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怎么快2022年了,年轻人还在听周杰伦?

2021-12-16 11:52 作者:曼朗mindfront  | 我要投稿

周杰伦,这个贯穿80、90世代青春的名字,到今天还在流行。


前几天,苹果音乐公布了今年全球各大市场音乐年终榜单,中国流行歌曲排行榜播放量最高的100首歌里有54首是周杰伦的作品,前十还占了九席,堪称“杀疯了”。


有些上榜歌曲甚至已发行十五六年之久,让人不禁感慨,这是2021年的榜单还是2001年的榜单?








前几天的腾讯音乐娱乐盛典上,年度十大热歌全是被贴上抖音神曲标签的作品,网友们纷纷觉得这些口水歌德不配位,直呼华语乐坛“完犊子”。


而周杰伦在分会场表演的歌曲串烧,则被大家视为好作品的模板,路人粉丝纷纷点赞转发。随着社交平台讨论热度的上升,#周杰伦yyds#的话题顺势登上热搜榜首。


为什么华语乐坛能打的只剩下周杰伦?


抛开歌曲质量不谈,这可能和我们的音乐品味的形成有关。





麻省理工的科学家曾探访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村落,发现没接触过现代流行音乐的人群对于和谐的和声和不和谐的和声不存在明显的偏好,这里的和声指的是几个乐音的协调配合。而接触过其他接触过西方流行音乐的玻利维亚人则表现出对和谐的和声的偏好。


简单来说,我们对现代流行音乐中常见的“和谐和声”的偏好是后天建立的。并且根据纽约时报分析Spotify的数据发现,音乐品味其实早在青春期就定型了。


对于男性来说,形成音乐品味最重要的时期是在13至16岁之间。对于女性来说,这个时期是11至14岁,其中13岁是她们最喜欢的歌曲最有可能出现的年龄。


这也可以说通为什么上一代对我们所喜爱的歌曲不屑一顾,而对自己年代的作品“情有独钟”了。我们也可以试着计算一下父辈的年龄,看看他们青春期发行的流行歌曲,又有哪些成为了他们那批同龄人心中的“永恒经典”。





所以即便这些“口水歌”能够在短视频平台上大杀四方,也无法俘获占据主流话语权80、90世代的芳心。


毕竟,周杰伦才是我们的青春。






“故事的小黄花,从出生那年就飘着;童年的荡秋千,随记忆一直晃到现在;Re So So Si Do Si La,So La Si Si Si Si La Si La So……”


前奏响起,你有想起些什么吗?


对于我们中的许多人来说,周杰伦的歌曲陪伴了整个青春期,也因此具有了超越日常生活的力量。每当旋律出现,就立刻将我们带回了记忆中的某个时间或地点。


那可能是个普通的午后,阳光斜斜地撒在课桌上,上课铃响,班级里嬉笑打闹的嘈杂没有停下,午睡结束的你揉起了惺忪睡眼,扭头一看,同桌正不怀好意地笑着……


音乐为什么能如此迅速地唤起我们的回忆呢?


这是一种记忆隆起(Reminiscence Bump)的心理现象。人在12到22岁期间会经历快速的神经发育,过剩的生长激素让大脑对歌曲建立神经联系时,创造出强烈的记忆痕迹。


心理学家斯特恩曾写道:“我们越喜欢一首歌,就越能感受到神经化学的幸福,大脑中充斥着可卡因追逐的一些相同的神经递质。音乐点燃了每个人的大脑中的火花。而在年轻人的大脑中,火花则变成了烟花秀。”





处于青春迷茫期的少男少女,常常会在旋律中寻找抚慰和可能存在的答案。而曲调中饱含的深情,也将当下的我们和回忆中的自己链接了起来。


某种程度上,这些唤起的生动回忆,可以帮助找回青春期的感受,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是谁,也是一个自我肯定的过程。


除此以外,周杰伦歌曲唤起的怀旧(Nostalgia)情绪,也可以显著减少我们的孤独、无聊与焦虑水平。


研究发现,音乐引起的怀旧不仅和安慰和舒适有关,还能在这新冠疫情中,帮助人们回忆起带来幸福的重要人物或时代记忆,营造出安全感和接受感。


怀旧情绪还能增加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人们会对陌生人更加慷慨,对外人更加容忍。当夫妻们拥有共同的怀旧记忆,他们会感觉更亲密快乐。甚至在寒冷的房间里,怀旧情绪可以使人感觉没那么冷。





相比刚出道的自己,周杰伦可以说这几年产量巨低,一张新专辑从2017到2021,生生编了5年。周杰伦终于在某次采访中摊牌了:“这不是我不想出专辑,是我目前都在玩。”


网友纷纷表示: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周杰伦的套路,吃过最大的饼就是周杰伦要出新专辑的大饼。





但我们也要知道,1979年出生的周杰伦也快43岁了,身体机能和早些年高强度演艺生涯带来的伤痛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身体机能下降的情况下,选择降低自己的工作强度,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喝喝奶茶、玩玩社交软件也是一种人生智慧。歌迷明显可以看到圆了两圈的杰伦脸上的笑容更多了,也更松弛了。


这对于在35岁危机前拼命挣扎的我们也是种启示,比起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想方设法在职场中苟住,不如正视年龄的增长,寻找自己想做的事情,像杰伦一样拥抱年龄带来的身体变化,屏蔽外界的提醒和挑剔。


当我们主动接纳年龄带来的变化时,也能更好地和自己相处。


周杰伦的横空出世,有着那个时代的特殊性,音乐产业迅速发展,先进的编曲技术和设备率先被港台地区吸收。天时地利下,周杰伦的天赋努力和旋律碰撞出了火花,成就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好歌。


而快速发展的社交平台,也赋予了这个时代创作者被听见的机会。希望他们能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创造出更好听、更高级的曲目,诞生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周杰伦”。让我们在大饱耳福的同时,也有机会感叹一句:哎呦,不错哦!


怎么快2022年了,年轻人还在听周杰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