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饶平县海盗起义首领杨英勇 作者:陈铁

2022-04-09 14:00 作者:拉失德史  | 我要投稿

杨短手,原名杨石靠,后改名杨剑涛、杨英贝,绰号”短手”。曾为粤东有名的海盗首领,一度为国民党军队收编。抗战中曾率部与日本侵略者数次交锋。抗战胜利后,所部被国民党缴械解散,他本人也以”私通共党”罪被追缉。在中共韩江地委的争取和教育下,杨短手投身于革命队伍,历任潮汕人民抗征队韩江支队独立大队大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四支队十四团参谋长等职,作出了一定的革命贡献。20 世纪50年代中,蒙冤去世。


我自1944年开始,被杨短手招为驳(警卫兵),同他起打日寇,抗战胜利后又同他一起逃避国民党当局的追捕。后来经他介绍,参加革命队伍,解放南澳岛,对他的一生较 了解。现将我的所见所闻,回忆如下。


一、亦兵亦盗,纵横海上


杨石靠(短手) 1923 年出生于广东省饶平县东界区鸿东乡缶窑村。父杨成有,母陈包,石靠为长子,下有弟寸进、英俊,全家排田为生,生活贫困。石靠少时只读两年书,就随父亲种田兼当盐工。14 岁时,母亲去世。因受继母虐待,他16岁便离家出走,投奔海盗吴乌森(原名汉霖,饶平县东界区下湾乡人)当警卫兵。杨石靠身材矮短,其貌不扬,但很有智谋,处事勇敢,性格粗犷,很讲义气。在多年的海盗生活中,练出了一副敏扰的身手和一手好枪法,能在颠簸的海船上行走如飞,能于10多米远击中水中若隐若现的游鱼,因此在吴部中逐渐得到了赏识。


1942年11月30日晚,吴乌森侦知停泊在汛洲岛东石小门海上的一艘日伪运输舰上装载有大量的粮食、布匹、烟酒,舰上只有几十名日伪军。他决定进行偷袭,带了石靠等28人,驾驶两艘小帆船,假装送鱼靠近日舰,不料被敌哨兵识破,抢先开了枪,众人急抛钩搭舰,攀登敌船。杨石靠因身材短小不及攀登,便攀上几米高的船桅,这时一.名日军跑进驾驶室,拖出一挺机枪,正要扫射,杨石靠从桅上飞身跳下敌舰,双手开枪,将这名日军击毙。众人乘势爬上敌舰,冲入船舱,逼敌人投降。接着,他们乘涨潮把舰驶入钱东港,把货物搬上岸,再把船凿沉于港底。


在庆功会上,杨石靠说: "我因手短,爬不上去,只好从船桅上跳下。"吴乌森称赞他说:”你的手虽短,这次却立了大功。从此,你的名字就改叫‘短手’ 吧。"杨短手之名自此便叫开了。


因为偷袭日舰成功,吴部声威大震。国民党当局原对这些海盗甚感头痛,见此情况乃采取羁縻手段,派人与吴乌森联络,用香翰屏、张吾忠名义将吴部收编为"闽粤赣边区司令部特务挺进中队”。中队长吴乌森,副中队长吴武弟(饶平县下湾乡人),第一小队长杨短手,第二小队长吴木水(又名吴泽波,南澳县后宅镇沟仔下人,1950年被人民政府处决)。吴部虽然被收编,但几乎没有发给军饷,由于给养不足,吴部依然不改海盗行径,过着亦盜亦兵的生活。日舰被劫后,日伪闽粤绥靖总司令翁尚功(福州人)执意报仇,率部进驻汛洲。吴乌森获知翁部准备大举进犯的情报后,便发动柘林、大港等乡青壮年誓与日伪军决一死战,老弱病残者则转移福建省诏安县。12月22日晨,翁尚功部日伪军分别从码头山、龙湾登陆人侵。吴部吹号敲椤,并用许多空铁箱内燃鞭炮,假为机关枪声,恐吓敌人。激战至翌日晌午,双方互有胜负。这时吴乌森突然被敌人枪弹击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吴乌森有母郑宝娇(解放后被人民政府处决),时年四五十岁,体格魁梧,精明强干,腰插双枪,人称”吴老太”。乌森在时,她是一个显赫的人物,乌森死后,乌部实际由她控制,叫其小儿子吴乌螺(原名汉忠,大陆解放时逃至金门)接任其兄中队长之职。其时吴乌螺年仅17岁,平时又无威信,部众不服,队伍涣散。副队长吴武弟带十多人另驻扎下湾,若即若离;第二小队队长吴木水则带三四十名部下闹独立,到汫洲去自立门户;杨短手也别树一帜,先在同为海盗部队的国民党饶、澄地区指挥部特务中队长吴世治手下任小队长。1944年8月,吴病死,杨才正式任命为国民党第七战区挺进第二支队特务中队长,这时杨部已有二三百人。至此,杨短手便成为纵横闽粤交界海上的一个著名海盗首领。但他与一般的海盗又有所不同,他既常劫掠商旅、渔民,又率部进行了一些抗日战斗。据我所知,杨短手还比较遵循"兔子不吃洞边草”的绿林规矩,极少骚扰家乡和驻地的百姓;另外,除杀掉些抗命的部下和与其对立的盗匪外,没有杀过无辜的平民。我常听他告诫部下说:”货可抢,人不可杀。”但因部队是乌合之众,手下多是亡命之徒,残杀无辜者的事还是时有发生。杨短手知道后总是给子严办。


