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篇 学习微表情,音容习惯全接触。

2023-08-02 23:32 作者:神府尹  | 我要投稿

第一章 以貌取人,进而观心

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我们对别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停留在对方的表面上。虽说“人不可貌相”,但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一些外貌特征来对其作一个初步的判断,进而可以作出是否和这个人交往的决定。“事事留心皆学问”,其实,我们可以从他人的一些外貌特点上看出这个人的性格如何。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计谋叫“空城计”,但是你对其中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暗中配合了解多少呢? 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在谋略上势均力敌的高手,一个在墙城之上,一个在墙城之下,用心机对峙着。诸葛亮知道司马懿一眼就能看穿他的虚张声势,但诸葛亮更知道司马家族和曹氏家族的冲突,倘若司马懿击败了自己,就破坏了三国鼎立之势,然而司马家族的羽翼未丰,最后难逃鸟尽弓藏的下场。当年帮刘邦打天下的韩信最后不也落得这么一个下场吗?精于军事的司马懿当然知道这些。就因为有诸葛亮的存在,才让司马懿有了丰满羽翼的机会,对付诸葛亮,曹丕还必须倚仗司马懿,如果没有了诸葛亮,曹丕就没了后顾之忧,不需攘外,安内是必然之举,到那时,司马家族就没有容身之地了。因此,在平静的表面背后,两个对手心中波澜起伏,诸葛亮一生谨慎,判断司马懿不会下手,他才敢走这步看似冒险之棋。当司马懿的儿子提醒说,诸葛亮在使诈,城中必无伏兵,心知肚明的司马懿立即打断他的话,以“诸葛亮一生谨慎”的话搪塞过去了。机智的司马懿从诸葛亮平静的表情上领悟到,这是诸葛亮用谋略与他合唱的一出双簧戏,这出戏,若不是这两个有大智慧的谋略高手,绝不可能唱得如此之好。 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中,表情是最能使情绪表面化的动作,凭面部表情来推测和判断一个人的性格,是有相当的准确性的。 一个人的表情是其内心活动的写照。透过表象窥探心灵的律动,把握情绪变化的节奏,了解情感互动的根源,表情就是传递这种信息的显示器。 当人们与他人交往时,无论是否面对面,都会下意识地表达各自的情绪,与此同时也注视着对方做出的各种表情,正是这种过程,使人们的社会交往变得复杂而又细腻深刻。 如下这些“脸语”是比较容易读懂的:蹙眉皱额头表示关怀、专注、不满、愤怒或受到挫折等情绪;双眉上扬、双目张大,可能是表现惊奇、惊讶的神情;皱鼻,一般表示不高兴、遇到麻烦、不满等。 愉快的表情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观察到,它的特点是: (1)嘴角拉向后方; (2)面颊往上展; (3)眉毛平舒,眼睛变小。 不愉快的表情的特点是: (1)嘴角下垂; (2)面颊往下拉,变得细长; (3)眉毛深锁,皱成“倒八”字。还可以具体化一些,比如:眉——有心理学家研究,眉毛可有二十多种动态,分别表示不同的感情。 汉语中常用词语有:柳眉倒竖(发怒)、横眉冷对(轻蔑、敌意)、挤眉弄眼(戏谑)、低眉顺眼(顺从)。宋代诗人周邦彦有一句词:“一段伤春,都在眉间。”这是因为一个人眉间的肌肉皱纹较为典型地体现出了他的焦虑和忧郁,而一旦眉间放开、舒展,则是心情变得轻松明朗的标志。 鼻——鼻子的表情动作较少,而含义也较为明确。厌恶时耸起鼻子,轻蔑时嗤之以鼻,愤怒时鼻孔张大,紧张时鼻腔收缩、屏息敛气。 嘴——嘴部的表情主要体现在口形变化上。伤心时嘴角容易下撇,欢快时嘴角会提升,委屈时通常噘起嘴巴,惊讶时伴有张口结舌的动作,忍耐痛苦时常常紧咬下唇。所以,嘴唇的曲线能敏感而自然地暴露内心活动。 人们一般可以从面部发生的不同表情和动态中,窥探到对方的性格特征和其真实意图的大致面目,把这种表情细致地描述出来,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形: 当一个人正在工作时,忽然沉默下来,而且,很明显地露出不愉快的表情。那么,这种人在危机的状况下,极难承受得起精神上的压力。他属于欲求不满而又缺乏耐性的人,对于事态的发展方向,无法应付自如;在实际生活方面,他缺乏坚强的性格;如果处在逆境中,他就会立刻表现出软弱的本性。 