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鸟类学家马丁·威廉姆斯:罕见干旱让洞庭湖提前进入枯水期,建议提早为越冬候鸟做准备

2022-08-23 16:41 作者:中国绿会  | 我要投稿

近日,一名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鸟类学家马丁·威廉姆斯(Martin Williams)发来信息,表达了对于洞庭湖和鄱阳湖地区因干旱受灾的人们的慰问。他在新闻上看到有关中国南部旱灾的报道感到非常痛心,同时也表达了他作为一名鸟类保护者的担忧:大量候鸟正要往鄱阳湖、洞庭湖飞去,建议提前为越冬候鸟做足准备。

 

今天夏天,全球多地干旱高温,全球性的气候灾难正在人间真实上演,就连北极都在过夏天。“气候变暖”已从教科书和电视来到了人们具体的生活中。正如《流浪地球》的预言那般:“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已不再是“危言耸听”的断言,气候危机已然降临。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作为一家全国一级学会,同时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的观察员机构、《国际湿地公约》的观察员机构、联合国《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的合作伙伴和“CMS中亚迁飞区倡议”的观察员机构,持续关注全球的气候变化、湿地生境及鸟类等生物多样性,积极探索气候变化如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增效,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实现共筑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据《极目新闻》最新报道,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曾经的“云梦泽”)今年夏天经历了自1961年以来的罕见干旱,水域面积减少约66%;洞庭湖生态也发生了罕见的变化;对周边农业和渔业的发展也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洞庭湖龟裂的河床 图源:极目新闻
河床上晒干的死鱼  图源:极目新闻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地跨湘鄂两省,湖泊面积2650平方公里,是长江仅存的两个大型通江湖泊之一,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在维系长江中下游流域江湖关系和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素有长江之肾之称。

 

据了解,洞庭湖的水位7月底就退到往年冬天时的位置,“湖底的水草生长期提前,将可能对以草为食的候鸟产生不利影响。另外,鱼类的死亡也可能会对候鸟产生影响”,不免让人深感担忧。


对此, 马丁·威廉姆斯表达了无限担忧。他建议洞庭湖当地提前为即将前来越冬的候鸟做足准备。他表示“很快,大量的候鸟就会朝这里飞来......。如果能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是最理想的;除非有惊人的秋雨量,否则可能会有大问题。”

 

/Samantha  /绿茵

 

相关阅读:

直击洞庭湖旱灾:湖床变成广袤草原,大量鱼类被困死亡2022-08-22 22:18

http://news.sohu.com/a/578997811_121284943

川渝极端高温,只是灾难的开始

https://mp.weixin.qq.com/s/tx-wfTYmRAOujNGxjrr2TQ


鸟类学家马丁·威廉姆斯:罕见干旱让洞庭湖提前进入枯水期,建议提早为越冬候鸟做准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