1945年2月间,我就曾目睹这么一件事。当时杨的中队部驻于饶平县顶新村,有一天,我随杨到黄冈下寮他叔父杨世昌所开的药材铺。世昌指责说:”短手啊,你部下林乌(南澳后宅人)在劫鱼货时报私仇,枪杀了邻乡山顶人黄铜旗。南澳人对此很不满。你们不能乱杀啊!”杨短手听后十分气愤,即打电话给堂兄六艘贼船的总管杨阿六,下令把林乌押来,他若敢逃走就把他杀掉。杨阿六回话:”中队长请息怒,待我了解一下,由我处理。”杨短手带我回顶新村后,仍余怒未息,怕杨阿六放走林乌,又派两个卫兵去柘林杨阿六处抓林乌。可是, 林乌已闻风逃之天天了。


杨短手虽身为海盗,但一生比较自持,不抽鸦片,不酗酒。杨短手当中队长后,由吴乌森之母主意,把吴乌森之妻姨余玉兰嫁给杨当二姨太,通过姻亲关系,吴乌森的一些旧部又依附杨短手,这样杨的势力更为壮大了。



二、我和杨短手的一段奇遇


1944年大约是农历九月初,我21岁,被杨短手看中当了他的卫兵。谈起这段经历,可说十分奇特。


我是南澳岛中柱村人,原在饶平县黄冈镇做私盐生意,从饶平大埕挑私盐到福建诏安县,再挑米来大埕卖。1944 年农历七八月间,我在黄冈遇到吴乌森之母,她见我体格粗壮,要我当她的帮手,我答应了。我负责为她押船,从柘林一带载私盐至澄海县东里镇死猪头港贩卖。因有吴母的旗号,海贼不敢拦劫,一路无阻。 每次载盐一二百石,出售后,她都送我10多元的纸币。


吴母住在黄冈镇下寮乡富翁张东海大院内,有4个卫兵。农历八月的一天夜里,我在她住宿的地方与澄海斗门人洪万(原是杨短手部下小队长杨蚝稞的驳壳兵,逃来这里)、郑巧弟等四五人赌麻将,忽听屋顶有响声,我望上去,见天窗出现一挺轻机枪,有人叱道:”不准动! "原来杨蚝棵带10 多人来抓洪万。洪万和我即被捆绑,押往附近南门吴厝祠。天亮时,杨短手来见我们,追问洪万把枪支藏在哪里并扬言要杀他。我便大胆问他: "中队长啊, 我与你无冤无仇,又不是逃兵,抓我干什么?”他看了我一下,笑着说:你与洪万一伙,也一起拉去种掉(活埋)!”我骂他,他的卫兵想用枪捅我,被他制止了。他问:” 你不怕死?”我气极了,便横下一心答道:” 就是不怕死,由你排比!”


约10多天后,我和洪万被押着,随杨的队伍转往下寮乡东弯曲海湾。洪万被押至船头,射两弹杀死,推下海去。接着,把我押上去,我自料必死,求生无望,不如做个硬汉,便昂头挺胸,等候处决。谁知一个兵丁反而近前为我松了绑,叫我洗澡去。小队长杨蚝稞对我说: "铁弟,不打死你,一起往五福铺去。”船至柘林镇五福铺,我方知被抓后隔天,我妻子就跑去下寮乡向吴母求救。吴母要杨放人。杨见我有胆识,体格好,决定收我为卫兵,便以枪毙洪万来试试我的胆量。当晚,吴母赠我一支连珠驳壳枪和 60发子弹,说中队长杨短手要我当他的卫兵,是个好缺,机会难得,应尽心尽意干。我对杨短手说:”你不打死我,还收我为卫兵,不怕我打死你吗?”杨回答:”是不怕你,才收你为卫兵!”同时,给我10天假,去探望亲友。这样,我便成了杨的贴身卫兵。


杨短手在吴乌森手下当第一小队队长时,便与第二小队队长吴木水争当乌森的接班人而不和。乌森死后两人分道扬镳,更成了仇敌。在我当上杨的卫兵约一个月后,吴木水突然派我的一个女同乡来找我,说杨短手看不起南澳人,他手下头目杨阿六最近亳无理由就将跟随他的南澳人杨潮杀死,还要杀另一南澳人林为,幸林为察觉走脱投奔吴木水。吴木水要我为乡亲报仇,杀死杨短手,并许我事成之后到他那里当一头目。碍于乡情,我说此事以后再商量,叮咛她要保密。


