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解说词台词文稿丨第9集:辛弃疾《金戈铁马》

2023-04-06 09:29 作者:小小台词君  | 我要投稿


公元1207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又一次登上他常站立的山峰,遥望北方,此时的他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驰骋疆场,恢复中原,是他一生未了的夙愿。回光之中,他仿佛回到了23岁,那一年他手持金戈,足跨铁马,气吞万里。

公元1162年,距离北宋灭亡的靖康之祸已经过去了35年,这一年闰2月的一个晚上,在金人占领区的山东济州城里,新任知州张安国正在宴请几位金国将领,帐外有5万金兵驻扎,宴会已经进入了高潮。就在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跃马挥枪来到金兵营帐外,声称要见张安国,等张安国出来没等有所反应,便被一把拎起扔到了马背上。等金兵反应过来时,这个抓了张安国的人已经在城外和一小队骑兵会合,马不停蹄地向南方奔去。这个人就是辛弃疾,这一年他23岁。

在宋代文学史上,辛弃疾是个传奇式的存在,大将军而兼大文豪,他被认为是豪放派的领袖,和苏轼并肩而立,撑起了宋词的一片天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我最怜君中宵舞

不恨古人吾不见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宁作我,岂其卿

人间走遍却归根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王兆鹏:天生辛弃疾是个英雄,他就是说又有勇气,又有智慧,有谋略,同时他也有那样的本事。

汲军:他没有老过,我觉得辛弃疾其实他没有很老过,到了60多岁你启用他了,他依旧是一个年轻人。

孙学堂:他确实是古今罕有的具有英雄气概的这样一个词人,但是不能把这一点夸大了。

刘培:他能够写英雄气,也能够写乡村语,也能够写儿女情。

辛弃疾平生以英雄自诩,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收复中原,而这种伴随了辛弃疾一生的理想和抱负,都与他年少时的经历有关。

在今天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东北有一个叫四风闸的小村庄,公元1140年的5月,这里的辛氏家族诞生了一名男婴,家中长辈希望他能一生健康平安,为他起名为弃疾,字幼安。

邹卫平:希望这个孙子长大以后能够像汉代的名将霍去病那样驰骋疆场,保家卫国。

辛弃疾出生时距离金兵攻破开封,北宋覆亡已经过去了13年,在这13年中,南宋和金国在事实上已经化淮水为界了。然而就在辛弃疾出生的这一年,宋金之间再次爆发了战争。战场上正当岳飞率领的岳家军节节胜利时,朝廷却打算见好就收。在秦桧等人的谗言下,宋高宗赵构答应同金国议和,称臣赔款,额外还送上了抗战派将领岳飞父子的性命。于是南宋的都城临安又讨来了临时的安宁,西湖又开始歌舞升平。

王双怀:宋高宗他有一个既定的国策,这个既定的国策就是要确保它自己的统治地位。虽然说我们的常理,徽钦二帝被掳了,作为他怎么样也应该不断的北伐,然后迎还二圣嘛。他不是这样做的,他不能迎还二圣,如果迎还二圣,他皇帝的位置也可能就坐不稳,所以他就处于在这种战与和之间在争取一种平衡。

然而当南宋偏安一隅时,在北方包括山东在内的广大金人占领区域,汉族人民并没有顺服于金人的统治,面对民族压迫,抗金起义时有发生,辛弃疾就成长在这样一片土地上。

后来在辛弃疾关于北方成长时期的记忆里,有一个老头的形象经常出现,这个老头是他的祖父辛赞。由于父母早逝,辛弃疾由祖父抚养长大,受族众所累,皇室南渡时,辛赞并没有举家南迁,仍旧留在北方。

——待更——

如需整理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更多集台词,可找公众号【小小台词君】。

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解说词台词文稿丨第9集:辛弃疾《金戈铁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