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中古史 | 中世纪东欧
中古史 | 中世纪东欧

中古史之中世纪东欧中世纪:
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的一个中间时期,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最终融入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中。中世纪历史自身也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术语“黑暗时代”“黑暗时期”一般指中世纪早期。
"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比昂多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天主教对人民思想的禁锢,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1.拜占庭帝国
即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都城为君士坦丁堡。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国有很大的影响,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史料、著作和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2.查士丁尼
又名查士丁尼大帝,拜占庭帝国君主,其在位期间对内对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对内:
(1)任命特里波尼安等人编纂法典和发布新敕令,形成了欧洲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国法大全》。
(2)镇压君士坦丁堡的尼卡起义,改革行政,加强中央集权。
(3) 发展对外商贸,引进丝织业。
(4)干预宗教事务,迫害阿里乌斯派等异端。
(5)兴建圣索菲亚大教堂。
对外:以名将贝利撒留等在东部与萨珊波斯作战,在西部征服北非汪达尔王国、意大利东哥特王国并占领西哥特王国南部。查士丁尼一世的政策被学者瓦西列夫概括为“一个帝国、一个教会和一部法典”。
3.《查士丁尼法典》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该法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该法典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法典,学说汇纂,法学阶梯以及新律。
法典内容为东罗马帝国时期的皇帝敕令,以及权威的法学家对于法律的解释,还有给法律学生当作法学的入门教材等。
补充知识点
公民法:由公元前450年开始公布的"十二铜表法"逐渐演变而来,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万民法:罗马法中调整非罗马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法律。与罗马公民法相比,万民法具有以案例为主、灵活方便的特点。除此之外,适用范围的扩大,也使它克服了以往那种狭隘民族性的缺点,因而更能满足整个社会的普遍要求,更能适应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需要。
自然法:一种主张一定的权利因为人类本性中的美德而固然存在,由自然赋予(传统上由上帝或超然的来源),并且这些权利可以通过人类理性得到普遍理解的哲学。因为是由自然所决定的,自然法则被认为是客观和普遍的,它独立于人类的理解,以及特定国家,政治秩序,立法机构或整个社会的制定法而存在。
4.圣像破坏运动
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
背景:教会和修道院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并享有免税和免徭役的特权,严重影响国家的税收和军队的巩固。实质: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
影响:圣像破坏运动最终促进了拜占庭帝国的封建化的进程。
5.东正教与天主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是基于正统派神学并强调自身正统性的宗徒继承教会。
源自希腊文明的救世主信仰根源,因罗马帝国东部一脉相承的拜占庭帝国、俄罗斯帝国的国家宗教闻名。东正教否认罗马教皇有高出其他主教的地位和权力,主张除主教以外的其他教士均可婚娶,在教义上与天主教略有分歧。东正教主要流行范围是东欧,即东欧的希腊语和斯拉夫语地区。
补充知识点
新教:亦称基督教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包括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产生的新宗派: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以及随后又从这些宗派中不断分化出来的更多宗派。新教信仰的是圣子、圣父、圣灵三位一体的独一上帝,认为《圣经》具有最高权威,主张因信称义。新教重视信徒直接与上帝相通而无须神父作中介;主张教会制度多样化而不赞成强求一律。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是对罗马公教会(天主教会)发展而来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学理论、礼仪传统等信仰体系之总括,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基本教义为天主十诫、圣教四规与七件圣事。天主教是基督教中历史传承最悠久、文化沉淀最深刻、信徒最多的派别。天主教的信徒广泛分布在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南部等地。
6.索贡巡行
公元9世纪末基辅罗斯国家初期大公就向人民征收贡物的一种方式。
内容:每年冬初,大公就率领亲兵在其辖区内向居民征收毛皮、蜂蜡、粮食等贡物,甚至掠夺人口。索取来的贡物一部分被用来赏给亲兵以维系主从关系,大部分则主要在翌年春天运往拜占庭和东方用来换取其所需的必需品和奢侈品,以维系大公与其臣属的关系。
评价:索贡巡行是一种原始的剥削形式,这种制度构成了罗斯国家早期对内统治的主要特征。随着封建制的发展,以实物税为主的租税逐渐取代了这种早期的原始剥削方式。
补充知识点:
基辅罗斯:正式名称为罗斯。公元882年,诺夫哥罗德王公奥列格(维京人)征服基辅及其附近地区后建立的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东欧君主制国家,首都是基辅。公元882年疆域包括第聂伯河到伊尔门湖之间的土地,是东斯拉夫人文化的发源地。根据史学史的观点,基辅罗斯被认为是三个现代东斯拉夫人国家:俄罗斯、乌克兰和白罗斯的前身。
真题演练
【苏州大学真题】“三位一体”的理论在基督教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谓“三位一体”通常指的是( )。
A.天主教、圣公会、清教
B.耶稣、上帝、基督
C.天堂、地狱、人间
D.圣子、圣父、圣灵
【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真题】名词解释:新教
-完-
内容|年糕
校对|C老师 羊羊
整理搬运|初心阿卓
百科咨询|初心C老师
(微信号:VIP7claire)初心翻硕百科448公益讲座群(CCtalk课程群号:88064388)

关于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