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动圈、动铁、静电、平板、特斯拉单元,你需要知道的。

2020-12-27 13:16 作者:鬼斧神工119  | 我要投稿

这其实本身可能都算不上一个问题。但是对于很多对此并不是很了解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极易误区的概念。。。

是吗?

这里我举几个例子。

AMD和NVIDIA的架构不同,所以帧数和帧生成时间之类的参数不能直接比较,一块N卡帧数100帧,一块A卡帧数15帧,但A卡比N卡更流畅,因为架构不同,帧数没用。

电动车和燃油车架构不同,所以速度表无法反映速度。一个燃油车120km/h就算超速,但是电动车200km/h也不算超速也比燃油车慢,因为两者架构不同,所以测速仪没用。

IPS和OLED架构也不一样,所以▲E没用。一个实测参数差的OLED也比参数好的IPS更还原颜色。因为两者架构不同,所以校色仪测试没用。

AMD和Intel架构不同,所以跑分没用渲染时间也没用。一个AMD CPU跑分是Intel的两倍,渲染速度也更快,功耗表测试功耗也更低,温枪测试温度更低。但是这些都没用,因为两者架构不同。实际上Intel就是速度快功耗低,测试软件没用,实际渲染软件没用,功率计没用,温枪没用,因为两者架构不同。

“传统功夫”和MMA体系不同,所以实战没用。一个号称自己能代表“传统功夫”的大湿,被业余武术爱好者三拳打倒在地浑身抽搐,还有另外一位术高莫用。但实际上这两位都赢了,因为两者体系不同门派不同,所以就算倒地也算赢了?

是不是有内味儿了?是不是只要稍微思考一下,从逻辑上也不难理解?

动圈与动铁

首先,能找到两个频响一样的动圈和动铁吗?如果两者本来频响就不一样,声音听起来不一样说明什么呢?

如果两者频响被EQ调到尽可能一致呢?

(当然,这里指的是主观评分)

如果(耳道内)频响一样但是音色还是有区别呢?这通常由失真引起的,如果真的能听出区别的话。因为有些动铁耳机的失真较高,一旦高到一定程度,人们就有可能听到。这也是为什么业内有人认为动铁耳机音质不如动圈耳机,就是一个纯粹的商业噱头,因为动铁单元往往比动圈贵,可以把产品卖的更贵。但我认为,动铁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动铁的优势在于体积小,方便做多单元。多单元有时调一些频段的频响更方便。当然,多单元也不一定意味着比单单元好,还是要看具体设计和最终表现。

当然,我相信这里肯定会有人说:“你看看,频响一样还有区别,是不是说明频响没用?”

“如果将两个耳机的频响调成一样,声音还是有差别, 所以频响曲线没意义”

这个神逻辑是我最常见到的驳斥频响曲线的所谓论据,很多大V和“老烧”经常引以为据。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这句话的问题所在?

从控制变量的角度,把两个耳机的频响曲线调成一样,就意味着排除了频响曲线这一因素的影响。既然你都把这个因素的影响排除了,你又是如何证明这个因素是否起作用以及是否重要?

而对于实际的耳机产品,不同产品间的频响曲线差异通常远大于非线性失真的差异,多个相关的主观听音测试中也验证了这一点。

过分强调非线性失真而无视不同耳机之间的频响曲线的差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而言,只看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看不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犯了均衡论的错误。

当然,正如方法论所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例如当两款耳机之间的频响曲线差别较小但非线性失真差异很大且高于人耳听觉极限,则此时非线性失真可能是主要矛盾。只不过这种情况在现有的耳机市场中很少发生。

多因素或者说多重变量的问题,这其实已经不是一个声学问题,也不是一个数学问题,而是一个逻辑问题和哲学问题,并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

在复杂事物自身包含的多种矛盾中,每种矛盾所处的地位、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总有主次、重要非重要之分,其中必有一种矛盾与其它诸种矛盾相比较而言,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种矛盾就叫做主要矛盾。正是由于,矛盾有主次之分,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方法论上也应当相应地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就是指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存。首先,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互为存在条件,主要矛盾之所以是主要矛盾,是相对于次要矛盾而言它才是主要矛盾,没有次要矛盾,也就无所谓主要矛盾。同样,次要矛盾之所以是次要矛盾,它也是相对于主要矛盾而言,没有主要矛盾,也就无所谓次要矛盾。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着次要矛盾的解决,主要矛盾解决的好,次要矛盾就容易解决。反之,次要矛盾的解决又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又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上升为主要矛盾。

方法论意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学会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学会区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分析和解决、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善于抓住重点。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看不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犯一点论错误。相反,只看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看不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

如果两个耳机的频响相差很大,那么谈动圈、动铁、静电、平板还有多少意义呢?

