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北师大版和朱绍侯版中国古代史,前者上帝视角,后者抓不住重点,以汉武帝篇章为例
先看看朱绍侯版,也就是老版的书
然后看看北师大的
能不能发现其中的区别?各位,我不认为北师大的这个做法叫做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史观,我只觉得这叫春秋笔法。 北师大直接就没写汉武帝的开疆拓土,一个字不提,民族凝聚力的提高就更别说了,士风就更别说了,通篇都是站在上帝视角全方位批判,对比一下两本书对同一时期描写的语气就知道了。 我国对新疆的法统就是始于汉武帝时的汉匈战争,然而他们直接不写汉匈战争这种持续了两百年的首要国策(公元前133年到公元88年,从马邑到燕然),就算是不敢近雷池一步,生怕因为破坏民族团结不敢写汉匈战争(我国已经没有匈奴族了,况且这不算是民族仇杀,汉军里面匈奴人乌桓人可不少,说起来我们还算是各民族联军去消灭邪恶的匈奴政权,是联合草原上被压迫的各民族百姓发动的正义战争,或者可以说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与游牧民族内部利益争夺的失败者结成联盟,为了消灭匈奴政权这一共同目的,进行的一场战争),怎么着也得写一下开疆拓土吧,新疆的开拓居然都能不写,张骞这么重要的人物居然可以不写,是什么原因? 至于朱绍侯版抓不住重点,其实主要是我觉得他在汉武帝这篇写得不够深入,最重要的没写,他提供的东西百科也能提供,他的书基本的东西倒是挺全的。 各位对这两本书有什么看法?欢迎用两书其他篇章对比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