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会国际部召开2023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第24期(总第70期)
2023年6月30日上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海洋与湿地”工作组、蝙蝠保护行动网络工作组、肉锥清网行动工作组代表召开了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第24期(总第70期)。

会议伊始,国际部负责人带领大家一起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周各领域的工作成果,并探讨了接下来需关注的改进之处和提升空间。国际部负责人强调,作为全国一级学会,我们应培养与时俱进的时代格局及其迅捷的行动力,“学而时习之”,时时学习,时时精进;同时,应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严格要求自己,实事求是,进行科学传播、科普的时候,要注意保持作为一个科学机构应有的严谨。
各平台负责人汇报了近一周的平台运营情况,“海洋与湿地”工作组也总结了近期的发布阅读数据,讨论遇到的问题、失误、挑战,并与大家进一步探讨了下一步改进和提升的方向。相关项目负责人还汇报了募捐项目的进展。
接着,就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议题进行讨论。与会人员各自汇报了国际会议参会筹备的情况进展,包括即将于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阿联酋迪拜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届缔约方大会(UNFCCC COP28)、2023年8月28日至9月2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全体会议第十届会议(IPBES 10)、将于2023年10月23日至28日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的联合国《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MS COP14),以及将于2023年9月4日至8日在瑞士格朗的湿地公约秘书处总部举行的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62次会议(SC62)等等,参会筹备涉及代表团组建、重点议程、全球治理动态、参会注册、提名等事项。

主持人指出,要密切关注并及时跟进各大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的最新进展,尤其是新生的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以及正在进行时的“拟订一项关于包括海洋环境在内的塑料污染问题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二届会议”(简称INC-2)后续的进展。要开放机会,让青年科学家、早期阶段的研究人员(如大学生、研究生)有机会参与进来,例如上次5月份在日内瓦召开的化学品三公约的会议就给清华大学的本科生等提供了良好的历练机会。主持人强调,要认真开展针对相关热点议题的研究,为参加会议和深度参与国际环境治理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要把国际最新的动态观察资讯及时在包括“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在内的绿会融媒平台发布,供国内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能及时跟进相关议题,从而助力未来中国更好的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全球科技治理。

实习生、见习生和暑期志愿者项目的负责人分享了工作动态。此前,在2023年6月28日,绿会国际部与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全球化与发展专业(UIC-GAD)联合开展的暑期见习项目已经正式启动。在6月30日的能力建设会上,着重并就如何更好的通过暑期志愿者项目让青年能通过实习或者见习、志愿者的这段经历获得更好的成长进行了讨论,建立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考评机制。
会议还就书籍的撰写、百科全书负责的相关章节的进度进行了汇报。
最后,此次能力建设工作坊根据现阶段的工作情况,对下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与安排。
(本文为日常工作记录。仅供参考。)
文/Samantha 审/Ahua
往期回顾
◆ 2023年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总第66期):聚焦2023“世界环境日”与“世界海洋日”
◆ 2023年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总第65期):学习中国—中亚峰会讲话精神 | 绿会国际部
◆ 绿会国际部召开2023年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总第62期)
◆ 聚焦国际传播、生物多样性谈判| 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第14期(总第61期)
◆ 盘点、分享与提升,绿会国际部召开第13期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