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2地毯式轰炸竟土的掉渣!


飞机发明后很快就赶上了一战,从那时起一直到今天,各国都认识到航空炸弹是战争中的最强力武器之一。先不说威力惊人的空投核武器,就是最普通的重磅航空炸弹的威力也是相当吓人的。比如一枚1000公斤级别的航空炸弹落地面上,基本可以让周边半径上百米不会有活物留下。而被这种级别的航空炸弹命中1枚,就可以当即炸沉1艘1到2万吨级别的巡洋舰。这是由于航空炸弹本身内部一大半的重量都装填了高能炸药,装药量和自重的比例,要超过任何炮弹、导弹甚至鱼雷。因此命中目标后当量很大。而且航空炸弹在重力的作用下有天然的动能优势。比如从4000米以上空中投掷的低阻航弹在落地瞬间速度会接近甚至超过音速,这样带来的高动能穿透力极强,可以轻易穿透地面数米厚度的混凝土工事和十几米的土层,更能轻易的穿透各种大吨位战舰防御最薄弱的上甲板。穿透以后再在舰船内部爆炸的杀伤破坏力惊人。
不过在激光制导、电视制导和卫星制导技术普及以前,飞机投掷航弹想准确命中目标是相当不容易的。比如当年越南战争,美军想炸毁北越关键的清化大桥,出动飞机数百架次,投掷大威力航弹上千枚,都没有命中大桥的关键部位,反倒被对面的防空高炮群击落了多架投弹的飞机。但是激光制导炸弹应用后,只用了几枚就把大桥彻底炸毁。马岛海战期间,阿根廷空军购买的反舰导弹太少,对英国特混舰队的突击,仍然采取二战期间就流行的桅杆高度掠海投掷铁炸弹的方式。但是由于投弹高度太低,这些投掷的铁炸弹居然大部分都没来的及解除保险。若是这些炸弹都能精确爆炸,那么英国舰队已经基本被消灭了。不过期间也出过堪称无厘头的状况。就是个别炸弹已经钻入了英舰的舰体,却没能爆炸。在英方排爆队员处置炸弹的过程中,突然又爆炸了,命中舰最终被炸沉。

阿根廷空军投掷的航空炸弹之所以出现这种乱糟糟的情况,只能说他们开战前准备严重不足,没有掌握这批老式航弹引信的起爆规律。可以说一个细节葬送了一场战争。最30年来,在实战中使用航空炸弹最多的自然就是美弟。从海湾战争起,激光制导炸弹似乎就是参战美国海空军的标配武器。一旦美军要打谁,全球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美军又要发射战斧或者投掷激光制导炸弹这些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了。实际上,全球观众看到的战争画面,都是美军宣传机关希望全球愚民看到的,就是要树立美军高度智能化、战力无坚不摧的对外印象。而实际上,从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一直到阿富汗战争。美军在实战中使用的精确制导弹药,不到全部航空弹药的50%。大部分情况下,非制导的铁炸弹和地毯式轰炸,仍然是极其重要的作战方式。这是因为一枚先进的激光或者卫星制导炸弹的价格,比十几吨普通的非制导铁炸弹还贵。全用精确弹药这仗谁也打不起!普通航弹在现代战争实践中仍然有他们不可替代的位置。
大家都知道激光制导炸弹有复杂的智能化引信,可以确保这类炸弹钻透目标的外壳,进入内部后再精确引爆,发挥最大的杀伤效果。那么铁炸弹是如何确保投掷前安全解除保险的呢?有人给出了美军的B52战略轰炸机地毯式轰炸投弹过程的画面,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如此高大上的投弹场面,居然用了最土的解除保险的方式。

这就是把B52庞大的炸弹舱内的所有挂载的几十枚铁炸弹。在他们的引信上都插着一根铁插销。而所有铁插销的一端,都连着一根钢丝。一旦B52打开弹仓投弹。炸弹一掉落,自然把梢子拔出,保险就解除了!这种开保险的方式堪称土到家,和步兵扔手雷前解除保险的方法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不过这种最土的方式,却是所有开保险中最安全的一种。也是使用成本最低的一种。因此不要觉得凡是美军的作战方式就一定是高科技。当然,这种坠落插销,只是这些炸弹的第一道保险。这些航空炸弹,应该还有第二道甚至第三道保险。比如通过钟表计时、风帽陀螺,气压计测量等解除引爆前的多重保险。但是所有的其他保险机关,都不如机械插销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