过一个月,吴木水又派她来催我动手。我说:”我若打死杨短手去跟吴木水,将来若有人叫我杀吴木水,就去打死吴木水,那我成了什么人?我不识字,但懂仁义。你去转告,我忠臣不事两朝君!”吴木水的活动杨短手可能有所觉察。一天上午,杨短手骑着白马,从饶平县新村往黄冈,我跟不上。至黄冈镇边的下寮村时,他勒住马缰,问道:"陈铁,今天为何跑得这么慢?你近来人变瘦,心事重重,究为何故?” 我答:“我真有心事告诉你,让你打死我吧!”于是,他叫我走在前面,去荔园里交谈。


到了园里,他右手执枪,突然堵在我背后,说: "不准动,老实交代!”边说边用左手缴了我挂在右腰袋里的驳壳枪。然后他叫我坐在他对面交代。我便如实地讲了事情的经过,最后说:“我若要暗杀你,你早就变鬼了。如今我把实事告诉你,你若要杀我就杀吧!”说完,我流下眼泪。他也流泪,问我:”你信不信我? "我说:”相信你,就像你在五福铺收我为卫兵时,你相信我一样!”他叫我跪下发誓,然后把驳壳枪交还我,一起去吃午饭。吃饭时,杨短手向卫兵们说: "我今日在此宣布,驳壳班由陈铁当班长,大家听他指挥。”说完他把私人荷包交给我。那是个蓝色的荷包,内有6格,装6只金戒指、一条金条、一些纸币、一枚印章、一支钢笔和纸、一个银盅、一支银汤匙、一双银筷等。杨吃饭时都用自己的银制食具,以防中毒。那银盅仅可装半两酒。杨平时很少饮酒,赴宴时,每次也以一银盅酒为限。他还要求部下也这样做,说这才不误事。


杨短手宣布我当班长时,原班长杨旺也在场。他是杨短手的堂叔,是鸦片鬼和好色之徒,所以杨不喜欢他。不久,他带枪离队回家了。杨短手是饶平人,部属绝大多数是同乡,任我这个南澳人为警卫班长,可看出他对我非常信任。他还把我妻子从黄冈接到缶窑杨家,与杨妻姐妹相称。


三、同日伪军队的四场战斗


我当上杨短手的警卫之后,跟着他同日伪军队打过四场战斗。


南澎之战


约在1944年农历九月,即我当杨短手卫兵的当月,便参加了他率领的袭击南澎日军的战斗。


南澎是位于南澳岛东40多公里处的一一个小岛,面积不足0. 5平方公里,夏天掇鱿鱼的渔民常在那里暂住。上面有一座灯塔,当时驻有10名日军。杨短手接受的任务便是消灭岛上日军。那天黄昏,杨短手领着200多人,乘坐30多艘厦门钓艚、饼洲贩艚、柘林缯船等小舟,从柘林湾升帆,向南澎进发。


同行的还有上级派来的盟军英语翻译罗先生与无线电报务员人称郭助教的。罗先生是潮汕人,身材高大,年约30岁。郭助教的潮语中夹杂着客家话,年约40岁。


天快亮时,我们驶近南澎,叫掇鱿鱼的渔民用竹排载上岸去。这时节,渔民已大都歇海回南澳岛了。日军哨兵发现我们,知来者不善,便喊醒其余9名日军出来对抗,我们人多势众,强攻上岸。日军抵挡不住,便退进灯塔和地下室。杨短手带众人一拥而上,这些日军都先后丧命,战斗取得胜利,缴获7条步枪,俘到一名管理灯塔的白种人和一位管柴油机的技术员。这两人被押到黄冈,交给了上级。此役,我们只有一人受伤。


黄冈截击战


1945年初夏,在福建战败的二三百名日军向饶平县境溃退而来,在杨短手率领下,我们截击打死了四五十名日军,俘虏了6名,缴获了一批武器。


当时,我们驻在三饶区的一座山上。得到日军溃退来饶平的情报,杨短手便兵分两路,他和我各领一路,去白村、下寮一带伺机袭敌,约定隔午在石壁庵会师。


隔日天欲亮时,杨短手带着杨大筐等10多人,装扮成老百姓,到黄冈附近白村前的路上,乘日本败兵不备,击毙了二三十名日军,俘虏了两名。这一路战果最大。


我奉命和副班长王松章带20个驳壳兵,穿便衣,提前一天出发到石壁庵住下。隔天凌晨接探报,在三四公里远的下寮乡路边荔枝园里有日军在睡觉,还有一匹骡子拖着一门炮。于是我再分两路,一路由我带12人到荔枝园收拾日军,一路由副班长王松章带8人到黄冈西门,寻找杀寇机会。