这是一种失衡的表情,由于内心的冲突,使他的面部表情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对于一般人而言,佯装出一种与感情不符的表情,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内心的活动,会造成脸部肌肉发生连锁性反应,而表情的变化就随之产生了。 如果某个职员不满公司主管的言行,但只能敢怒不敢言,就只好装出一副毫无表情的样子。而事实上,不管这个人如何压抑那股愤怒的情绪,其内心的不满依然很强烈,如果仔细观察他的面孔,你会发现他的脸色有不对劲的地方,可能出现令人瞩目的僵直的面孔。 还有两种可能造成面无表情的情形。一种是漠不关心,另一种是根本没有放进心里去。当然,这种表面上的情形,也可能意味着他对人非常关心,但却不愿让人轻易地看出来。 有一种脸上的表情跟内心的情绪恰恰相反,但从面部肌肉的运动所呈现出的喜悦的表情来看,是笑的范畴。原因在于愤怒、憎恨、悲哀等感情能够从面部表现出来,很容易成为阻碍人们的正常社会活动的因素,所以人们都竭力设法压抑这种负面的感情,而尽量表露出喜欢或笑容满面的正面表情。 在现实生活中,最能体现这种现象的例子莫过于夫妻之间的争吵。当彼此间的不和达到很激昂的状态时,不快乐的表情反而会逐渐消失,结果呈露出愉快的笑脸,态度也显得谦恭而亲切。 假如彼此间常常会陷入强烈的敌意和反感之中,倘若在对方的面前表现出了这种敌意和反感,不但会给对方带来不愉悦,对家庭、社会都会有不良的影响,所以,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产生了言不由衷的表情。这是一种无奈的方式,它具有双重社会功效,既需要预防,也需要提倡,关键是看针对什么样的人采取这种表情的使用方法。 人的喜怒哀乐,是通过脸部的活动来表达的。很少有人注意到人左右脸的变化并不是对称的,表情先是由左脸开始的。 一位美国学者沃尔夫对人的面部表情做了深入的研究后,在论文中指出,人的脸部在表达情绪时,左边的变化要比右边来得强烈。 论文发表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系的三位心理学家随即找了86个不同性格的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证实了沃尔夫的论断:人面部表情左右不对称,表情变化通常是先由左脸开始的。这是由于左脸是由大脑右半球所控制的。大脑右半球通常和外界有着直接的联系,不必使用言语作为媒介(言语是由左半球控制的),因而左脸的表情要比右脸来得快些,来得强些。 这就是说,人的大脑分为两半球,发自内心的感情通常由右脑控制,却具体地反映在左脸上;而左脑则专司理智性感情(即经过克制和伪装的感情),然后反映在右脸上。因此左脸的表情多为真的,右脸的表情则有可能是假的。若想知道对方的真实感情,就要着重去观察对方的左脸。 通过他人的面部表情,你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表情反映心态。表情会因很多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异,比如性别、年龄、文化等。但是,一般来说,单一的表情还是容易判断的,最难判断的是有几种表情同时出现在一张脸上。另外,一些外部因素也会给判断情绪带来困难。 使判断复杂化的因素包括:先前是否见过要判断的脸,综合背景环境线索,判断者的情绪状态,被判断者的面部特征,观察面部的具体方法。 表情是情绪的晴雨表,通过表情,可以观察到与我们交谈的人言语之外的反应。眉飞色舞、笑逐颜开,标志着谈话气氛非常融洽;怒目而视、左顾右盼,则说明谈话没有找到路子。 一些细微的表情变化,也可以提示我们对方是否对话题感兴趣,是否愿意继续交谈下去。比如,眼神的朝向可以提示我们对方是在倾听、思考还是漠不关心,嘴唇紧闭提示我们对方要下决心,青筋暴露说明对方马上就要发怒,该采取应急的措施了。 (2)从表情推断人物性格。不同性格的人,在同一情绪下的表情可能不同:遇到高兴的事情时,开朗的人可能开怀大笑,腼腆的人则可能仅仅抿嘴笑笑,而抑郁的人可能只露出一丝苦笑。 经常面带笑容、面部肌肉自然放松的人,他的心态一般比较稳定、平静、开朗;而经常愁眉苦脸、面部肌肉紧张的人,他的心态往往不太稳定,可能心胸狭窄、脾气暴躁。 由于面部表情由面部肌肉的活动形成,肌肉活动会在脸上形成各种表征,比如皱纹等。久而久之,这些表征就会刻记下来,成为永久的表情,这些永久的表情会向外界透漏出一个人性格方面的某些东西。 (3)表情能帮助人们在交谈时去伪存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在进行言语交谈时并不一定会完全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一来,交际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这时候,表情可以帮助交际的双方正确地理解各自的真实意图。 