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王祖贤(海泰)VS周润发(乐天)饮料大战!
80年代后期韩国的饮料市场被本土的McCOL大麦碳酸饮料所把持着,82年开始生产,曾一度出口到日本。口味为柠檬和大麦的混合味道,甜度也要被美国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要低。
当时为其代言的明星为韩国著名歌手赵容弼,代言的广告费高达1亿韩元之巨,开启了以亿元为单位的广告代言时代。





当然韩国的消费者不会一成不变的青睐某一种特定的商品,可口可乐公司则趁虚而入,开始大举进攻韩国市场,于84年推出了名为Ambasa的奶味碳酸饮料(milk soda),除了基本的苏打成分、玉米、糖蜜、糖和碳酸水外,还添加了牛奶。2022年产品换代以后,并入芬达系列,更名为“”芬达牛奶苏打”。
当时为其代言的明星为韩国女演员吴贤庆



Ambasa的牛奶苏打饮品开始迅速占领McCOL的大麦饮料市场份额,韩国本土饮料企业自然也不能坐以待毙,当时主要抗衡Ambasa的为乐天七星和海泰,其中乐天率先发难,推出了名为“Milk is”的牛奶苏打饮品,并聘请了在韩人气颇高的《英雄本色》主演周润发来担任广告模特。海泰也不甘落后,推出了名为“Creamy”的奶味苏打来对抗乐天,并聘请了在韩大热的《倩女幽魂》女主王祖贤来担任广告模特。



下图为周润发在韩国济州岛拍摄CF时的现场花絮照片(Screen杂志附录)






周润发当时拍摄的广告在韩国青少年中引起了一股热潮,其中的广告语“我爱你,milkis”在国内成为了流行语。乐天在7个月内促成了180万箱的恐怖销售记录(每箱为24罐),比预期多了3倍,月销售额高达11亿韩元。

相比于周润发,王祖贤所代言的海泰Creamy奶味苏打可就没这么幸运了,这其实是有原因的。
乐天和海泰未邀请港星代言之前,我们来稍微看一下韩国的饮料市场占比。其中可口可乐的Ambasa市场占有率为59.1%,乐天七星为26.6%,海泰为14.2%。其中海泰勉强为乐天七星的一半左右,这种差距是无法通过请明星代言所能弥补的,之前有韩国贤迷反馈,海泰的Creamy苏打酸味要比乐天的Milkis要重,光口味这一点上就处于绝对的下风......
王祖贤代言的CF存在着明显的模仿痕迹,两者的CF都使用了直升机,但周润发的CF拍摄时间要更早,制作也更为精良。且两者的广告用语雷同,周润发的CF结束语为“사랑해요 밀키스”,王祖贤的CF结束语为“반햇어요 크리미”,使用的为同义词,只不过品牌名称不同,毫无新意。
从2人的在韩人气来讲,男星的知名度要远高于女星(这点和当年港台的情况一样,大男主戏盛行所导致)



周润发的广告拍摄费用为4500万韩元每集,总共拍摄了2集,共9000万韩元,王祖贤的拍摄费用保底金额为5000万韩元(《东亚日报》里面报道的片酬为8000万韩元),实际上王祖贤的片酬大概为5-6千万韩元的样子,当时她本来是和周润发一样,拍摄分为上下集,只不过后来下集的拍摄被取消了(90年2月路演对王祖贤的专访有提到),在CF里面虽然能够看到2个不同的版本,不过其中一个版本用的是导演补拍的镜头而已。(请注意,王祖贤来韩时,所有随行人员的开销均由韩方承担,所以实际上拍摄CF的成本要比合同约定的要高)
随着周润发和王祖贤的CF大战打响,外国影星的CF拍摄费用也水涨船高,除了上面2人外,加上苏菲玛索,美国歌手提芬妮&肯尼罗杰斯,为当时CF片酬最高的5个外国艺人(见下图东亚日报),其中苏菲玛索的广告费据称高达2亿韩元,足够其当时在首尔江南富人区购买一栋别墅了。



89年苏菲玛索来韩拍摄的Debon化妆品CF


80年代韩国为了维持外贸收支平衡,特意修改了相关法案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支出,其中就包括对外汇的限制,上面我所说的外国艺人的天价广告费实际上从韩国套走的都是实打实的外汇储备,韩国政府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很快就出台了对应的政策来限制外国艺人来出演国内的CF,王祖贤当时本来受韩国方面邀请,以1,5亿韩元(韩国影视最高片酬)出演影片《女警特工队》,后来也受到相关法令的限制而搁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