我的队伍到达荔枝园时,见到8个日军伤兵,正歪歪斜斜地坐着,我们大喝一声:“不准动!”日军伤兵个个有气无力,乖乖地举起了手。我们当即缴了3支步枪、- 一匹腿受伤的骡和一门迫击炮。我们迅速将骡和炮藏在白村乡一座闲间,然后又向黄冈镇南门走去。忽见6个日本兵在路边的草棚里饮水。我们走近前去,我使个眼色,喊: "响! ”大家都倏地拔出已上膛的驳壳枪,一阵急射,将这6名日军击毙,缴了他们的枪弹,然后回到石壁庵。


中午王松章他们也回来了。他们在西门公路上,截毙了七八名日军,俘虏了4名,缴了6支枪。


汛洲惨败


我在杨短手的领导下与日军的第三次战斗却是一败涂地,几乎全军覆没。那是1945年8月初,当时太平洋战事已近尾声,中国战区正在策划反攻。闽粤赣边区总司令香翰屏决定收复潮汕沿海岛屿。由督察队长传达的任务是:杨短手部攻南澳,吴木水部攻海山杨短手派人侦探了海山、汛洲、南澳等岛屿的敌情后,对大家说,海山、汛洲的敌人防守较弱,先打这两个岛,夺一批武器,再打南澳。当时占驻海山、汛洲的日伪军是翁尚功部”和平军”。


打汛洲前一个月,绿林头目余英豪(澄海南洋人)带着二三十人来投奔杨短手,被任命为独立小队队长;南澳的5位青年渔民不堪日寇欺压,也辗转来黄冈找我,经杨同意也编入了队伍。


8月14日上午,我们约300人坐二三十艘小帆船,渡海攻上了海山岛欧边。打海山本不是杨短手的任务,但杨为了多夺武器,便捷足先登。日伪军稍作抵抗即撤走。我们缴获了几支短枪和几十套制服。


越晨,我们乘船抵达汛洲。岛上的二三百名守敌凭借天险和武器上的优势进行顽抗,但我们个个奋勇进攻。激战五六小时,中午时终于登陆上岛。


我们安营于上、下两村。曾随我们打南澎的罗先生和郭助教这次也跟我们一起行动。通过无线电联络,盟军飞机飞到汛洲上空,投下了一袋袋香烟、饼干、罐头犒赏我们。


这一天,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从黄冈到汛洲,民众纷纷鸣放鞭炮,贴标语,欢庆胜利。我们也沉浸在欢乐之中。


谁知中国战区的日军还未放下武器,就在我们上岛的第7天之夜,他们里应外合,使我们吃了大亏。


原来,敌军佯装撤退,留下近百人,藏于南侧一个大山洞内。到了约定时间,日伪军调集十多艘汽艇,一艘运输舰,载兵数百人,半夜时驶近汛洲,从东部登陆突袭,埋伏于洞内的敌军也骤然发难。杨短手和我及罗翻译、郭助教等,在上村被枪炮声惊醒,这时东西两侧都有日军枪炮打来,一片混乱。杨短手急忙指挥大家抗击。危急中无线电台又发生了故障,无法与上级取得联系。战至上午8时许,杨短手身边只剩下我等十多个战士和两挺机枪。他见敌众我寡,形势不利,便说: "陈铁,你快率大家上东畔山。我冲出去求援兵,才免全军覆没!”他独自跑至海滩,划竹排出海,没多久上了来接应的饶平船。


当时,驻饶平的国民党军队及自卫团部队没有机动船,只能驾帆船前来救人。驻福建的167师虽开来拓林,也束手无策,只能在岸上开开炮,吓一吓敌人,掩护我们撤退。杨短手流着泪,率船在海上指挥救人。可是日军很狡猾,让我们的船冒险进了北面的海湾,伤兵上了船,扬帆出港时,才集中炮击,连续击沉了我们3艘运载伤兵撤退的船。


汛洲血战,杨短手部虽毙敌伪约50人,自己却阵亡230多人,幸存只有60多人,其中30多人还挂了彩。余英豪在东畔山作战时被弹击中腹部,我背他突围,但在黄冈抢救无效,牺牲了。杨短手为他开了一个隆重的追悼会。罗翻译和郭助教也殉难于岛上。


南澎抢掠


汛洲惨败后,我们人亡财空,部队无以为生,只得再收罗30多人,合共60人,于败后的第7天,由杨短手率领,分乘4艘厦门钓艚帆船,驶去南澎列岛抢劫鱿鱼。


那天上午,我们先到顶澎,后到中澎、南澎、芹澎。渔民们闻风纷纷逃藏。我们就将他们放在各个寮内的鱿鱼脯一扫而光,还抓了30名来不及躲的渔民作为绑票。当晚,就在南澎歇夜。