我倒觉得此时谈价格也许更有意义,如果一个频响曲线/实际听感不好的耳机,卖的便宜些倒也无可厚非。

这里可以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号角音箱和一个球顶音箱频响曲线一样,听起来一样吗?

首先,音箱并不只有轴向曲线,也有离轴曲线。离轴曲线不只包括曲线本身的形状,也包括扬声器在各个方向辐射声音的强度分布。通常号角音箱的指向性强于球顶音箱。所以两者听感通常是不同的,即便球顶有waveguide,而且主要体现在号角音箱离轴能量相对较少,使得声像可能更精准、更集中。如果用较深的waveguide把球顶的指向性也调到和号角一致呢?那么两者听起来通常也是有所区别的,这主要取决于采用压缩高音的号角音箱,通常灵敏度和最大声压级等大于球顶音箱。尤其是在专业扩声领域,根本很少有人采用球顶音箱。当然,有人说号角存在失真,这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低端的号角确实往往存在失真,但是目前的技术已经可以把压缩高音的失真做到较小水平,只不过成本往往较高。

我想表达的是,要通过现象看本质,而不仅仅停留在几个概念和名词。

这里再补充一下对于多因素下如何判断各个变量对结果影响的相对关系。影响一件事物的因素往往有很多。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简称ANOVA),又称“变异数分析”,是R.A.Fisher发明的,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所得的数据呈现波动状。ANOVA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研究不同来源的变异对总变异的贡献大小,从而确定可控因素对研究结果影响力的大小。

在试验中,我们将要考察的指标成为试验指标,影响试验指标的条件成为因素。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控因素,一类是不可控因素。通常所说的因素都是可控因素,因素所处的状态称为该因素的水平。如果在一项试验的过程中只改变一个因素,则称为单因素试验。如果多于一个因素在改变则称为多因素试验。

测试结果(通过零假设进行计算)如果不仅仅是因为运气,则在统计学上称为显著。统计显著的结果(当可能性的p值小于临界的“显著值”)则可以推翻零假设。

有特斯拉汽车,但是没有特斯拉单元

这是彻头彻尾的市场营销概念。

对此我实在无力解释,如果有感兴趣的人,可以看一下我两年前推荐的这几本书。

不得不说,知乎上还是有正道的光。

设计参数与评价参数

TS参数是电声常用的设计参数,通常可以通过TS参数设计和调整频响曲线。

回到上文所谓的“特斯拉单元”。

磁路设计影响TS参数,TS参数影响频响曲线。

磁路设计对音箱而言往往才比耳机更值得关注。因为磁路/音圈设计往往还影响大功率的散热与气体湍流、最大声压级以及高负载下的失真等等。

对于耳机而言,现在已经开始强制限制耳机的灵敏度和最大声压级了。

很多人做耳机选单元根本连TS参数都不看,就看个频响。

设计参数的目的是使得评价参数达到一定的目标。就算设计相关的概念被吹的再天花乱坠,最终的性能指标和实际效果不行那就算不行。如果还不理解这个问题,那么可以这样想一下这个问题。就算一个人会闪电五连鞭和接化发,哇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最后被三拳打倒,会有人觉得他赢了因为闪电五连鞭很厉害吗?

声音的本质是振动

声音的本质就是振动,对于大部分设备而言,我们听到的声音来自空气的振动。所以从逻辑上讲我们也应该测试与我们最终接收的振动最相关的物理量。

这里有几个特例,例如骨传导耳机、低音炮等。而对于音箱,有实验证明如果低音通过地板耦合会造成音染,所以一般低音炮和落地音箱都需要一定的避震。所以如果音箱设计是合理的,也就不会有少低音通过其他方式传导到听音者,或者很多时候可以忽略不计,除非一些特殊情况。

仅从统计学的角度就足以说明问题。因为主观测试时人听得是音乐,而主观评价结果已经与仅使用正弦测试信号由麦克风接收的客观测试数据统计学相关。所以,仅使用麦克风和简单的正弦测试信号足以通过统计学的对应关系反应人在听音乐时的主观感受。

如果两件事物有关系,那么这两件事情就是有关系的。

校色仪检测色彩的原理也和人的肉眼接收光线的原理不完全相同,所以校色仪没用了?固定翼和螺旋桨飞机飞行的原理和鸟也不同,所以飞机飞不起来了?船和潜艇的原理和人游泳也不同,所以船就没法航行了?电脑和人脑计算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电脑算不了1+1=2了?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概念看事实。

声音的评估要以最终评估指标为准,不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关于动圈、动铁、静电、平板、特斯拉单元,你需要知道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