多数表情是生理性的,可以不受意志支配,当一个人想隐瞒真相时,就会使有声语言偏离真实的意图。但是,这时候表情就可能背叛他,把被有声语言掩盖的事实揭露出来。比如,当雇员对老板不满时,虽然嘴里说着得体的话,脸上却会露出不满的表情。 除了有声语言会掩盖真情之外,人们还会使用表情来掩盖真实的感受或意图。比如,有的人在谈论自称是让他快乐的事情时,脸上露着欣慰的笑。但如果他的感受是假的,很可能会有一种别的什么表情飞快地略过脸庞,或者仅仅体现在眼睛里。 这种短暂的表情称为瞬间表情,它是被蓄意隐藏了的,但是,它随时可能会跳出来揭穿主人的伪装。 人的面部动作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1.头部动作 将头部垂下呈低头的姿态,它的基本信息是“我在你面前压低我自己”,但是这种姿态并不仅限于地位低下的人。当同事或居上位者做此动作时,它的信息乃是以消极的方式表达:“我不会只认定我自己”,然后变成这样的目标:“我是友善的”。 头部突然高高抬起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若这个动作发生的时机是刚刚遇见但还不十分接近的时候,它表示:“我很惊讶会见到你”。在这儿,惊讶是关键性的要素,头部上扬代表吃惊的反应。在距离较远的时候,头部上扬是用在彼此非常熟悉的场合。 摇头本质上是表达否定信息。 把头猛力转向一侧,然后再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是单侧的摇头,同样传递“不”的信息。头部半转半倾斜向一侧是一种友善的表示,因为这种动作特别像是在与同路的人打招呼。 摇晃头部时,是说话者正在说谎,而且试图压抑住要表示否定的摇头动作,但又不能彻底控制。 晃动头部,一般被用来表达特别惊讶的意思。其中隐含刚得知的消息是那么不寻常,以至于必须晃动头部才能确信这不是做梦。 头部僵直,表示一个人特别有魄力而且无所畏惧,甚至对有什么东西在身侧摔破,都不屑一顾;或者是心里觉得无聊的表现。 颈部驱使头部从感兴趣点往侧面方向移开,通常来讲,这是一种保护性的动作;或把脸部移开以回避对身体有威胁的事物,在特殊情况下,可借助这个动作掩饰脸部而隐藏自己的身份。 颈部驱使头部向前伸并朝向感兴趣的方向。这种动作所传达的内容比较复杂,因为它既可以表达浓烈的爱,也可以表达深刻的恨。前一种情况是两个相爱的人伸长脖子深情、专注地凝视对方的眼睛;后一种情况则像是两个冤家伸长脖子、探出头部以表示他们都瞧不起对方;第三种情况则出现在某人渴望吸引你全部的注意力之时,他会把自己的脸探出来,以阻挡其他任何可能吸引你的东西。 头部从兴趣之源缩回,这是回避的动作。 猛地把头垂下然后隐藏脸部,也可用来表示谦卑与害羞。在心怀敌意的情况下,把头低下则具有截然不同的意义,其主要差异在于眼睛向前瞪视敌人,而不是随着脸部而下垂。 抬头是有意投入的行为。下属进入上司的办公室,站在上司面前,注意到上司正低着头在桌上写东西。如果他对眼前的人物有畏怯之感,一般地说,他会站在那里无声无息地等候,直到上司抬起头来看他,才开口讲话。 头部后仰,鼻子朝天这是势利小人或非常自信之人的姿态。当一个人把头向后仰的时候,其情绪变化包括:从沾沾自喜、桀骜不驯到自认优越而存心违抗。基本上,这种姿态是挑衅的仰视而不是温顺的仰视。 头部轻轻地歪在一边,这个动作源自幼时舒适的依偎——小孩把他的头部依靠在父母的身上,当成年人(通常是女性)把头歪斜到一侧时,此情此景就像倚在想象中的保护者身上一样。 头部低垂,一般来说,表明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心非常厌倦。 2.嘴巴的动作 嘴巴的动作是表达感情的方式之一,而最显著的动作为笑。笑是最容易露出牙齿的动作,对动物可能解释为威吓对方,但对人类而言则是代表亲切。人类文化史上对“笑”有以下几种分类:微笑、大笑、狂笑、傻笑、含蓄地笑、苦笑、忍不住地笑等。能表达“笑”的语言很多,一般而言,有“笑”的场合,都能轻松地消除紧张气氛,较容易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若有人在谈话场合露出笑脸,更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另外,由资深推销员多年的经验可知: ●舔唇,表示友好(同意)的意思; ●舌头在口腔内打转,表示不同意的意思; ●嘴唇紧闭,下唇干燥时,表示不同意的意思; ●压紧下唇,故作紧张状态,表示不同意的意思; ●用力上下咬牙,使两颊肌肉颤动,面颊呈抽筋状,也表示不同意。 