第2天中午一点多钟,日伪军的两艘电船得到情报后从南澳开来打我们。日伪船速快,武器优,但我们都不怕死,奋勇射击,故敌船不敢靠近。敌人眼看一时难以取胜,便派一艘船返回 去增载兵、炮。中午两点多钟,杨短手果断地指挥众人,趁着6级大西南风,顺风驶帆,又强迫被抓到船上的渔民,每3人拼命划一桨, 迅速离开南澎,向饶平开去。为诱开停在海面的敌船,杨短手又安排几个渔民,让他们划一渔船,落在我们的斜后方。待敌船追上发觉上当时,我们已远走高飞。


这场战斗,我们只伤了轻机枪手李意(澄海南洋人)和陈振武(饶平东界所内人)、吴士生(饶平柘林人)等6人,估计毙伤敌人约有十几人。


被抓的渔民,因划桨有功,回大陆后杨短手即放了20多人,仅扣下戴石盾、郑宏、郑饼、黄井、刘财丁5个青年力壮的,想叫他们入伙。但都被拒绝,就把他们囚禁起来,改叫他们家人用钱来:赎(每人300港元)。中秋夜大雨,这5位渔民弄断窗槛,逃跑回家了。


四、开始觉醒,弃暗投明


1945年冬,杨短手带我等七八人,奉命到汕头市接受任务,怎知这是一个调虎离山计。杨一走,留在黄冈的队伍便被国民党部队强行缴械遣散。但我们还蒙在鼓里。


没多久,国民党军委会广州行营主任张发奎抵汕,传话要会见杨短手,但只能带一卫兵, 不能带武器。于是,我跟他去张住宿的中央旅社。张发奎问杨:”在汛洲遭大损失,为何队伍扩大得这么快?”杨答:"来投归的人多。”张又问了一些”家中多少人?”之类的话,便写了一封介绍信,叫杨到韶关军官训练班受训,并许说学完可以升官。于是,杨短手到韶关去,留下一笔钱给我。我只好返回家乡,捕鱼为生。


两年后,杨短手来信说,他已在军官训练班毕业,被上级任命为汕头水上警察中队长,要我去当他的助手。


1948年初,杨短手抵汕正想上任,其任命突然被撤销。这是南澳县县长、保安团团长陈汉英背后做的手脚。陈汉英原也是潮汕著名的悍匪,杨短手在饶平时,曾收缴过他手下的枪支,与他多次冲突,陈深恨之。陈汉英被收编后得到广东省第五清剿区司令喻英奇的赏识,势力日益壮大,至是便串通汕头公安局侦缉队队长石亦辉和汕头商会会长陈煥章以”杨短手匪性未改,怕来汕头捣乱”为由上诉,终使杨短手无法上任。杨无奈,只好到澄海县找韶关军官训练班的学友侯慕彝县长暂且栖息。这时,我按约到澄海找到了他。这段时间,潮汕沿海常发生商旅劫案。陈汉英便向喻英奇告状,说是共产党游击队干的,并说杨短手也参与其事,喻英奇遂密令侯慕彝将杨逮捕。侯叮嘱杨立即离开。


于是,杨短手带着我和海山人欧清、欧愈言、欧仍男等4个卫兵,乘晚出逃。途中,杨命海山籍的3个卫兵回家去,他与我则东逃西躲,在亲友和一些旧关系的掩护下,历尽艰难险阻,辗转逃到福建省厦门市,匿居在第三市场大竹行盐运公司当经理的亲友傅金发家里。


住在厦门一个多月后,有一天出门在路上遇到饶平县汫洲镇的熟人。我俩心里不安,又急忙转到上海市。到了上海,我们拜会了国华银行行长杨德昭。杨德昭是大埔县佰侯乡人,约四五十岁,国民党中央委员。杨部活跃于闽粤边界时,杨短手和杨德昭拉关系认了同宗。


杨德昭让我俩换上西装,招待食宿,但我人粗壮,食量大,经常吃不饱,加上不懂上海话,生活不习惯,便想回家。大约是农历10月的一天,我和杨短手在街上巧遇当轮船驾驶长的邻乡人陈清,他说两三天后要返航汕头,我便要求随船返乡,杨短手见我归乡心切,也就同意了。临别,杨对我说:“我是逼上梁山的,拼命半世,却落得如此下场,看样子得寻个归宿之处。”


我离开后,杨短手也由杨德昭介绍,于同年底离开上海到福建省龙岩专署属下当自卫队小队长,但那是个闲职,生活清苦,无法立足。杨短手只当了20天,便潜返饶平县东界,纠集4名旧部,在闽粤界一带重操旧业。可是今非昔比,陆上有喻英奇、陈汉英之流不放过他;海上又有南澳人黄绍宗、周空心、吴木水等大盗盘踞。他挣扎了一阵后感到山穷水尽,便找旧友余木胜探讨出路。余便向亲戚,澄海县戽新乡保长余昌丰(中共地下党员)试探共产党对杨的态度。


