌木滋生。可一到雨季,山洪裹挟着巨石泥沙倾泻而下,中间的“水沟”根本无法容纳,只能顺着浅浅的河道蔓延,还动不动就冲垮堤坝。而山洪退去之后,巨石泥沙便会沉积下来,将河床变得更高更平。关于这一点,长江与黄河的对比特别强烈。黄河之所以成为悬河、地上河,除了泥沙含量高、下游地势平坦等原因,水量小、水量不稳定、自我疏通能力不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因此,南方的河流很少改道,黄河却如同一条在黄河平原翻滚的恶龙,不停地寻找新的入海口。对于北方又浅又宽还满是障碍物的河道,我们无法通过人工干预,将其变成南方那种又高又深的天然泄洪通道。即便不计成本,失去水流的养护,拓宽加深的河道也很快就会再次淤塞。


排水系统也是一方面。除了高等级公路,北方的普通道路两侧,很少修建排水沟。即便有,也只是浅浅的一条,根本无法满足泄洪需要。山上一下雨,雨水就顺着道路奔涌而下,经常造成道路损毁。至于城市的排水系统,自然要比农村完善许多。但出于成本考虑,北方城市排水系统的泄洪能力,肯定无法跟南方城市比。个人生活也罢、家庭开支也罢、单位运转也罢、城市管理也罢、国家治理也罢,归根结底,都是经济问题,都要考虑预算平衡。如果按照南方城市的标准修建北方的排水系统,费效比太低!这次“杜苏芮”台风带来的总降雨量高达1200亿立方米以上,而我们的南水北调工程,年均调水量不过70亿立方米。如此大雨,对于北方排水系统确实是一个考验。


南方遇到暴雨,半小时就排干,北方为啥就一片汪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