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是“过于真实”,还是“恶趣味”?

2021-01-25 09:31 作者:库撒的幽灵  | 我要投稿

【这篇评论是因为看到了对即将到来的第四集剧情以及其他雷点的恶评,有感而发写的,所以内容会集中在原著上。】

前段时间感慨于动画第一集的高水平制作,一口气读完小说的原作。读的过程中真的是感慨万千。

毫不讳言,在某个位置甚至把我看哭了。以至于读完了之后过去了这么多天,我还是图片里的状态。

对于现在很多人讨论的雷点,一句话评价:过于真实,引起不适的典范。

先说“过于真实”。这里指的并不是全书剧情连贯、逻辑严密、设定天衣无缝,而是它对情感的真挚描写,引起了我的共鸣。

《无职》着墨描写家庭生活,很多作者不喜欢/不能很好跨越的恋情-亲情关系,《无职》写好了。

与学院气息的现充故事不同,小说(并不单指轻小说)一写到家庭,基本少不了性与伦理。涉及到道德上不愉快的剧情时,不同观众就会产生分歧:

到底描写的是真情实感,还是单纯的恶趣味

判别的方法,在于读者能否与角色“共鸣”,或者说是读者的阅历。

这个问题lsp比较容易回答。拿本子举例:不管是NTR还是种马后宫,大多数剧情大家就看个乐呵,冲得开心,没人当真但剧情描写过了界限,真的产生了共情时,即使是各位lsp也会感到不适。

比如这样的

咳咳,回过头来说《无职》。大家会在下一集(第四集)遇到第一个雷- 出轨与家庭会议。

这无疑是一个引起不适的事件。看番图个乐,老观众遇到不喜欢的题材自然提前敬而远之。

但是,在B站看到了不少骂的人,俨然把《无职》妄想成去年某番剧里的恶趣味,里番剧情拿到表番来,然后骂作者,骂主角。云观众也就罢了,有小说的读者也说剧情难以理解/接受。

哪怕剧情上有充分的描写,每个人内心都有刻画,但仍然认为剧情猎奇、无法理解。这么看来,终究还是这些观众缺乏共鸣(

————————————

挺能理解,大家经历的差异导致不能共情。不过说是恶趣味或者里番剧情就太过了。我的共鸣来源于现实中见过的完全类似的出轨故事和结局。

书中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异世界,但等价代换到身边的经历,孩子维护自己的家庭环境/顾念生活费、母亲念与小三的旧情、父母考虑小三的出路,最后导向相似的和解结局。大致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没那么温馨。

我怀疑作者身边是不是也发生过这种事……

但把身边的故事在网上剖开揉碎了讲,又有什么用呢,能共鸣的自然懂,不理解的人仍然只当作故事会。

这就是所谓的过于真实,引起不适。

对于不能共鸣或共情的人,这种描写就成了作者的恶趣味,变成“雷”也无可奈何。

至于能够共情的人来说,上面也说了,毕竟大家看番就图个乐,一些观众对太接近现实的东西敬而远之,这也是人之常情,没啥好指摘的。

关于小说其他部分,本来想写类似的分析,不过算了,这里毕竟是漫评区。作者处理的也不见得一直非常好,比较难讲。

关于动画,改编到第二集为止,我认为比原著更好。整个家庭环境精致的描写,一些细节的补充,成功地添加了笑点(小到马桶,大到卢迪缩短咏唱的原因(笑)),合理地插入了前世回忆。笑点常驻,沉浸进去泪点也有。出生与童年,洛琪希的相识与分离,这两集已经是一个完美的单元剧了。

第三集本没抱很大希望,因为我担心接下来一段剧情有可能变成主角的吐槽秀,蜘蛛子那样的,因为把各个角色的心理都精炼地展示出来挺难的,

实际上我们看到,前面且不论,从保罗的教育的部分开始,以动画的载体来说十分出色。经费真的充足,这么多微动作、微表情,一些作者想要传递的内容直接简化在了这些细节里面。保罗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也已经完美展现(不过暂时没点明保罗当年怎么离家出走的就是了)。

另外,开头到“OP”展现的日常生活的氛围,戳到我的心里了。上一个戳到我的还是《素晴1》的ED。

最后,我永远喜欢希露菲艾特.jpg









是“过于真实”,还是“恶趣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