是时,中共韩江地委正打算把闽粤交界的战略要地饶平县东界开辟为游击根据地,吸引住敌人,以减轻凤凰山根据地的压力。韩江地委认为杨短手虽长期为盗,但并非无恶不作,抗战中又有一定的爱国表现;他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排挤,有投靠革命的意愿,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对象;加上东界是杨的家乡,他长期在那里活动,有一定的基础,争取他对开辟东界根据地将是一个有利的因素。因此,地委委员、潮澄饶县委副书记余锡渠一面指示余昌丰通过余木胜与杨保持联系,一面派县委委员林正昭带陈韬给杨短手的信,前往与杨面谈。陈韬是饶平县海山岛陈厝村人,与中共地方组织有密切联系的爱国进步人士,其弟陈谦是中共地方领导干部之一。陈裙为人方正擅医术,曾为杨短手治好病,杨短手对他很尊重。


1949年1月底,林正昭与余木胜从澄海坐单车到缶窑村杨短手家,再由杨弟寸进带往福建诏安县一小岛,在一个山洞里找到了杨短手。


进洞时,身材矮小的杨短手正斜躺在床上,左右站着几个牛高马大的随从。他见林进去,动也不动地问:” 带枪来吗?”林把外衣扣子一下拉开,亮出便便大腹。杨连看都不看,慢吞吞地问道:你知道我是谁吗?”林直截了当地说:”我知道你是海贼。”杨一听触电般从床上跳起来,眼冒怒火,随从们也亮出枪,向林迫来。林不慌不忙接着说:”我知道你是由于官逼民反才做贼,也知你是绿林好汉讲义气,还知你打过日寇,保卫了家乡。"杨这才得意地微笑起来。林又说:"现在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我也了如指掌。” 杨说:你说我在想啥?"林说:”你现在想要继续当国民党的官,却正受国民党的追捕:想要继续当海匪,又只有几个人,自立山头无实力:想投归他人,也不甘心:想参加革命队伍,又怕我们不接受。一句话,你如今左思右想,举棋不定!”杨听着正中心病,马上叫随从去买蚝来烙稞招待林。林正昭又把陈裙之信交给他。他看信后更加放心了。林正昭再同他细心交谈,对他的处境表示了同情,又分析形势和宣传党的政策,晓以大义。杨短手终于下了决心,同意弃暗投明,参加到革命队伍中来。


2月,杨短手和他的四名随从杨宣、杨狗蚁、杨海镇、陈计在林正昭的带领下,乘船到达澄海县溪东坪温寨,余锡渠带领韩江十一团第四突击队的同志热情地接待他。中共潮澄饶县委书记许士杰和余锡渠又以领导人身份,多次和他座谈。当组织安排他上凤凰山时,他说自己已习惯沿海生活,不愿上山,实际上此时他对共产党仍不很了解,生怕上山被缴械。一天夜里,潮澄饶县委派陈韬来与他洽谈,向他说明共产党一向做事光明磊落,告诉他是先上山,时机成熟才下海活动。还说上山后如有什么意见,可找其弟陈谦。他才稍为安心,连夜随第四突击队队长余锡希等同志上了凤凰山。边纵四支队司令员许杰专门办了几样菜,为杨短手洗尘,热诚欢迎他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杨短手见凤凰山根据地的许多领导干部态度诚恳,渐渐解除了顾虑。在山上,杨短手参加学习、军训,耳濡目染,思想不断进步。他逐步去掉了多年土匪生涯养成的各种恶习,与战士们一同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从无怨言。为表示与过去的生活决裂,他将名字改为杨英勇。



五、为人民立新功


1949年3月底,以杨英勇为大队长、陈派霖为副大队长、陈汉为政委、李民禧为政治部主任的"潮汕人民抗征队韩江支队独立大队”宣告成立。有60多人枪。领导人除杨短手外,皆为中共党员。4月5日晚,独立大队从凤凰山直插东界,进行开辟敌后游击区的战斗。10 日夜间,破了所城谷仓济贫,发动群众抗"三征”。接着,一鼓作气把国民党政权的4个乡公所吃掉。敌人听说杨短手参加了共产党游击队,十分害怕,有的甚至吓得弃职逃跑了。


4月底,上级增派林 正昭为独立大队副政委。30日,林正昭和杨英勇率领26名战士奔袭敌人在东界与澄海县之间的据点汫洲。乡长林寿登当天下午闻到风声已带手下先行逃走。杨英勇他们便改袭盐警所,但被敌哨兵发觉,战况不利,杨英勇用机枪掩护队伍迅速转移。后来,他们意外地截获坐船回柘林的盐警中队长,经讲明形势,做思想工作,促使这个盐警中队长答应严守中立,把其队伍撤出东界。他获释后果然把在柘林、南任的盐警撤走,为我军开辟东界游击区扫除了一个障碍。