3.鼻子的动作 人的鼻子十分奇妙,许多文豪利用鼻子作为小说的题材,并不是没有原因的。翻开童话故事,很多都是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设定人物的鼻子,国王是老鹰鼻,好好先生是朝天鼻,酒鬼定是酒糟鼻。由此可知,鼻子是给他人留下印象的关键。在美容整形外科中,鼻子也是重要的美容项目之一。 心理学方面把鼻子和手指作为一种关联,有下列的动作: ●把食指顶在鼻子翼旁,表示怀疑的意思; ●摸鼻子,表示不能接纳你的意思。另一种说法是,人紧张时,鼻黏膜还容易引起生理上的变化! 4.下巴的动作 下巴与四肢组合的姿势也有关,对动物而言,甲要威胁乙时,为了让乙认为它很庞大,就会将背弓起,此时下巴突出;防备他物攻击时,全身会收缩,下巴也一样会缩起。仔细观察或逗弄周遭的猫、狗就可以知道了。在各种场合注意对方下巴的角度: ●下巴抬高:此人十分骄傲,优越感、自尊心强,望向你时,常带否定性的或有敌意的目光; ●下巴缩起:此人仔细,疑心病很重,容易闭塞自己,对他人发言的内容不易相信。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他认为通过观察人的眼神,可以知道人的善恶。 这并不是孟子在胡说,而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医学研究发现:眼睛是大脑在眼眶里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如同大脑皮质细胞一样,具有综合分析能力。所以,眼睛在人的五类感觉器官中是最敏锐的,大概占感觉领域的70%以上。而瞳孔的变化、眼珠转动的速度和方向等,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再加上眼皮的张合、眼与头部动作的配合等一系列动作,人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地从眼睛中反映出来,而且它所流露出的信息甚至比言行更为真实。 看来,观察一个人的眼部动作比去调查一个人的背景还要来得直接、来得有用。眼部表情的动作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眼睛斜瞟 斜眼瞟人多发生在女性身上,如果她第一次和男性见面就用斜眼瞟男性,就是在说“挺喜欢你的,你也很帅,只是我很害羞,不敢正眼看你,但我又很想好好看看你,没办法,只有偷偷地看你了”。这个时候,你应该感到高兴,而不是生气人家不拿正眼看你。 2.眼睛上扬 眼睛上扬是一种假装无辜的表情。如果有人在讲你坏话,你做出这种表情,则表明自己确实没有干过那种事,别人是在造谣生事。当然,眼睛上扬一般也配合耸肩膀的动作,多出现在外国朋友身上。 3.挤弄眼睛 向对方挤弄眼睛是一种默契的表现,就如同在说“我们干的事情天不知、地不知,只有你知我知”;也有人在扮鬼脸的时候挤弄眼睛,为的是让自己的装扮更加逼真。能这样做的人一定是对你印象不错,或者是喜欢你,特别是在小孩子身上,这种现象更为普遍。 4.眨巴眼睛 根据眨眼频率的不同可以分为好几种:如果是面对着你快速眨巴眼睛,说明他是在暗示你“有的事可以说,有的事不能说,那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如果是他一个人在快速地眨巴眼睛,特别是在脸部朝下时,说明他快哭了,情绪非常激动,这个时候,需要你的安慰;如果眨巴眼睛的幅度比较大,速度也比较慢,那就是说他不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他需要睁大眼睛来看清楚,是否自己刚才是看花眼了。 5.眼睛上吊 这种人会为了自己的私欲夸大事实,但他们性格消极,有着一定的自卑感,不敢正视对方。 6.眼睛下垂 这个动作是一个不友好的举动,有轻蔑对方之意,要不然就是不关心对方的意思。这种动作的发出者一般个性冷静,极少有情绪冲动的时候,但本质上只为自己设想,是个极其任性的人,一般不容易让他改变观点。 7.眼珠转动的速度和转动的方向 眼珠快速转动的人,第六感敏锐,反应快,能迅速地看透人心。这种人的性格特立独行,并且容易情绪化。相反,眼珠转动迟缓的人感觉迟钝,情绪起伏少,不易受他人观点的影响。 此外,眼珠转动的方向也有特定的意思。如眼珠向左上方转动,表示在回忆过去;眼珠向右上方转动,表示想象以前没见过的事物;眼珠向左下方转动,表示心里在盘算;眼珠向右下方转动,表示正在感觉自己的身体;眼珠左或右平视,表示正在专心地听对方说话,并且在尽力弄懂对方所说的意思。

上篇 学习微表情,音容习惯全接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