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肝癌 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肝炎≠肝癌
肝癌素有“癌王”之称,其死亡率非常高。科学研究表明,肝炎是诱发癌症的第一大“罪魁祸首”。百分之七八十的癌症患者,患有乙肝或丙肝等病毒性肝炎。预防肝癌的第一要务就是积极防控肝炎。规范诊疗,是防控肝癌的有效手段,肝炎≠肝癌。
大可不必谈“肝炎”色变,虽然目前国际上对乙肝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通过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控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少肝硬化发生,从而有效降低肝癌风险。
由于感染肝炎后,很多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往往忽视治疗。更有甚者,相信所谓的民间偏方胡乱治疗,不仅没控制了肝炎病症,甚至还雪上加霜,给肝脏造成损伤,加速病情进展。肝炎通过母婴、性接触及血液传播,带有一定家族聚集性。很多“肝癌家族”,其实都跟家族的肝炎病史相关。
有一家人母亲和4个姐弟,都先后罹患肝癌。追踪溯源后,发现这家人,都是乙肝患者,且病毒复制异常活跃。一是要加强肝脏疾病的检测,一旦发现感染肝炎,要及时阻断传播链;二是感染肝炎后,要定期到专业医疗机构诊疗,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规范用药,绝不能盲目听信民间偏方。
研究表明,疫苗的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儿童和青少年肝癌的发生,乙肝疫苗可能是第一个可以预防癌症的疫苗。因此,未感染人群,要及时接种肝炎疫苗。
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肝癌治疗最有效的“妙方”。随着肝癌治疗医药技术的发展,早期肝癌5年生存期达85%以上,有些甚至可以达到治愈标准。而晚期肝癌不仅治疗费用高、效果差,患者生存与生活质量也大受影响。有肝炎等慢性疾病的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要及早并定期进行检查。
戒烟戒酒
酒进入人体后需要肝脏解毒,酒精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对人体毒性很大,肝细胞内脂肪沉积,易引发肝细胞炎性坏死、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最后形成肝硬化其中部分肝癌,就是由“酒精肝”导致的。同样,长期吸烟会使身体内的细胞出现癌变,诱发肝癌。
保持清淡的饮食
霉变、烧焦、烧糊的食物,含有致癌物质。红肉、香肠和熏肠等加工肉食也易引起肝癌发生。平时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粮等预防癌症的食物,少吃精炼面包、炸土豆片等食物。
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
特别要避免熬夜等过度劳累,熬夜对肝脏伤害极大。加强日常身体锻炼,紧张工作与休闲生活有机结合。
放松心情,保持良好情绪
研究表明,怒、悲、忧等不良情绪,可导致多种癌症的发生。特别是工作节奏比较紧张、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上班族,更要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要避免因不良情绪的影响,引发身体内潜在的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