国民党当局无法消灭这支活跃的小队伍,便转而对东界实行了封锁,米、油等物不准运进。独立大队的给养十分困难。为打破敌人的围困,独立大队决定下海活动,成立了三四十人的海上游击队,由林正昭、杨英勇、陈派霖领导。余下人员继续和武工队一同在陆上活动,由陈汉和宋升拱领导。海上游击队成立的第一天就乘三艘包帆船下海,恰逢从福建开到澄海县东里的经商大帆船,便向他们宣传自己是共产党的游击队,负责保护过往商船的安全,并实行值百抽五”的纳税原则。商人们都乐意接受,上缴了很多米、鱼、粗布。旗开得胜,杨英勇他们更加斗志昂扬,于是"海队”、”陆队”和武工队配合行动,在汛洲等地收缴流散民间的枪支,组织民兵,搞训练,动员民众与地主豪绅斗争,迫使大埕恶霸陈振达当众宣布取消"锚头金”。大队也公开活动了。


当时一些群众对共产党游击队还不很了解。有一天,独立大队首次进驻位于黄冈与海山岛之间的碧洲岛。村民们看到杨英勇带着队伍,以为是海匪来了,吓得纷纷闭门锁户,中午才有几个头面人物应召到祠堂开会。陈汉向大家宣传党的政策并宣布杨英勇已起义参加革命队伍了。杨也说:"以前的杨短手对人民有罪,今天的杨短手,是听共产党的话,为人民做好事来的。”一席坦诚恳切的谈话,解除了民众的疑虑,村民们纷纷烧水送茶,还扛了一头肥猪慰问部队。


经过杨英勇等人的共同努力,局面打开了,民众发动起来了,独立大队也发展至百人左右,整个东界,从海到陆都成了共产党的天下。


东界革命游击区的建立,截住了敌人从饶平、诏安往海上的退路,敌人挖空心思想拔掉这颗眼中钉。1949 年端午节,陈汉英派林孔昭部二三百人,在国民党驻福建正规军一个营的配合下,水陆两路向东界扑来。杨英勇他们接情报,沉着巧妙地与敌周旋,而武工队在缶窑设下埋伏,将来敌击溃,缴获了单车7辆,轻机枪筒一条。还不到一天,敌人的第一次进攻便以失败告终。


但敌人对东界的包围并没有撤除,又集结兵力作更大的进攻。为了避开敌人强攻,独立大队主力奉命撤往外线作战,留下武工队和一个短枪队、两个长枪班共30多人,由李民禧、杨英勇、宋升拱率领,配合边纵八支队(闽南)独立大队20多人和当地民兵坚持斗争。他们发动东界广大民众,说服当地杨、陈两大姓团结一致对敌,形成了参战的热潮。这样,又连续粉碎了敌人的两次大规模进攻。


喻英奇气急败坏,又调集了正规军321师962团和陈汉英、吴大柴等地方部队共1000多人,6月22日拂晓向东界发动了第四次攻势。敌人以压项的兵力逐村进行扫荡,杨英勇等人率领部队和群众一起顽强抗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中午我武装队伍被迫退向所城北面的了望山。这时山北个小山头被一 小股敌人占领,给我方造成很大威胁,宋升拱和杨英勇即组织短枪队员20余人,在茂密的稻禾掩蔽下,循着田塍向小山冲去。当他们冲到山脚下敌人机枪的死角处时,这股敌人吓得慌忙退走。黄昏,杨英勇率领部队顺利退人大埕上黄村。


隔天,敌人全面占领了东界,开始了报复性的搜捕烧杀,烧毁民房300余间,其中杨英勇的家乡缶窑村被烧的房屋便达100多间。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杨英勇等人带队伍于当晚突围至福建诏安,然后迂回穿过守敌据点,到达饶平县浮山区渔村,与主力部队会合。在4个多月的战斗中,独立大队以少数兵力吸引住敌人20个中队,大大减轻了我凤凰山根据地的压力。杨英勇在战斗中也得到锻炼,为创建东界游击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7月间,经整训、充实,独立大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四支队第十四团,许士杰兼任政委,林正昭任副政委兼团长,杨英勇任参谋长。为解放全潮汕,他们又活跃在潮、澄、饶一带,积极打击敌人。这期间,杨英勇的旧部杨蚝棵,在国民党饶平县自卫大队柘林中队任中队长。杨英勇写信并派人做杨蚝棵的策反工作,促使他弃暗投明,率部起义。


1949年10月潮汕大陆解放,但残敌还盘踞在沿海的一些 小岛上负隅顽抗。为彻底肃清残敌,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定解放海山岛和南澳岛。


