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升迁,所以没有甲首三千?可笑的言论
开场绝望

图中这位孝子用知乎贴吧烂大街的可笑言论来杠四伐“甲首三千”水分巨大。理由如下:你蜀四伐归国怎么一点升迁记录都没?我的好友本想与其讨论下此事,无奈此人过于低能,疯狂认爹并光速拉黑,那我就在这水文里说下我自己的观点吧。
其实这种观点挺无趣的,首先,没有任何规定说打了胜仗一定会升官,以“没有官职升迁”来否定一个记载实在是无稽之谈。随便举几个例子。
1、从征袁尚于柳城,卒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三国志张辽传》
2、太祖举巵酒劝晃,且劳之曰:“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时诸军皆集,太祖案行诸营,士卒咸离阵观,而晃军营整齐,将士驻阵不动。太祖叹曰:“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三国志徐晃传》
3、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县山谷蛮夷诣进降。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三国志乐进传》
张辽在柳城之战的力战毋庸置疑,徐晃击破关羽,解围樊城,曹操也仅仅一顿口头表扬(记载详细的魏传居然都没有增户记载)。乐进的记载更是威武,可是仍然没有升迁记录。所以这三位上述记载都是假的?在知乎贴吧烂大街的神论能否适可而止?
其次,又有何证据可以证明蜀汉四伐没有将领升迁呢?各位都知道,三国志蜀书的记载相对于魏书吴书来说,很模糊,很多人物的官职升迁如流水账一样,别说具体时间了,就连具体时代都不好判断。那么你凭什么说一下的官职不是四伐升迁的呢?
1、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旣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十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三国志姜维传》
2、先主时,为领军。后主世,稍迁至骠骑将军,假节,封绵竹侯。《三国志杨戏传》
3、辄与行中军师车骑将军都乡侯臣刘琰,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南郑侯臣魏延、前将军都亭侯臣袁綝、左将军领荆州刺史高阳乡侯臣吴壹、督前部右将军玄乡侯臣高翔。《诸葛亮集》
颍川袁綝、南郡高翔至大将军,綝征西将军。《华阳国志》
上图那位大孝子与我朋友说,你说姜维的升迁是四伐的,说出具体时间,谁主张谁举证啊?好一个杠精呵呵,首先,我朋友说有可能出自四伐。其次,“谁主张谁举证”?你主张姜维四伐没有升迁,敢问记载呢?姜维传有说以上升迁不是出自四伐封赏?
2想说的是,这位吴班将军,该不会从刘备时期的领军唐突跳到骠骑将军吧?中间一定会担任其他官职吧?3举证的高翔同2。(大将军应该是杂号大将军,这里华阳国志记载有误)
我并非要说姜维吴班高翔一定在四伐升迁,我的本意是:季汉的记载很模糊,我们无法判断以上人物官职变动出自何时,所以“蜀汉四伐没有任何人官职升迁”就是无稽之谈。
最后,四伐虽然从汉晋春秋等记载看,蜀汉军在卤城一带击溃了魏军,但是从大局来看,并没有改变魏汉的任何态势,诸葛亮最后也因为粮尽退军。(效果甚至不如三伐的攻克二郡)以诸葛亮的性格,想必也不会因为卤城之战的胜利而大加封赏(卤城之战的两位功臣魏延王平,魏延刚刚被四征加大、封侯假节,王平在一伐被破格提拔,想必也不会因此而再次升官)。因此没有大加封赏实属正常。
结尾,我希望有一些魏粉或者亮黑能够提高下自己的知识水平,这种明显抬杠的言论还是不要拿出来无能狂怒了。以诸葛亮在曹魏割不到麦子说明诸葛亮输了的这种言论我都懒得解释,你玩游戏抢粮食也有上限吧?请红魏兵收了神通,好好读书,知乎贴吧也有些有水平的亮黑魏粉,多学其正道再来杠,别自己打自己的脸。嘴臭什么的,某站管的严,无能嘴臭欢迎关注岳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