1950年1月9日午夜,潮汕军分区派杨英勇率领十四团一个连和一个团副团长许立(潮安人)率领的一个连,从柘林港乘10余艘渔船及数十只竹排,渡海进攻驻海山岛欧边村之敌。同时,四野390团也从澄海县东里渡海进攻海山岛黄隆之敌。渡海时,杨英勇与许立同船指挥作战。杨英勇富有海上作战的经验,对这次进攻的时机、航线、登陆点都作了很好的部署,因此登陆作战极为顺利,我两个连队无一伤亡, 便迅速地全歼了欧边的守敌。同时,390团也登陆成功。两部配合,很快便解放了全岛。


1950年1月初的一天早上,我在汕头市街上巧遇老乡刘深池。他说:”杨短手已参加解放军,改名杨英勇,他叫我找你,一 起去解放南澳。"于是,我便跟他一起到澄海县东里镇的支前指挥部。午饭前,见到了杨英勇,他高兴地说:”我以为你死了,死不了就好。这下可痛痛快快打国民党反动派,报仇雪恨了。"杨得知我的母亲和妻子还住在南澳,便派人暗中用船把她们接来,并妥善地安排了她们的住宿。杨还告诉我,这次上级决定解放南澳,他便想到我这个老部下是南澳人,对南澳的水文、地理都很熟悉,便向南澳接管组副组长林正昭(正组长许杰)提议要找我来当向导,参加解放南澳的战斗,当即得到批准。


于是,我参加了革命队伍,分配在四野121师362团搜索排当向导。


1950年2月23日夜,我军一夜之间便解放了南澳岛,俘虏了1000余名敌军。当时我所坐的搜索船近白牛海岸时遭到敌人猛烈的火力阻击,水手慌了手脚,我便上前掌舵,使船顺利靠岸,攻下了敌人的海岸堡垒。之后,我又带路直插云、青两澳,歼敌多名。战后,我荣立一等功。杨英勇知道后很为我高兴,鼓励我要再接再厉,做出更大成绩。


我军攻下南澳的翌晨,杨英勇和林正昭等率南澳县接管组的二三十位同志,从海山乘船来到南澳岛,马上投入紧张的清匪工作。南澳自明朝以来,一直就是土匪盘踞出没的地方,在杨英勇和其他同志的努力下,在新政权的强大威力下,这个岛长年没有解决的匪患终于被根除。


南澳解放约10天后,杨英勇作为县政府治安股副股长(时未设公安局,正股长由林正昭兼)在云澳大石靠脚群众大会上说:”各位父老们,旧社会的短手已死了,现在的短手是新生的,听共产党的话!”几千群众对他的讲话报以热烈的鼓掌。会后,杨英勇又到渔民家中,向渔民们道歉,说过去对不起大家,请求谅解,情真意切,渔民们都深受感动。


南澳解放约20天后,我所属的部队要调防揭阳县。杨英勇向部队领导人说,我是本地人,对地方情况较熟悉,要我留下来帮助清匪工作。


六、功罪自有后人评


1950年秋,杨英勇患病赴汕治疗,组织安排他住陈韬任经理的盐业公司里。养病期间,他每天记日记,对自己的过去作了认真的反思。当时”镇反”已经开始。某日,尚在养病的杨英勇忽被粤东办事处公安处逮捕,罪名是”匪首和私运枪支”。越年,被判死缓(后改无期徒刑。)在监狱,他多次向看守所长说:” 若要算旧账,我死有余辜。当土匪时,我本身虽无杀人,但部下杀了不少人。念我弃暗投明以来,一心一 意跟共产党走, 党不能原谅吗?”他还要求见许杰(时任南澳县委书记)等领导同志,想把问题当面说清楚。但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形势下,杨英勇的问题直无法 得到澄清。


1951年农历七月初七,我也因为曾任杨的警卫班长而被捕。1955年初,我被押至揭阳县监狱(设在黄歧山),当监狱炊事员,有一天,我到楼下送水,在一间没上锁的单人间里,见到了也关押在此的杨英勇。看上去,他容貌憔悴,正在患病。10 多天后,监里有200多名犯人要到内蒙古劳动改造,没点杨去,但他主动要求参加。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不久他又被押了回来。他病更重了,体更弱了,每天都要打针。因受委屈,有冤无处申,他气恼极了,便经常发脾气骂人,更加剧了病情,引起吐血。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夜里,他终于默默地去世了,享年33岁。


1985年,杨英勇的家属向有关部门申诉,要求对杨英勇一案进行复查。11月6日,饶平县人民法院根据杨的家属要求,在重新进行调查后写成了复查综合报告,认定原判所定杨的6条罪状,材料严重失实,应予否定。经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核准,饶平县人民法院于1986年6月23日撤消了原判,宣告杨英勇无罪,并肯定了杨英勇”在解放饶平、南澳战斗中,有一定贡献”。至此,杨的冤案终于得到了平反昭雪。


饶平县海盗起义首领杨英勇 作者:陈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